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住沙坪坝区的重庆市政协委员赴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开展专题视察。委员们深入园区一线,实地了解沙坪坝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等情况,并结合自身专业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推进沙坪坝区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和政协力量。
![]()
视察现场。陈俊摄
当日下午,视察组先后来到创客港·未来科技园、重庆大学声景大数据中心、横店武侠影视基地、重庆世纪科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缝纫机博物馆、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等地,详细了解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及重点企业运营情况。
在创客港·未来科技园,委员们详细听取了园区创新空间规划及项目孵化介绍。园区位于嘉陵江右岸,占地92亩,聚焦文创、数字科技、生命健康三大方向,正加快打造“校地融合、产城共兴”的创新示范区。
在重庆大学声景大数据中心,委员们沉浸式体验了声景技术在艺术创作、城市空间等领域的应用。该中心依托重庆大学声学科技与艺术资源,建设中国西部声景大数据库中心及实验平台,打造声音产业集聚区,助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在横店武侠影视基地,委员们了解了该基地在影视动作、特技培训、数字内容版权及传统文化输出方面的创新模式,其推动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成为沙坪坝区文创产业的重要支撑。
重庆世纪科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档案信息化服务,聚集2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全国上万家客户提供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展现出沙坪坝区民营科创企业的坚实力量。
走进重庆缝纫机博物馆,委员们追忆起红岩牌缝纫机的年代记忆,感受到沙磁老工业文化的厚重底蕴。该馆通过保护工业遗产、讲好沙磁故事,成为沙坪坝区推动文旅融合、留住城市记忆的重要窗口。
在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委员们听取了关于高端智库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介绍。研究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立项战略咨询项目近170项,产出咨政成果400余项,为中央和地方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座谈会上,沙坪坝区科技局汇报了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情况。近年来,沙坪坝区深入落实市委“争当创新驱动排头兵”要求,实施“一高校一专班”机制,构建“2+2+X”校地融合格局,形成环重大、环重师市级生态圈和陆军军医大、重庆电子职大区级生态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全区已建成“一圈六园三院一中心”等创新平台,集聚创新空间22万余平方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0家、科技型企业500余家,初步形成“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生态体系。委员们认为建设方向明确、成效突出,并就校地合作、成果转化、创新空间优化等提出意见建议。
![]()
座谈会现场。陈俊摄
活动中,沙坪坝区政协主席杨邦维指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是发挥高校创新策源作用、推动沙坪坝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沙坪坝在体制机制、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可推广的“沙坪坝经验”。
他强调,要建好一个圈,以校地融合为核心,打造创新生态强磁场,集聚人才、拓展空间,推动科研与资本深度对接;要架好一座桥,以校企合作为纽带,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推广“工程师+教授”双导师制;要铺好一条路,以成果转化为重点,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强化科技金融支撑,让更多科研成果在沙坪坝落地生根,打造“城市机会场景”,让更多高校科研成果在沙坪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杨邦维表示,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多提真知灼见,多为校地合作牵线搭桥,把更多优质项目和创新资源引入沙坪坝,共同推动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迈上新台阶,为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沙坪坝力量。(陈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