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菊香四溢。在贵州省平塘县大塘镇,1200多亩金丝皇菊迎来了最佳采摘期。昔日农户“单打独斗”的传统耕作模式,已被“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所替代,让小菊花成为了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
盛开的金丝黄菊。
走进大塘镇西关村金丝皇菊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遍地金黄,花香沁人心脾。花田间,村民们巧手翻飞,忙着采摘;一旁,平塘茗菊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正与收购商一起将鲜花搬运上车、集中称重。这些鲜花在经过严格挑选、分级后送入车间,经烘干加工,变身金丝皇菊茶等高附加值产品。
“我们上前年也种过菊花,金丝皇菊也种,白花也种,几样花,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开心啦。”务工群众岑贤芳笑容满面。
![]()
盛开的金丝黄菊。
群众的笑容,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最生动的体现。一朵金丝皇菊,从种植、管护到采摘、分拣、烘干,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这为当地及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季节性就业岗位。据了解,在采摘高峰期,这里日均用工量超过30人,有效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平塘茗菊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石明秀介绍:“我们通过‘公司+农户’,不仅是解决销售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标准,从生态种植到精深加工,我们打造了金丝皇菊产品,提升了它的附加值,我们的目标是把大塘镇金丝皇菊这个产品打响,让它成为一个可持续,能致富的好产业。”
![]()
采菊。
大塘镇的金丝皇菊产业并非一蹴而就。该产业起步于2018年,最初由企业和合作社试种。得益于当地温凉气候和适宜土壤,金丝皇菊长势良好、效益初显,逐渐吸引更多农户参与。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大塘镇金丝皇菊已发展为特色优势产业,并拓展白菊、球菊等品种,今年种植的1200多亩菊花总产量将达360万斤,产值可突破900万元,带动通州、塘边等乡镇农户自发种植,更吸引了惠水等周边县市前来“取经”。
“听说大塘镇这边种菊花比较好,所以今天我带领我们村里面的班子全部过来一起考察,计划回去就做一到两百亩的种植规划,这次来考察就是计划跟他们合作。”惠水县雅水镇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壵说此行没有白来。
![]()
采菊。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大塘镇的金丝皇菊产业,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完美实践。这朵朵金菊,正沿着产业化、品牌化的道路稳步前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色动能。
![]()
分拣鲜菊花。
石明秀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深化产品发展,拓展电商销售渠道,让大塘镇金丝皇菊走向广泛的市场。同时,我们也将结合乡村旅游,打造集观光、采收、加工、体验为一体的农旅结合项目,让这朵致富花开得更鲜、香得更远。”(图/文 江利、杨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