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椿一直以来都是菜市场的明星。”邻居李阿姨拎着一扎新鲜香椿,高兴地准备回家做顿椿芽炒蛋。可刚拐进楼道,老王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阿姐,这香椿可别多吃,听说里面亚硝酸盐高,不光容易中毒,还可能致癌!”
这一句,把刚才的期待变成了满满的疑虑,爱吃的香椿,真的藏着健康风险吗?是不是该放下筷子,再也不碰了?
![]()
近几年,“香椿致癌”的传闻每到春天都在社交平台疯转,不少人甚至为此望“椿”却步。到底香椿中的亚硝酸盐风险有多大?适量吃香椿安全不?如果真有危害,该如何正确吃到它的美味?
香椿自古就是春天最受欢迎的“树上蔬菜”,不但气味独特,营养丰富,还被誉为“蔬菜中的爱马仕”。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族、β-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尤其是钾、镁、钙等含量,均高于多数常见蔬菜。但网络传言也很多,香椿含有亚硝酸盐超标,吃多了会中毒、甚至诱发癌症。
![]()
我们来看看事实。实验数据显示,新鲜香椿芽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确实比普通叶类蔬菜略高,有检测显示,未焯烫的新鲜香椿亚硝酸盐含量为0.24~0.43g/kg,而常见蔬菜一般低于这个数值。这让部分朋友开始担心:是不是香椿就成了“毒蔬菜”甚至“致癌食物”?
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亚硝酸盐“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13毫克。按照这个标准,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要吃下1.6公斤以上的新鲜香椿,才有中毒风险。而这,远远超过了我们日常的食用量。
更重要的是,香椿中的亚硝酸盐绝大多数是水溶性的。权威实验发现:将香椿用沸水焯烫1分钟,可去除85%及以上的亚硝酸盐。此后无论炒蛋、拌菜,亚硝酸盐量都能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对健康几乎不会造成威胁。
![]()
但凡事皆有例外。大量新鲜香椿如果“生吃不处理”一次性下肚,尤其是放置时间过久、温度较高还未做去除处理,就可能导致亚硝酸盐中毒。曾有报道,吃了过量香椿后出现呕吐、腹泻,严重还可诱发肝肾损伤、引起急性中毒。这些极端案例,正是“高风险吃法”导致的。
许多朋友最担心的是“致癌”传闻:香椿的亚硝酸盐会不会在体内转化成强致癌物“亚硝胺”,诱发胃癌或食管癌?
首先要明确:亚硝酸盐本身并不是致癌物,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如与蛋白质分解产物结合,在胃酸环境中)才有可能生成亚硝胺。而这种转换需要足够的亚硝酸盐摄入量和特定的反应条件。日常通过蔬菜正常食用香椿,这个风险非常低。
![]()
更让人安心的是,研究发现,如果和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一同食用,维生素C能有效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进一步降低致癌风险。此外,香椿中的植化素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也有一定抗癌、抗老化和保护血管的潜在健康效益。
当然,需要警惕的是腌制香椿或者长时间存放的香椿。在腌制、保存过程中,亚硝酸盐可能大量生成,这种情况下食用风险会增加。因此,本季新鲜、焯烫处理,好处多多,安全指数也更高。
第一,买最新鲜、最嫩的香椿芽。随着时间推移和温度升高,香椿中的硝酸盐会慢慢转化为亚硝酸盐,所以一定不要买“老椿”或已经发蔫变黄的香椿。哪怕外观看着还行,一捏就掉的绒芽其实已经大大降低了安全性。
![]()
第二,焯水必须要到位。新鲜香椿下锅,烧开焯烫60秒就足够,能去除绝大部分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迅速捞出,用冷水冲凉、沥干再烹饪,不仅安心,还能保证色泽和口感。无论是做椿芽炒蛋、拌豆腐还是蒸窝头,都建议这步“安全线”一步不能少。
第三,搭配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研究显示,当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的比例达到2:1时,就能在体内高效阻断亚硝胺的生成。香椿与富含维C的莴苣、番茄、橙子等一起吃,不仅风味升级,还大大提升健康指数。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特殊人群,如慢性胃肠病患者、肾功能不佳、皮肤病、糖尿病、脾胃虚寒者,最好谨慎选择或减少香椿摄入,防止加重不适。另外,香椿不宜与某些食物(如菜花、黄瓜、牛奶等)同食,避免相互影响营养吸收或引发肠胃负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