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立足岗位,勤恳务实
面对考验,勇挑重担
服务群众,热忱真诚
他们是党员先锋
更是我们身边可见、可学、可追的榜样
常州地铁微信公众号推出“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展播”专栏,号召全体地铁人通过这些平凡而闪光的党员故事,汲取榜样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常州地铁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
作为一名通信专业出身的理科生,刘舒的职场轨迹里,深深烙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从业二十年,他始终扎根办公室条线,从“通信小白”一步步完成“系统行家”的升级,成长为经验丰富、务实可靠的“行家里手”。
2013年,刘舒加入常州地铁,如同一颗小部件接入一个正在组网的大型系统,他将党员的先锋精神融入工作全程,从集团文字秘书到建设分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参与了地铁1、2号线从规划到通车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办公室工作虽处“幕后”,却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与“数据枢纽”。在刘舒看来,文字材料如同系统协议,必须“格式标准、传输精准”;综合协调则如路由优化,必须“路径高效、响应及时”,他立足岗位实际,主动钻研业务知识,了解掌握公司及行业发展的重要事项和动态,把“零失误、零延误、零错误”作为执行标准,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分析、有建议、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021年,刘舒回到集团办公室,岗位变了,但党员“服务大局、服务一线”的初心始终未变。他迅速完成“接口适配”,主动在持续提高事务协调效率和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上下功夫。他牵头谋划编制集团年、季、月度重点工作,制订优化督查督办工作方案,通过“线上督+线下查”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推动对重点事项、重点工作的落实落地。为了摸清“一线脉搏”,他持续进行“信道探测”,及时了解集团主要业务条线工作情况,通过会议、调研等方式,深入掌握领导、基层一线关注的重点、难点情况,尽可能为领导提供最准确的信息,为基层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
在办会办文、行政服务上,刘舒更是将通信工程中的“精密校准”与党员的严谨作风发挥到极致。新线开工、中城轨协高质量发展研习班……各类重要会议、活动的背后,都有他提前谋划、紧盯细节的身影。今年,他牵头开展“精文简会”专项行动,推动集团及各分(子)公司会议、文件数量下降20%以上,会议效率、文件规范等方面也得到有效提升。为让后勤管理更规范,刘舒先后组织修编《行政办公类物资采购管理标准》《工作用车管理标准》等制度,把物资采购、公务接待等事务性工作“管得明明白白”,确保流程无死角、服务不脱节。
在常州地铁这个大家庭,大家都亲切地叫刘舒“刘大哥”。这声称呼,是信任,更是对其作为团队“核心节点”作用的认可。他也始终以一名老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同事们身边看得见、信得过的榜样,不仅高质高效做好本职工作,更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将工作方法、担当精神“传播”给年轻同事,助力整个团队性能提升。
刘舒用二十年的坚守证明,党员的担当,如同优质的网络服务,虽不显形,却至关重要,它被编码在每一份细致的材料里,每一次精准的协调中,每一回贴心的帮带下。在常州地铁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这位“刘大哥”将始终带着党员的拼劲,继续以通信人特有的可靠与精准,保持“系统在线”,持续为地铁事业输送力量,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答卷。
![]()
在常州地铁,吴冬平的名字始终与“安全”紧密相连。作为集团安全管理条线的党员骨干,他深耕岗位12年,始终将“学思践悟”贯穿业务工作全过程,用责任与担当守护地铁安全。
2013年加入常州地铁以来,吴冬平全过程参与了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在地铁施工现场,他紧盯工程关键风险部位,细致检查各项安全管控措施执行情况,确保将风险隐患消除在成灾之前;在地铁运营车站,他认真检查电扶梯、屏蔽门、AFC等重要设备运行和维保情况,切实保障市民乘客安全舒适出行;在安全体系建设中,他参与编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1部,将安全要求细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为安全生产筑牢制度根基。
“安全监管不是‘挑错’,而是要帮大家规范操作,服务指导到位了,安全防线才能真正扎牢。”吴冬平将服务意识放在第一位,成为了同事十分信赖的“安全顾问”。他每年牵头编制安全生产工作要点、重点工作清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将原本分散在各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中的职责任务,梳理为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工作标准。为进一步提升关键岗位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他以安全活动、安全会议、专项行动为载体,每季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事故案例警示学习,不断提高员工政治站位和综合素质。近年来,他制作各类安全教育培训材料13份,内容覆盖法律法规解读、隐患排查、事故防范等核心模块,为各岗位分级培训提供了系统化内容支撑。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吴冬平还牵头编制了《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通过明确奖惩标准、细化适用情形、规范执行流程,构建起“奖优罚劣、权责对等”的安全生产激励约束体系,让安全生产从“软要求”变成“硬规矩”。
![]()
“安全管理既要守住底线,更要创造价值”,为有效提升安全隐患发现和处置效率,同时让“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员工获得认可与实惠,他将“安全隐患随手拍”阶段性活动与安全奖惩管理办法相结合,建立起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有效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的动力。制度实施以来,员工累计报告安全隐患135项,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推动集团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从事安全管理12年来,吴冬平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次次检查、一次次指导、一次次行动中,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把党员的初心落在实处。他常说:“地铁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期待,安全就是生命线。我是党员,必须把地铁安全‘责任田’种成‘放心田’,让同事们放心工作,让乘客们安心出行——这就是我最该做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