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波
首发 |云海观星
【云海观星】—— 云海无界看天下,观星有方新视界。财经·互联网·AI·科技,做您数字时代的引路人,点击名片可以关注我们!
还记得10年前,我们如何迎接新年吗?当烟花照亮夜空,有一群人选择用一场思想盛宴告别旧岁——知识跨年演讲,曾如一股旋风,席卷了无数年轻人的朋友圈。它不仅是仪式感,更是一个时代的认知风向标。
所有向上生长的盛景,都离不开日复一日地向下扎根。而如今,这场盛景正悄然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排”。
10年前,对于很多90后来说,刚毕业不久,甚至很多人还在上大学,整个经济一片欣欣向荣,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方兴未艾。
知识付费是每个生意人挂在嘴边的事,而商学院、只是跨年、社群和演讲,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一件事。
![]()
但凡有点名气的人,都开始圈地,搞自己的星球,培养自己的付费群体,“跨年演讲”应运而生。
那些年,催生出了很多现象级的跨年演讲,比如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吴秀波的“年终秀”等等,一场演讲,线下赚得盆满钵满,线上收获无数掌声和粉丝。
更重要得的是,作为商业赛道里的大咖,这些人通过跨年演讲这样的符号,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IP,从而完成更庞大的商业闭环。
其产生的商业收益远非公众号、视频等方式可以比拟的。
后来,雷军、刘润等等,越来越多的人搞年度演讲,有的事小范围小圈子的演讲,有的则是大范围、全国性质、全网性质的演讲。
刘润从2021年开启年度演讲,从2021年10月30日在上海,将主题定为“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开始,至今已经走过5年。
从一开始的热捧到后来的热议,再到今年的争议,其实背后也反映了年度演讲这门生意的没落。
我看了一下,刘润今年的年度演讲,持续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而中途只短暂停了一次,这对于已经49岁的刘润来说,确实诚意满满。
公开数据显示,演讲的数据非常可观:个人视频号是407万的观看量,个人抖音号是77万,在得到app上只有4.9万。
这个数据虽然只有罗胖的一半,但也相当厉害了。而且演讲中到底插入了多少广告,又产生了多少潜在的收入,目前看没有具体数据,但估计也不少。
只不过,收益的背后,争议也越来越多。
首先是案例的争议。
刘润今年的演讲,以非洲动物角马的大迁移为开篇,以宏伟的画面来开宏伟的叙事情节。
很多人甚至怀疑,刘润提到的案例,其实都是在商业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向四周拓展新业务的扩张式改变,而并非开篇所提到的“大迁徙”——什么才是迁徙?
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
指人口、动物或植物的迁移行为。核心含义包括人类搬迁定居、动物周期性转移、古代强制劳役三类,最早见于《国语·齐语》 。生物学上特指候鸟沿固定路线往返繁殖地与越冬地的本能行为,如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途经中国境内 。
而AI给出的定义是:
“迁徙”一词描绘的是一幅动态的图景。无论是在空间上的移动,还是在状态、职位上的改变,它都蕴含着“从一处到另一处”或“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核心意象。
很显然,就是从一个地方彻底挪向另一个地方,但是,刘润列举的案例大部分都是为了营收开展的品类多元化,而并非离开原有的领域,对吧?不仅如此,有一些案例还出现常识性错误。
比如演讲中提到的武汉黄锦峰的“胖头鱼”,他说,这个“胖头鱼”之所以卖的贵,是因为创始人开创性的想到了给鱼“吊水”的方法,以安全的特点满足了高端用户的需求。
但实际上,这种给鱼“吊水”的做法,在目前高端水产养殖业,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并非黄锦峰的独创。
![]()
我问了一下AI ,它告诉我,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混养鱼类”到“大单品运作”。
胖头鱼原本常作为“四大家鱼”之一在混养模式中存在,出塘价不高。商业上的突破在于将其最具特色的鱼头部分进行单品化和品牌化运作。通过主打鱼头菜品,成功将胖头鱼从普通食材中剥离出来,使其价值评估方式不再局限于“每斤鱼肉”,而是转向了“每道精品菜”的价值。
第二,品牌溢价。
一些地区曾经历“贴牌”的尴尬,例如白莲河的优质胖头鱼被运往知名品牌湖区“洗澡”后,身价倍增,但是“胖头鱼”打造品牌知名度,不做“洗澡”鱼,在口碑和品牌上溢价。
第三,从“卖整鱼”到“产业链延伸”。
为了最大化价值,先进的经营者对一条胖头鱼进行精细化分割与全鱼利用:优质的鱼头供应高端餐饮;中段鱼肉可制作鱼丸、鱼糕等深加工产品;甚至鱼鳞、鱼骨也可开发利用。这种“一条鱼到一条链”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单条鱼的综合产值。
这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单品的利润。
第四、特殊的体验感。
最极致的案例是查干湖,通过盛大的冬捕仪式和“头鱼”拍卖,将捕鱼活动打造成文化旅游项目。这时,胖头鱼(尤其是“头鱼”)不再是普通的食材,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流量入口,带动了旅游、民俗展示等一系列周边产业。
当然了,年度演讲嘛,一是为了吸睛,二是要有取舍,不然几个小时的枯燥讲述,谁能坐得住呢?
不过,最致命的质疑是,有人怀疑演讲部分中的数据存在造假。
折扣牛的创始人马昕彤在社交媒体公开质疑刘润关于折扣MAMA的数据,不过,刘润也在朋友圈做了回应。
![]()
总的来说,从当初的被热捧,到如今被热议,年度演讲的这块蛋糕,却是不好切了。
有一些演讲,为了一个论据,强行添加各种论点和案例,明明是业务优化,非得说成“迁徙”,好像不用一些新词,就体现不出新东西,就会让人有疲劳感?
也确实,十多年过去了,彼时,人人都不相信房地产会崩盘,如今随着房价的“跌跌不休”,房地产行业竟成了这些年最大的黑天鹅。
公众不仅审美疲劳了,也开始信念疲惫了,光靠几张漂亮的PPT、几句激情昂扬的金句,已经无法唤醒沉睡的荷尔蒙了。
“知识跨年”演讲的整体热度开始降温,很多人认为,演讲内容广告过多,看起来丝滑的案例,实则就是精心包装的商单。
![]()
不仅如此,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也是这些跨年演讲惯用技巧,“鸡汤化”的故事,喝多了也觉得乏味。
于是,从今年开始,已经有人开始退出,如演了10年的吴秀波,就明确宣布不再继续了。
其实,不是付费演讲没有市场,而是没有内容的演讲注定走不下去。观众并非不再需要知识内容,而是更渴望真实、具体、能落地的分析,而非被广告包装的套路化观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润们”的年度演讲,或许真的需要一次彻底的“大迁徙”,唤醒大众的新“觉醒”。
所有被时代追捧的形式,终要接受内容的拷问;所有试图走捷径的表达,终将被真实的需求淘汰。
喧嚣过后,价值浮现。
年度演讲从“知识神话”回归到“内容产品”的本源,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它告诉我们,任何模式都无法仅靠形式长青,真正的生命力源于内容的真实、深度与诚意。
人生这条路很长,未来星辰大海般璀璨,不必踌躇于过去的半亩方塘,那些所谓的遗憾可能是一种成长,那些曾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前方的路。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或许真到了需要“迁徙”的时刻——从追逐流量到创造价值,从制造焦虑到提供解决方案。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观众的理性回归,不是知识的终点,而是一个更健康、更真实的知识消费时代的起点。本文审核声明:本文内容已进行合规核查,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坚持正面引导,传播正能量。文中观点基于公开信息进行行业观察探讨,旨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图片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做分享交流,无任何商业目的和行为,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