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华大学2022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米青东荣获2025年湖南省高校“年度影响力大学生”称号。2024年,他因偶然间发现并无偿捐赠可能涉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的史料,成为千万网友点赞的“有为新青年”。
![]()
学以致用,敏锐发现史料残件
当时间回到一年前——2024 年11月6日晚,米青东在二手交易平台以50元购得的一件灰缬蓝布夹包到货。这个被卖家标注为“旧鞋样夹”的老物件看似普通,米青东拆开布夹包后,惊讶地发现鞋样夹中有一些发黄的旧纸片,上面写满了日语,仔细识别有“泰安镇”“克山病”“破伤风”等字样。
作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学生,米青东系统学习过流行病学课程。课堂上老师关于 “克山病是193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次发现的地方性心肌病”的讲解,此刻突然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日文记载、东北地区、流行病调查……这些关键元素瞬间触发了米青东的警觉。他立刻通过平台联系卖家,确认这件物品来自辽宁地区,而这一区域恰好与历史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活动范围高度重合。
米青东意识到这些残纸可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于是他将纸张内容拍照上传网络,寻求懂日语的网友帮助翻译。很快,热心网友反馈这些文字属于昭和时期日语,内容涉及细菌学和地方疾病调查,其中提及的 “大赉县”(今属吉林省大安市)正是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曾实施细菌战的区域。
![]()
![]()
无偿捐赠,践行青春担当
“如果这真是一份历史史料,它就应该被专业机构收藏研究,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米青东在确认史料价值后,于2024 年11月8日主动联系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详细说明发现经过,并表示愿意无偿捐赠这份史料。三天后,陈列馆工作人员收到了米青东寄去的史料残件。经专业鉴定,这份材料被确认为 “关于大赉县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残件”。
虽然材料没有直接记载暴行,但陈列馆工作人员明确指出:“并不排除该材料与日军进行的细菌战有关,而且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时对外报道也经常伪称为普通的流行病调查”。这份珍贵的历史残证,为研究七三一部队在东北地区的细菌战活动提供了新的佐证。
12月11日,米青东收到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颁发的捐赠证书,证书上写道:“感谢您捐赠的‘关于大赉县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残件 ’,我馆将作为馆藏研究,以发挥其最大罪证价值。”
深耕兴趣,厚植家国情怀
回顾这次“意外发现”,米青东表示,他出生于湖南怀化辰溪县,那里有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椅子山革命烈士墓,是辛亥革命烈士杨任、无产阶级革命家刘晓等志士的故乡……历史责任感在他心中早早扎根。
进入南华大学后,米青东主动投身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学习,积极参加红色文化传承活动、爱国教育主题班会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让他深刻领悟国防事业与自身专业紧密联,爱国情怀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持续升华。
同时,米青东加入了学校国学学会、书法协会等社团,对传统文物的收藏兴趣日益浓厚。在他的 “收藏夹”里,数十件从明朝到近代的枕顶、荷包、鲁绣、戏服等老物件,构成了一个微型“历史博物馆”,也培养了他对历史遗存的敏感度。
南华大学认为,米青东守护历史的自觉行动是个人兴趣爱好、专业学识与深厚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也是学校教育质量和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
![]()
全网点赞,书写大义担当
当时,潇湘晨报·晨视频报道了米青东捐赠史料的事迹,所发起的微博话题 “大学生买包发现 731 部队调查残件”冲上热搜榜第一,网友们纷纷为这位大学生的担当点赞:“这段历史我们不会忘记,要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00后大学生点赞 ”,“有责任有担当的年青人”……
陈列馆工作人员赞扬米青东说:“拥有一定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敏锐性,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00后,对历史非常关注,体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
此前,米青东还成功入选2024年湖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通讯员夏文辉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