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肉驴产业“驮”起固阳乡村发展新活力

0
分享至

深秋的包头市固阳县,鸿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里,100余头肉驴或低头啃食着新鲜的青莜麦饲草,或在圈舍内悠闲踱步。这片距离固阳县城仅10公里的养殖地,正以一头头肉驴为纽带,把“小养殖”做成“大产业”,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实实在在的动能。

“咱这养驴产业,要的就是让乡亲们跟着沾光、一起挣钱!”合作社负责人蹲在饲草堆旁,一边给肉驴添料,一边笑着说。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虽然只有3名从业人员,却搭建起了“专业+实用”的创业指导团队——东阿黑毛驴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农牧业局的业务专家给出产业发展建议,再加上合作社核心成员的实战经验,让养驴事业从一开始就走在“科学路”上。如今,基地里水、电、路、暖一应俱全,完全能满足规模化养殖需求。

为了让养驴产业“扎得稳、成规模”,合作社早就算好了“长远账”。他们流转1000多亩土地种植青莜麦,专门解决肉驴、肉羊的饲草料需求,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保证了饲草安全,目前基地已存栏肉驴100头、肉牛130余头、鸡4000余羽。“光守着现有规模不行,得往前闯!”负责人介绍,合作社正计划投入500万元,建设一个30亩的循环利用绿色环保新养殖基地;2023年已有100头基础母驴入场,到2028年要实现1000头肉驴养殖规模,还要拓展肉驴育肥、驴皮熬胶等业务,让“驴身上的价值”都被挖掘出来。

在“卖好驴产品”这件事上,合作社更是玩出了“新花样”。他们直播驴群自然放养、精细化喂养的日常,打造“透明牧场”,让消费者隔着屏幕就能看到肉驴的生长环境;还建了线上社群,定期分享驴肉养生食谱、烹饪教程,时不时组织团购,把“一次性买家”变成“回头客”;基地里专门开设“驴文化体验园”,做观光、亲子投喂、驴肉美食体验,让大家不仅买产品,还能“玩得开心、吃得放心”;更和餐饮企业合作推出“驴肉联名招牌菜”,给养生机构、月子中心供应驴奶、驴肉,真正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把控”,让驴产品“走得更远、卖得更好”。

“以前想致富没路子,现在看着合作社的驴越养越多,我们也有了盼头!”周边村民说起合作社,满是认可。靠着“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不仅自己稳步发展,还慢慢带动周边群众参与进来,有的村民跟着学养殖技术,有的帮忙打理饲草地,未来随着新基地建成、产业链延伸,还会有更多村民能在家门口找到活干、挣到钱。而肉驴产业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些,驴肉能丰富百姓“菜篮子”,驴皮熬胶是优质中药材,特色养殖还能吸引游客,间接推动当地餐饮业、旅游业发展,真正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从2016年成立时的“小合作社”,到如今逐步壮大的“养驴标杆”,鸿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驴产业,生动诠释了“小产业也能激活乡村振兴大能量”。未来,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产业链条延伸,这一头头肉驴,还将继续“驮”着村民的致富希望,在固阳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武蓉、王彪)

来源:固阳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59353文章数 2007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