在公司10年为老板拿上百项目,年会表彰没我,次日老板找续约懵了

分享至

年终总结会的彩带还在空中飘荡,掌声像潮水般一波波涌向主席台。

蔡欣悦坐在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细长的脚。

台上,老板魏长贵正红光满面地回顾公司十年辉煌历程,话语间不时抛出几个数据引得满堂喝彩。

那些数字,蔡欣悦比任何人都熟悉,其中大半是她过去十年亲手打下的江山。

上百个项目,从最初的步履维艰到如今的势如破竹,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有她熬过的夜和耗过的心血。

傅俊豪隔着两个座位朝她挤挤眼,无声地做了个“大奖”的口型,年轻人脸上满是对前辈毫无保留的崇拜。

蔡欣悦回以浅笑,心底却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疲惫悄然蔓延。

她知道魏长贵的习惯,也知道这十年自己这个名字,似乎总在关键时刻被巧妙地轻描淡写。

灯光聚焦在台上那个侃侃而谈的身影上,将他的意气风发衬托得淋漓尽致。

而阴影处,有些被刻意忽略的付出与等待,正悄然抵达临界点。

当最终的重磅表彰名单揭晓,念出的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时,蔡欣悦感到胸腔里有什么东西,清脆地碎裂了。

她端起酒杯,借着冰凉的液体压下喉头的涩意,脸上的笑容依旧得体。

只是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眼眸里,某些维系了十年的东西,正在无声无息地抽离。

次日清晨,魏长贵像往年一样,将她叫进办公室,递上新打印的合同。

他脸上是惯常的、带着几分施舍意味的笑容,仿佛笃定她依旧会感激涕零地签下名字。

蔡欣悦没有接那份合同,她只是抬起头,迎着老板志在必得的目光,轻轻笑了笑。

那笑容平静得让魏长贵心头莫名一跳。

然后,他听到了那句足以改写公司未来格局的话。

“已经签了,魏总。”她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平稳,“不过,不是和你。”



01

深夜十一点,启明星科技大楼第十五层的灯光大多已熄灭。

只有项目总监办公室那一扇窗,还固执地亮着白色冷光。

蔡欣悦揉了揉发涩的眼角,视线从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报表移开,落在桌角那个小小的相框上。

照片是她入职第一天拍的,青涩的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身后是当时还略显简陋的公司前台。

十年了。

她从助理项目专员做到核心项目总监,公司也从初创小团队发展到如今业内不容小觑的存在。

手边咖啡早已冰凉,她端起来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她精神微微一振。

屏幕上,是“晨曦计划”项目竞标的最终方案,明天就是截稿日,也是决定这个历时半年、投入巨大的项目成败的关键。

这将是她在启明星拿下的第一百个项目。

意义非凡。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窗外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蔡欣悦长长舒了一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一股巨大的疲惫感席卷而来。

她关掉电脑,收拾好桌面,动作因为劳累而有些迟缓。

拿起手机,屏幕上是魏长贵半小时前发来的消息:“辛苦了,方案务必完美。”

言简意赅,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没有询问她是否熬夜,也没有一句额外的关怀。

蔡欣悦熄了灯,锁好办公室门,高跟鞋敲击空旷走廊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

电梯匀速下行,金属壁映出她略显苍白的脸和眼底淡淡的青黑。

走出大厦,清冷的晨风扑面而来,让她打了个寒颤。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助理傅俊豪发来的:“欣悦姐,方案搞定了吗?通宵了吧?早点回去休息!”

后面还跟了个加油打气的表情包。

年轻人的关心总是 direct 而热情,蔡欣悦嘴角牵起一丝暖意,回了句:“搞定了,放心。”

打车软件显示排队需要二十分钟,她裹紧了大衣,站在路边等待。

城市正在苏醒,早班公交载着睡眼惺忪的乘客驶过,早点摊升起袅袅白气。

这场景她很熟悉,过去十年里,为了赶项目进度,她见过无数次这个城市的黎明。

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当看到自己经手的项目一个个成功落地,为公司带来丰厚回报时,那种成就感足以抵消所有疲惫。

只是偶尔,在这样独自等待的清晨,心底会掠过一丝难以言说的怅惘。

回到租住的公寓,天色已大亮。

她草草冲了个热水澡,卸下一身疲惫,倒在床上时却睡意全无。

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回闪着这十年的片段。

记得拿下第一个重要项目时,团队只有五个人,魏长贵用力拍着她的肩膀,激动得语无伦次:“欣悦,你是我们启明星的福将!”

那时候,虽然艰苦,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像一家人。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或许是公司规模越来越大,魏长贵越来越习惯于待在顶层办公室,离一线越来越远。

也或许是他身边渐渐多了一些凭借关系进来、能力平平却晋升飞快的人。

蔡欣悦翻了个身,将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下。

不想了,先睡一觉再说。

年终总结会就在下周,按照惯例,会对年度杰出贡献者进行隆重表彰。

“晨曦计划”若能成功拿下,无疑是年度最亮眼的业绩。

傅俊豪和其他几个关系好的同事都暗示过,这次的年会大奖,非她莫属。

她闭上眼,强迫自己入睡。

心底却有个微弱的声音在问:这一次,真的会不一样吗?

02

年会前的公司,弥漫着一种节日般的躁动气氛。

办公区的闲聊话题,不可避免地围绕着即将到来的盛会,以及最受瞩目的年度大奖归属。

“这还用猜吗?肯定是欣悦姐啊!”午休时,傅俊豪在茶水间一边泡咖啡,一边声音响亮地说,“‘晨曦计划’刚刚中标的消息确认了!第一百个项目!这分量,谁敢争锋?”

几个年轻同事纷纷附和,看向蔡欣悦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蔡欣悦正在洗杯子,水流声哗哗作响,她笑了笑,没接话。

“魏总这次要是再不表示表示,可真说不过去了。”财务部的老周慢悠悠地踱进来,意味深长地插了一句,“欣悦可是咱们公司的顶梁柱。”

老周是公司元老,说话一向有些分量。

蔡欣悦关掉水龙头,用纸巾仔细擦干杯子上的水渍:“都是团队努力的结果,拿不拿奖没那么重要。”

她说的是实话,却也并非全然的实话。

不在意是假的,尤其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之后,认可与尊重,是支撑她走下去的重要动力。

“欣悦姐你就是太低调了。”傅俊豪凑过来,压低声音,“我听说,今年的最高奖项设置得特别隆重,奖金这个数!”他悄悄比了个手势,脸上露出夸张的表情。

蔡欣悦心中微微一动。

不是因为奖金多少,而是那种被郑重对待的可能性。

十年了,她从未在年会的颁奖环节站上过中心舞台。

每一次,魏长贵都会用各种理由解释:要平衡其他团队成员的情绪,要鼓励新人,要照顾某某关系户的面子……

理由听起来总是冠冕堂皇,她也就一次次接受了。

毕竟,她告诉自己,工作是给自己干的,业绩摆在那里,谁都看得见。

可心底那份期待,却也一次次落空,积攒下不易察觉的失落。

下午,蔡欣悦去魏长贵办公室汇报“晨曦计划”的后续安排。

魏长贵心情似乎很好,难得的没有打断她的汇报,听完后,满意地点点头。

“做得不错,欣悦。我就知道交给你没问题。”他靠在宽大的老板椅上,手指轻敲着桌面,“年会好好放松一下,今年公司业绩创新高,你功不可没。”

这话听起来像是某种许诺。

蔡欣悦抬起眼,看向她的老板。

魏长贵年近五十,保养得宜,身材微微发福,眼神里透着商人的精明和久居上位的从容。

他似乎刻意避开了与她对视,目光落在桌上的盆栽上。

“应该的,魏总。”蔡欣悦垂下眼帘,语气平静。

“嗯,去忙吧。”魏长贵挥了挥手,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又补充道,“对了,年会的座位安排你看一下,把你安排在第三排,靠近过道,方便……嗯,方便上下台。”

最后几个字,他说得有些含糊。

但蔡欣悦听得清清楚楚。

上下台?领奖吗?

一股热流悄然涌上心头,又被她强行压下。

她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好的,魏总。”

退出办公室,带上门的那一刻,蔡欣悦靠在冰凉的门板上,轻轻吸了口气。

也许,这次真的会不一样。

傅俊豪嬉皮笑脸地凑过来:“欣悦姐,魏总是不是给你透底了?大奖稳了吧?”

蔡欣悦瞪了他一眼:“别瞎猜,做好自己的事。”

话虽如此,她转身走向自己办公室时,步伐却不自觉地轻快了几分。

走廊另一头,公司另一位资历较深的总监李慧琴正巧路过,将这一幕看在眼里。

她看着蔡欣悦的背影,又看了看魏长贵紧闭的办公室门,轻轻摇了摇头,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那是一种混合着惋惜、了然,或许还有一丝同病相怜的意味。

李慧琴比蔡欣悦早来公司几年,见证了更多类似的故事。

她张了张嘴,似乎想叫住蔡欣悦,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转身离开了。

蔡欣悦沉浸在自己微微雀跃的思绪里,并未注意到这个细节。

她开始隐隐期待起几天后的年会。

甚至在下班路上,路过商场橱窗时,破天荒地考虑要不要为那天选一条更正式些的裙子。



03

启明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会,包下了市中心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

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光芒,红毯从门口一直铺到主席台,背景板上“十年征程,再铸辉煌”的主题大字分外醒目。

气氛热烈而隆重。

蔡欣悦穿着新买的藏蓝色及膝连衣裙,款式简洁大方,衬得她气质干练又不失温婉。

她按照座位表找到自己的位置,第三排靠过道,果然如魏长贵所说,“方便上下台”。

傅俊豪和其他几个团队成员坐在她旁边,年轻人兴奋地交头接耳,不时用期待的眼神看向她。

“欣悦姐,你今天绝对是最佳女主角!”傅俊豪小声说,语气比当事人还激动。

蔡欣悦笑了笑,手心却微微有些出汗。

她不是一个热衷于形式的人,但此刻,胸腔里那颗心却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十年,第一百个项目,这应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

她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一个配得上的、正式的肯定。

晚上七点整,音乐声渐弱,聚光灯打在主席台上。

魏长贵身着剪裁合体的昂贵西装,精神抖擞地走上台,手持话筒,满面春风。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启明星家人们!”魏长贵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整个宴会厅,带着惯有的、富有感染力的热情。

他开始回顾公司过去十年的风雨历程,从初创的艰难到如今的辉煌,言辞恳切,充满感情。

蔡欣悦安静地听着,那些她亲身参与、为之奋斗的岁月,随着他的讲述,一幕幕在眼前闪过。

有些艰苦的片段,如今想来,竟也带上了几分暖意。

“……尤其在今年,我们成功拿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晨曦计划’!”魏长贵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自豪,“这是我们公司历史上第一百个重大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们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台下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许多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蔡欣悦所在的方向。

傅俊豪甚至激动地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

蔡欣悦挺直了背脊,脸上维持着得体的微笑,等待着下文。

她以为,接下来就该是点名表彰了。

然而,魏长贵话锋一转:“这一辉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每一位家人的辛勤付出!是你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启明星的今天!”

他开始泛泛地感谢全体员工,感谢管理层,感谢客户,感谢合作伙伴……

溢美之词滔滔不绝,却巧妙地绕开了那个最核心的名字。

蔡欣悦脸上的笑容微微僵住。

她看着台上那个口若悬河的老板,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排除在盛大宴会之外的旁观者。

“……所以,公司的成功,是集体的成功!是团队的力量!”魏长贵挥舞着手臂,语气激昂,“我们不能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要注重集体的凝聚力!”

台下有些人开始面面相觑,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傅俊豪皱起了眉头,低声嘟囔:“这……什么意思啊?”

蔡欣悦没有作声,只是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啜了一口。

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没能驱散心底渐渐泛起的凉意。

她想起之前几次类似的场合,魏长贵也是用类似的论调,将她的功劳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团队努力”、“平台优势”。

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偶然,那么三次、四次……甚至十次呢?

魏长贵终于结束了他慷慨激昂的演讲,在一片掌声中,主持人上台,宣布进入晚宴和表演环节。

精美的菜肴一道道端上,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台下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蔡欣悦却觉得有些食不知味。

周围的同事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兴奋地提及奖项,话题转向了其他轻松的方面。

但那些偶尔投来的、带着同情或疑惑的目光,像细小的针,轻轻刺痛着她。

她借口去洗手间,离开了喧嚣的宴会厅。

走廊里安静许多,她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城市的璀璨灯火。

玻璃上模糊地映出她独自站立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

十年青春,上百个项目,难道真的就换不来一句坦诚的、当众的肯定吗?

她不是非要那个奖杯或奖金,她要的,只是一份最基本的、对等尊重的姿态。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李慧琴。

“心里不好受?”李慧琴走到她身边,也看着窗外,语气平静。

蔡欣悦没有否认,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老魏这个人……”李慧琴顿了顿,似乎在想合适的措辞,“他有一套自己的用人哲学。或者说,是御下之术。”

蔡欣悦转头看向她。

李慧琴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眼神里却透着洞悉一切的淡然:“他觉得,不能让任何一个功臣变得不可替代,哪怕这个人再重要。

打压一下,冷落一下,反而更容易掌控。”

这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蔡欣悦心中许多困惑的锁。

那些有意无意的忽视,那些本该属于她的机会被转给他人,那些看似合理实则牵强的解释……

原来,并非她做得不够好。

恰恰相反,是因为她做得太好,好到让老板感到了不安。

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委屈涌上心头,又被她强行压了下去。

“谢谢你,慧琴姐。”蔡欣悦低声说。

李慧琴拍拍她的肩膀:“回去吧,表彰环节快开始了。无论如何,场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

04

回到座位时,宴会厅的气氛再次被推向高潮。

主持人正用激动人心的语调,宣布即将揭晓本年度的重磅奖项——“十年功勋特别贡献奖”。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煽情的VCR,回顾公司十年发展的关键节点。

蔡欣悦的心,又一次被提了起来。

尽管有了李慧琴那番话打底,但心底深处,或许还残存着一丝微弱的希望。

万一呢?万一魏长贵这次会有所不同呢?

毕竟,第一百个项目,意义非凡。

VCR的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在“晨曦计划”的成功签约照片上。

灯光重新亮起,主持人手持金色信封,声音充满悬念:“现在,我宣布,获得本年度‘十年功勋特别贡献奖’的是——”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持人手上。

傅俊豪紧张地攥紧了拳头。

蔡欣悦屏住了呼吸。

“——魏明轩先生!恭喜!”

一个穿着时髦、头发梳得油亮的年轻男子,在短暂的错愕后,一脸惊喜地站了起来。

全场响起礼节性的掌声,但更多的是一片压抑的哗然和窃窃私语。

“魏明轩?谁啊?”

“好像……是魏总的侄子?上个月刚进公司的那个?”

“他有什么贡献?不就跟着跑了两个无关紧要的客户吗?”

“这也太……”

蔡欣悦感觉周围的空气瞬间被抽空了。

她看着那个年轻人意气风发地走上台,从魏长贵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杯和巨大的模拟支票。

魏长贵揽着侄子的肩膀,对着话筒笑着说:“明轩虽然年轻,但充满朝气,代表着公司的未来!他的创新思维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活力!希望年轻人再接再厉!”

台下,傅俊豪气得脸都红了,差点就要站起来,被旁边的同事死死拉住。

蔡欣悦一动不动地坐着,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

她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那些同情、不解、甚至带着点看好戏意味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打在她身上。

火辣辣的。

台上,魏明轩还在发表着语无伦次、明显是提前背好的获奖感言,感谢叔叔的栽培,感谢公司的平台。

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耳光,响亮地扇在蔡欣悦脸上。

十年,上百个项目,无数个加班到天明的夜晚……

最终,抵不过老板侄子一句轻飘飘的“创新思维”和“未来活力”。

她忽然想起,上个月魏长贵确实随口提过一句,让他侄子魏明轩跟着“晨曦计划”团队“学习学习”。

当时她没在意,还以为只是老板想让亲戚镀镀金。

原来,伏笔早就埋下了。

所谓的“学习”,是为了此刻名正言顺地瓜分功劳,甚至鸠占鹊巢。

心寒,是一种比愤怒更彻骨的情绪。

它无声无息,却能让人的体温瞬间降到冰点。

蔡欣悦缓缓端起面前那杯几乎没动过的红酒,仰头一饮而尽。

冰凉的酒液带着涩意滑入喉咙,刺激得她眼眶微微发热。

但她强行忍住了。

不能失态,绝对不能。

她甚至还能对旁边投来关切目光的同事,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微笑。

“没事。”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异常平静,“恭喜获奖者。”

接下来的时间,变得无比漫长。

其他一些小奖项陆续颁出,偶尔有和蔡欣悦相熟的同事获奖,上台时看向她的目光都带着几分尴尬和歉意。

她始终保持着微笑,机械地随着众人鼓掌。

仿佛有一层透明的玻璃,将她与周围的热闹隔离开来。

她能看见所有人的动作,听见所有的声音,却感觉一切都如此遥远和不真实。

年会终于在喧嚣中落下帷幕。

人们开始起身,互相道别,相约明年再见。

魏长贵被一群人簇拥着,谈笑风生,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蔡欣悦。

或者说,他注意到了,但选择了无视。

傅俊豪愤愤不平地走到蔡欣悦身边:“欣悦姐,这太离谱了!魏总他……”

“好了,俊豪。”蔡欣悦打断他,声音疲惫,“年会结束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她拿起椅背上的大衣和手包,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向出口。

身影在华丽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单薄和决绝。



05

回到家,已是深夜。

蔡欣悦甩掉高跟鞋,连灯都懒得开,直接瘫倒在沙发上。

黑暗中,年会上的场景像默片一样,一帧帧在脑海里回放。

魏长贵夸夸其谈的样子,魏明轩惊喜错愕的表情,同事们同情不解的目光,还有那杯苦涩冰凉的红酒……

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最终汇聚成一种尖锐的刺痛,深深扎进心里。

类似的委屈和忽视,真的不是第一次了。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便如潮水般涌来。

五年前,她带队攻克了技术难关,拿下了一个让公司起死回生的大项目。

庆功宴上,魏长贵大肆表扬了当时参与项目的另一个男总监,说他“有魄力”、“敢打敢拼”。

而对作为实际核心负责人的她,只轻描淡写地提了句“团队配合不错”。

她当时安慰自己,可能是自己性格不够张扬,不被注意。

三年前,公司评选年度优秀管理者。

无论是业绩、团队管理还是客户口碑,她都遥遥领先。

最终获奖的,却是销售部一个业绩平平但特别会搞关系的经理。

事后魏长贵找她谈话,语重心长:“欣悦啊,你还年轻,机会多的是。王经理是老员工了,这次算是给他个安慰奖,你要理解公司的难处。”

她理解了,然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用更耀眼的业绩来证明自己。

两年前,公司有一个去国外顶尖商学院进修的名额,所有人都认为非她莫属。

结果名单公布,去的是行政部一个刚来不久、但据说背景深厚的女孩。

魏长贵的解释是:“公司正在开拓海外市场,需要更年轻、更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欣悦,你是公司的定海神针,这里离不开你啊。”

一次次,她选择了隐忍,选择了顾全大局,选择了用更高的业绩来回应不公。

她总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价值足够大,总有一天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可现实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第一百个项目的成功,不仅没有换来应有的荣誉,反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来,在魏长贵眼里,她的价值,就是不断地创造效益,而她的尊严和感受,是可以随意践踏的东西。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你做得再好,也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仔,休想得到与我平起平坐的尊重,甚至比不上我那个不成器的侄子。

一种深刻的疲惫和失望,像冰水一样浸透了四肢百骸。

她为之奋斗了十年的公司,她视之为第二个家的地方,原来从未真正把她当作家人。

她想起父母偶尔的唠叨:“欣悦,女孩子别太拼了,找个安稳的工作,早点成家要紧。”

她总是一笑置之,觉得自己在做一份有意义的事业,实现自我价值。

可现在,这份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老板不断膨胀的银行账户里?体现在他侄子那个莫名其妙的奖杯上?

眼泪终于忍不住涌了出来,无声地滑过脸颊。

她不是为自己付出的辛苦而哭,而是为自己那份被愚弄、被践踏的真心和忠诚。

黑暗中,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是一条陌生的好友申请,验证信息写着:“李慧琴女士推荐,冒昧打扰,有事相商。”

蔡欣悦看着那条信息,没有立刻通过。

她需要时间,需要好好想一想。

十年付出的沉没成本太高,高到她几乎不敢轻易割舍。

但继续留在这里,忍受这种毫无尊严的利用和忽视,她还能坚持多久?

内心的天平,正在经历一场剧烈而痛苦的摇摆。

06

接下来的几天,蔡欣悦请了年假。

她需要离开那个令人窒息的环境,给自己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

她没有通过那条好友申请,但也没有删除。

那个陌生的头像和名字,像一个若隐若现的未知选项,悬在生活的边缘。

假期里,她试着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睡到自然醒,去菜市场买菜,给自己做一顿精致的午餐,下午窝在沙发里看闲书或者电影。

但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回公司,飘回那个令人心寒的年会夜晚。

傅俊豪和其他几个要好的同事陆续发来问候信息,言辞间充满了为她不平的愤慨和对她未来的关心。

李慧琴也发来一条言简意赅的消息:“给自己放个假,好好想想。有什么需要聊的,随时找我。”

这些温暖的关怀,稍稍驱散了她心头的寒意,但也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公司的真实处境——一个能力卓越却得不到公正对待的“功臣”。

假期第四天下午,她正在阳台给花草浇水,手机响了。

是李慧琴打来的。

“欣悦,假期过得怎么样?”李慧琴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

“还好,慧琴姐,谢谢关心。”蔡欣悦放下洒水壶,走到客厅沙发上坐下。

“嗯,放松一下也好。”李慧琴顿了顿,似乎在下决心,“有件事,我觉得还是应该告诉你。

上次年会后,竞争对手公司‘创芯科技’的老板张宏志,托我向你表达他的欣赏之意。”

蔡欣悦的心跳漏了一拍。

“创芯科技”,近年来崛起速度飞快的一家同类公司,以技术前沿和待遇优厚著称,是启明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张宏志的名字,她在行业峰会和一些报道上也听说过,风评似乎不错,是个务实、有魄力的技术出身的管理者。

“他……怎么会注意到我?”蔡欣悦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行业圈子就这么大,真正有能力的顶尖人才,谁会不关注?”李慧琴笑了笑,“尤其是你这次主导拿下‘晨曦计划’,震动不小。

张总很直接,他说很钦佩你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认为魏长贵……嗯,没有给你应有的平台和尊重。”

这些话,像重锤一样敲在蔡欣悦心上。

连竞争对手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事情,身处其中的魏长贵,怎么可能不明白?

他只是选择性地“不明白”而已。

“欣悦,我知道你对启明星有感情。”李慧琴语气诚恳,“但作为过来人,我想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尤其是黄金时期。

把最好的年华耗在一个不珍惜你、甚至刻意打压你的地方,不值得。”

这番话,说到了蔡欣悦的痛处。

她已经三十多岁了,不再是那个可以无限试错、无限消耗的年纪。

“张总托我传个话,如果你有任何考虑变化的意向,他随时愿意和你当面聊一聊,绝对诚意十足。”李慧琴补充道,“当然,决定权完全在你。

我只是觉得,你应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挂了电话,蔡欣悦坐在沙发上,久久没有动弹。

窗外的阳光明晃晃的,照得客厅一片亮堂,但她心里却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激烈地搏斗。

一个声音说:十年了,你对公司有感情,对团队有责任,怎么能说走就走?也许这次之后,魏长贵会有所改变呢?换个环境,一切又要从头开始,风险太大了。

另一个声音反驳:感情和责任是相互的!他魏长贵顾及你的感情和责任了吗?改变?狗改不了吃屎!你已经给了他十年机会,他回报你的是什么?是变本加厉的忽视和羞辱!留下才是最大的风险,是在浪费你剩下的职业生涯!

理智上,她知道第二个声音更接近真相。

但情感上,割舍一段付出了十年心血的关系,如同割肉般疼痛。

她点开那个尚未通过的好友申请,头像是一个简洁的芯片图案,昵称就是“张宏志”。

这个人,会是职业生涯的新契机,还是另一个需要谨慎应对的未知数?

她需要更多的信息,更需要直面自己的内心。

假期结束前一天,蔡欣悦做出了决定。

她通过了张宏志的好友申请。

几乎是在通过的瞬间,对方就发来了消息:“蔡总监,您好,冒昧打扰。

我是创芯科技张宏志。

久仰大名,不知可否赏光找个时间聊一聊?没有任何压力,纯粹是同行之间的交流。”

态度谦和,措辞得体。

蔡欣悦沉吟片刻,回复:“张总您好,谢谢您的认可。可以约明天下午,地点您定。”

她想亲眼看看,这个被李慧琴赞赏、敢于直接挖角竞争对手核心人物的老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也想听听,他口中的“诚意”和“平台”,究竟是什么。



07

见面的地点定在一家僻静的茶室雅间。

环境清幽,私密性很好。

蔡欣悦提前十分钟到达,服务生引她入内时,张宏志已经在了。

他起身相迎,身材中等,穿着合身的浅灰色休闲西装,没有打领带,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些,眼神锐利却并不让人感到压迫。

“蔡总监,您好,百忙之中打扰了。”张宏志伸出手,笑容真诚,“我是张宏志。”

“张总客气了。”蔡欣悦与他轻轻一握,手感干燥有力。

两人落座,张宏志亲自斟茶,动作娴熟自然,丝毫没有大老板的架子。

“这里的普洱不错,年份够,您尝尝。”他将茶盏轻轻推到蔡欣悦面前。

茶汤红浓明亮,香气醇厚。

蔡欣悦道了谢,小酌一口,口感顺滑,回甘持久。

简单的寒暄过后,张宏志没有过多绕圈子,直接切入了主题。

“蔡总监,我就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客套话了。”他神色认真起来,“我对您关注已久,从您几年前主导的那个‘星火’项目开始,就印象深刻。

尤其是这次的‘晨曦计划’,战术精准,执行力超强,令人佩服。”

他提到的“星火”项目,正是五年前那个让启明星起死回生,却被魏长贵将功劳归于他人的项目。

蔡欣悦心中微动,没想到对方连这些细节都如此清楚。

“张总过奖了,都是团队的努力。”她保持着谨慎。

“团队固然重要,但灵魂人物是关键。”张宏志目光诚恳,“我创立的创芯科技,核心文化就是‘尊重专业,价值回报’。

我们相信,顶尖的人才理应获得顶尖的尊重和报酬。”

他拿出一份简单的文件夹,推到蔡欣悦面前。

“这是我初步草拟的一份意向书,您可以先看看,不代表最终offer,只是表明我的诚意。”

蔡欣悦打开文件夹,里面的内容让她暗暗吃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