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关注随时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武当山传奇、探秘武当等相关话题共100集)
![]()
嘉泰二年的冬天,武当山落了一场雪,那雪下得怪。起初只是小片小片地飘,不过半日,竟纷纷扬扬如龙王爷打喷嚏似的,一夜之间,山峦、宫观、石阶,全被捂得严严实实。老石匠张五裹紧了破棉袄,蹲在自家低矮的屋檐下,望着白茫茫的天地,心里发沉。这雪下得邪乎,厚得能埋了人腿肚子,压得山间那些老松树都弯了腰,枝杈折断的“咔嚓”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五叔,听说了没?”隔壁的二愣子踩着深雪咯吱咯吱挪过来,脸冻得通红,眼里却闪着光,“玉虚宫上头,有人瞧见啦!说那紫霄岩顶,一团金光罩着,里头影影绰绰,真武爷显圣啦!披发仗剑,脚踩龟蛇,金光亮得晃眼!好些个道士跪在雪地里念经,头磕得砰砰响!”
![]()
张五嘬了口旱烟,烟气在冰冷的空气里凝成一团白雾,慢悠悠地飘散。“金光?”他闷声道,“金光再亮,也照不亮咱碗里没米的黑。老天爷这是发脾气呢,还是真武爷显灵?咱小老百姓,分不清。”
他捶了捶蹲麻的腿,心里琢磨着这场大雪过后,山路怕是更难走了,山上那些观宇若被压坏了,他这靠凿石头、修台阶过活的老石匠,兴许能揽点糊口的活计。他哪里知道,这山里一场“神光”,早已乘着快马,裹着雪沫子,一路飞驰进了临安城。
此时的临安城,暖阁深锁,熏炉里炭火明明灭灭,却驱不散年轻的宋宁宗赵扩眉宇间那层厚厚的阴云。案头堆着的奏报,字字句句都像冰锥子扎心:浙东水患才退,淮北又遭大旱,地裂得能塞进拳头,饿殍枕藉;更糟的是北边,金国的使臣刚走,留下的话比殿外的寒风还刺骨——岁币得加,否则……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紫檀木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
“陛下,”侍立一旁的宰相韩侂胄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臣观天象示警,人间多艰。臣斗胆进言,何不效法真宗皇帝当年封禅泰山、敬祀神灵以安天下的旧例?如今武当山真武大帝屡显神迹,祥光冲天,正是陛下仰承天意、祈福护国的良机啊!”
“真武大帝?”宁宗的目光从奏章上移开,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思绪似乎飘得很远。太祖、太宗、真宗……列祖列宗敬天法祖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真宗皇帝当年得天书、封泰山,不就是为了这大宋的江山永固么?他喃喃自语:“祖宗成法……朕,岂敢忘?”
![]()
韩侂胄察言观色,立刻趋前一步,声音带着一种笃定的蛊惑:“陛下圣明!真武大帝乃北方之神,主掌兵戈、护佑国祚。虔心加封,一则昭示陛下绍继祖宗之德,二则凝聚天下民心,三则震慑北境金虏!此乃一举三得,上合天心,下顺民意啊!”
宁宗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震慑金虏”四个字彻底点燃了。他猛地站起身,袖袍带起一阵风:“拟旨!加封武当真武尊神!”
![]()
嘉泰二年的春天似乎格外艰难,总算挣扎着爬到了武当山。雪水消融,山路泥泞不堪,几乘官轿在陡峭的山道上艰难地挪动。奉旨前来祭祀加封的钦差,是礼部一位姓周的侍郎,坐在轿里颠得七荤八素,脸色苍白,忍不住掀开轿帘透气。山风带着料峭寒意和泥土气息灌进来,他抬眼望去,只见山崖陡立,云雾缭绕,深谷幽邃,几处宫观的飞檐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周侍郎心头一凛,那份在临安城带来的矜持与官威,不知不觉被这巍峨的山势削去了几分。他整了整被山风吹歪的官帽,低声吩咐:“落轿,本官步行上山,以显虔诚。”
山道上早已挤满了人。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周围十里八乡。道士们穿着整洁的法衣,神情肃穆地列队恭迎。更多的则是像张五这样的山民和远远近近赶来的百姓,他们扶老携幼,衣衫破旧,脸上却带着一种近乎痴迷的敬畏与期盼,黑压压跪满了山路两旁。当那面明黄耀眼的圣旨匣被周侍郎的随从高高捧起,沿着陡峭的石阶缓缓向上移动时,人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如同风吹过林梢般的低低祈祷声。
![]()
“老天爷开眼,保佑咱武当山神爷啊……”
“官家圣旨到了,神爷得了封号,该降福了吧?”
“求神爷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娃儿们有口饱饭吃……”
张五也跪在人群里,粗粝的手掌按在冰冷的石板上。他抬头望着那金灿灿的圣旨匣,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他不懂那些大道理,只知道皇帝是天子,天子敬奉的神,那一定是顶顶厉害的大神。他偷偷瞄了一眼远处正在赶工的巨大石碑地基,那是要刻圣旨的御碑,这活计多半会落在他这个老石匠头上。想到能挣几个铜板买米,他心里才稍稍踏实了一点。
玉虚宫前,香烟缭绕,钟磬齐鸣,庄严肃穆。周侍郎展开圣旨,那洪亮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惊起了几只山鸟:
![]()
“……仰止层霄,巍乎壮极!瞻百神之环卫,有玄武之尊!赫赫祥异,著于见闻!昔日天禧年间(真宗朝),祥瑞频现,醴泉涌,神雀降;今嘉泰之时,神光普照,护佑朕躬……祖宗相继,礼文有加!今特于武当福地,敕建祠宇,虔心供奉……加封尔为‘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真君’!冀神威浩荡,护国祚永延,佑我生民康泰!”
“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真君”——这一长串金光闪闪的名号,随着周侍郎清晰洪亮的宣读,一个字一个字地砸进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也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上。老道士们激动得胡须颤抖,泪光盈盈,口中不住地念诵“福生无量天尊”。百姓们更是把头深深地埋下去,额头贴着冰冷的土地,身体因激动和敬畏而微微发抖。张五听得有些发懵,只觉得“佑圣”、“助顺”、“福德”这几个词听着就叫人心里暖和、踏实。
![]()
周侍郎宣读完圣旨,亲手将一卷同样明黄的敕建新祠、御赐匾额的诏书,交给了玉虚宫白发苍苍的老道长。老道长双手颤抖地接过,如同捧着一座山岳,老泪纵横:“皇恩浩荡!神恩浩荡!武当山,从此……不一样了!”他转身,将那黄卷高高举起,向着黑压压的百姓,也向着莽莽苍苍的群山。刹那间,“万岁”的呼声如同积蓄已久的山洪,轰然爆发,震得山谷嗡嗡作响,久久不息。
皇帝的金口玉言,比春风跑得还快。转眼间,武当山各处都动了起来。山脚下,巨大的石料被采出;山道上,扛木料的、抬石板的脚夫排成了长龙,号子声在山谷间此起彼伏。张五果然被征召去凿刻那块承载圣旨的巨碑。
![]()
巨大的青石坚硬冰冷,他的铁錾敲打在上面,叮当作响,火星四溅。
“嘿,老张头,手底下稳着点!”一个负责监工的小吏踱过来,看着张五在石头上勾画着圣旨上的字迹轮廓,“这可是圣上的金口玉言,要传千秋万代的!刻坏了一个角儿,你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张五抹了一把脸上的石粉,憨厚地笑了笑:“官爷放心,小老儿干了一辈子石匠,手上活计错不了。”他顿了顿,看着石头上那“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真君”的字样,忍不住小声问:“官爷,这封号……这么老长,真武爷……哦不,真君老爷,他老人家管用不?真能保佑咱大宋打过淮河去?保佑咱地里多收几斗粮?”
![]()
小吏瞥了他一眼,又警惕地四下看看,压低声音:“管用不管用,那是天意!不过……”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朝廷这回,可不光是给神仙戴高帽。知道不?韩相爷在朝堂上,正使劲翻一桩老案子呢!”
“翻案子?”张五停下锤子,一脸茫然。
“岳飞!岳爷爷的案子!”小吏的声音带着一丝隐秘的兴奋,“听说快成了!要给岳爷爷平反昭雪!还要追封王爵!嘉泰四年准有信儿!还有那跪在岳坟前的铁人秦桧,哼,他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开禧二年,等着瞧吧!”小吏唾了一口,“这给真武爷加封,跟给岳爷爷平反,削秦桧那奸贼的爵位,那是一根藤上的瓜!都是要聚拢人心,要……要北伐!”
![]()
张五听得似懂非懂。岳爷爷他听说过,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秦桧他也知道,是害死岳爷爷的大奸臣。把这些事跟山上修祠、给真武爷加封号连在一起,他觉得这世道似乎真的要变了。他握紧手里的铁錾,又狠狠砸在青石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响里,仿佛也带上了一点别样的劲头。他抬头望向正在山腰处拔地而起的新祠地基,朱红的梁柱在春日下格外醒目,工匠们蚂蚁般上下忙碌。新祠的位置极好,俯瞰群山,气派非凡,正是圣旨里提到的“祠堂建修于阜陵,匾榜爱新于佑圣”。
![]()
“真君老爷,”张五在心里默默念叨,“您老人家新得了这么体面的大房子,新挂了皇帝亲赐的金字招牌,可得好好显显灵啊……保佑韩相爷他们的事能成,保佑咱大宋的脊梁骨,能硬起来!”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刻在石碑上那“助顺”两个字深深的凹痕。
新祠落成那天,阳光格外灿烂。巨大的“佑圣祠”金匾高悬正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刺得人睁不开眼。祠内香烟缭绕,新塑的真武神像披发仗剑,脚踏龟蛇,金身璀璨,威仪凛凛。皇帝亲题的加封诰文,被恭恭敬敬地刻在石碑上,矗立在祠前最显眼的位置。张五站在人群里,仰望着自己一锤一錾刻出来的御碑,看着上面那密密麻麻、承载着皇帝和无数百姓期盼的文字,心头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是自豪?还是沉甸甸的茫然?他也说不分明。四周的百姓早已跪倒一片,虔诚地叩拜着崭新的神像和那光芒万丈的匾额,祈求声、祝祷声汇成一片嗡嗡的潮水。
![]()
“佑圣真君,保佑我儿平安……”
“灵应真君,赐我家五谷丰登……”
“福德真君,降福消灾啊……”
张五也跟着跪了下去,额头触地。他闭着眼,却仿佛看到那金灿灿的神像背后,是临安城里皇帝紧锁的眉头,是淮北龟裂土地上倒毙的饿殍,是北方边境线上金兵铁骑扬起的烟尘。皇帝的封号给得极重,新祠盖得极宏伟,香火烧得极旺盛。
![]()
然而,那“助顺”、“灵应”、“护国祚永延”的宏大祈愿,真的能随着这缭绕的香烟,穿透层云,上达天庭吗?真武神君脚下龟蛇盘踞,默然无声;新祠之外,武当山的千峰万壑,也依旧沉默着。只有山风掠过新修的飞檐斗拱,发出一阵阵悠长而空洞的呜咽,像一声声无人能解的叹息,在香烟鼎盛、人心如沸的“佑圣祠”上空,久久地盘旋不去。
那御碑上深深镌刻的“助顺”二字,在香火明灭间映出冷硬光泽——它静立如哑子,终未闻人间金鼓复鸣;唯有山风岁岁拂过碑面,似在低诵着未酬的祈愿。
![]()
附史料纂要撷英:宋宁宗加封武当神 宋宁宗(1166—1224年)即赵扩,南宋第四位皇帝。光宗之子。(1195—1224年)在位。即位后,任用韩佗胄为相。嘉泰四年(1204年)采纳韩的奏章,给岳飞平反,追封岳飞为鄂王。开禧二年削去秦桧所封王爵,改谧“谬丑”。同年下诏攻金。因军事失利,重开和议。后杨皇后与奸臣操纵朝政,与金妥协。 宋宁宗皇帝在嘉泰二年(1202年)效法其祖真宗,加封武当山真武之神。其诰曰:仰止层霄,巍乎壮极,瞻百神之环卫有玄武之尊……赫然祥异,著于见闻,在天禧时,瑞表醴之观。若忆宁日事传大顺之城。祖宗相继,礼文有加,祠堂建修于阜陵,匾榜爱新于佑圣肆(说明宁宗皇帝亦在武当建祠赐匾)…•冀宴娱通(音域)观荐向,可特加封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真君。”
下期继续#武当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