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3日,贵州省考古标本库房建设项目整体进度超80%,室内外装饰装修进入关键阶段,正全力冲刺今年12月底竣工交付目标。
![]()
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布局的“20个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之一,贵州省考古标本库房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大松山墓群旁,总用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主体为三层结构,含地下室一层、地上两层。库房将用于贵州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等各类文物整理、修复、储存及展示,促进文物研究、阐释、展示和人才培养,为贵州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项目由贵安发展集团旗下贵安城投集团代建,于2025年1月进场施工。“主体结构于今年7月封顶,现在同步推进室外龙骨安装、室内地砖铺设及水电气安装,整体进度超80%。”贵安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考古所负责人敖超介绍,为保障建设进度,项目日均投入施工人员100人以上,“结合当前施工节奏与进度管控,项目可确保在今年12月底如期竣工投用。”
记者在二楼看到,地砖铺设已近尾声,墙面抹灰平整细腻,水电气管线正按规范有序接入,馆内相关功能布局雏形已现。“我们始终把安全与质量放在首位,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严格验收,就是要让这座库房真正成为贵州考古文物的‘安全港湾’。”敖超说。
据了解,贵安新区是贵州省自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文化唯一连续的地区,大松山墓群是贵州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群。库房在外观设计上深度融合“考古探方、地层学、贵州考古地图、贵州出土代表性文物”等文化元素,既彰显贵州考古特色,又具备鲜明辨识度。同时,预留了充足的文旅融合发展空间,将依托大松山墓群的文化价值,通过组织公众考古研学、文物科普展览等活动,打造集文物保管、知识传播、文化展示、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文旅融合新地标,为贵安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贵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向赋能”。
“待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后,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文物的保护需求,为各功能库房配置专业恒温恒湿、安防监控等设备,让这里成为贵州出土文物‘安全、科技、专业’的家。”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在谈及项目后续运营时表示,库房周边预留的空地还将规划建设考古体验区,“未来将成为群众近距离体验考古流程、了解贵州历史文化的窗口与平台,真正打破考古与大众的‘距离感’,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来源/贵阳网
编辑/蒲爱佳 责编/谢茜 审核/曾昕 终审/谢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