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两牛入,吃个味道。
——今天的编辑 门牙
吃过绵阳米粉、云南饵块,但你要说米块,绵阳人和云南人都要摆手。
米块是泸州的。
在泸州市区,敢卖米块的,通常都是一些开了十好几年的老牌面馆。早上,泸州人qia进门张口就是:一两牛肉米块!
![]()
![]()
泸州人对米块,自有一套地域认知体系中的严格要求。要像他们小时候吃的那种,很平整,不会卷边,表面看起来,要有一种磨砂质感。
资格的泸州老米块,要煮出来不透光,要是白色的,要入口即化,不需要咀嚼,也会感觉糯糯的……
![]()
所以当我在成都街边上的这家新开的面馆里面,听到一个泸州口音说“在成都就没吃到过泸州的米块泸州的面,专门到你这儿来吃”的时候,我盲猜这一顿,稳当了。
![]()
面馆开在外双楠,武侯立交边上。地铁3号线下来,还要将就在J口的公交站坐165路,3站后抵达。红红火火的招牌上,头一句就是“十年老店”。
![]()
有泸州的朋友说,这家店原先就开在泸州红星村,老板儿是两口子。前十年在泸州,这二年准备在成都。
![]()
老板儿说他们家的米块都是每天从泸州送到这边来,更有泸州的朋友大胆发言:蓝田老街上,眼镜烤鱼旁边拿的货。
怪不得他们家的米块,招了一波又一波的泸州人踏破门槛而来。
![]()
![]()
中午12点半,堂子头零散坐了两桌,人不多。老板儿全员都在厨房头忙,煮面,挑面,干面还要甩几下,然后兑佐料,攉转,舀臊子……外卖骑手流水似地赶到,报号码,取餐。
![]()
![]()
初印象,它很像是一家新开的普通面馆。我顺到墙上硕大的菜单上来回扫了三遍:有面,米粉,米线,抄手,小吃。
米块喃?
![]()
![]()
菜单旁边,用透明胶带贴了一张红色的纸,上面只有三排字:米块类/牛肉米块/生椒牛肉米块。像是一种补充说明,不起眼,悄悄地,担怕只有泸州人才懂其中暗语。
我和我的朋友@淑华 ,两个人点了一两牛肉面,一两牛肉抄手,一两生椒牛肉米块。先尝个味道,不够再加。
![]()
点抄手的时候闹了个笑话。我想象泸州人的抄手可能是达州那种,牛肉馅儿的抄手。结果抄手上桌,人家是正儿八经牛肉臊子的猪肉抄手。那不是跟我点的牛肉面重啦?
又赶紧跑到厨房,老板儿正舀起一瓢旺实的红烧牛肉准备往上浇,一听我的跳票需求赶紧打住。“那你吃辣鸡嘛!”
经我同意之后,他又从另一个钵钵头舀起一瓢辣鸡臊子,火红油润的干海椒节节,铺了个扑酒闷衔。
![]()
抄手一碗差不多8个,个头没有莽起是的大。牛肉是实打实的红烧牛肉坨坨,切得算大坨。@淑华 一边攉一边表扬:“它这个牛肉烧得好,还闻得到一股火锅香。”
咬下第一口,我突然问@淑华 ,爱吃肉馅儿紧实一些的抄手还是松散一些的?她说紧实。等她一口下去,她又改了口:“只不过这个抄手包得很家常就是了。”
这家的抄手是属于略松散的肉馅儿。它让我想起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我妈现买肉、和馅儿包出来的那种抄手。
内里的肉馅儿虽无弹韧的口感,但是散开的肉馅儿吃起来也是新新鲜鲜。就是家的味道。
![]()
![]()
肥瘦各半的肉沫,入口四散,然后释放出川式红烧牛肉里面那一股带有淡淡火锅香的牛肉味,何其珍贵。
![]()
辣鸡面的面,算是较为标准但略偏细的韭菜叶子。
韭菜叶子的确比棍棍面更能吸附汤之精华。辣鸡切得很小很碎,空口吃会有点咸,裹到红油面条一起吃,盐味将将好。
这碗面不如抄手那般深得我心。@淑华 也说,吃起来很普通,她猜,会不会它原本应该是干拌面,因为我们临时改臊子,才吃到的是汤面。
![]()
我一边挑里面不辣且香的干海椒来吃,一边牢记辣鸡必点干面的硬道理。
米块几乎是我再三催来的,老板儿都快忙搞忘了。下最后一瓢海椒的时候,他问我吃得辣不辣。
我说:“你们泸州人吃好辣,你就给我搁好辣。”
![]()
上桌的米块,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是块块子。而是和宽米粉、河粉一样,是条条子。面上的浇头,葱、香菜、生椒炒牛肉,各自满满当当地占领半壁江山,阵仗之热烈。
攉出来,我便给@淑华 说:“你看它像不像干炒牛河的牛河?”她挑起一筷子,说这简直就是湿炒牛河。
攉匀净的米块,被生椒牛肉的油,染得透亮。对照泸州人给它定下的“三从四德”来看,它很薄,但没透光,煮出来确实是白色的,平整度一般,因为稍稍有点卷边……
![]()
入口,上下两排牙齿自知本轮轮空不用上班。上颚和舌面单凭默契轻轻一压,便使其软烂。
然后满口的粉糯和麻辣开始交裹、翻转,牛肉渣渣里面的生椒,极其负责任地,将辣度拉升到另一个次元。
“又香,又有点辣,但又想吃。”
![]()
这是@淑华 对这碗米块由衷的评价。前头一碗抄手和一碗面下去,我俩已经吃了个九分饱,哪想到最后上来的米块最好吃。真恨不得原地再长一个胃出来。
![]()
真正吃到,才能大致体会到泸州人对米块的热衷和喜爱。又香又滑,又糯又软,早上来一碗,比喝稀饭有味道,但又不会像吃一碗面那样扎实。
如涓涓细流,穿肠而过,更多的,是香嘴巴。
我们是再吃不下了。遇到隔壁桌的小伙子吃了不够,要加点一两:豆汤面。满口泸州话。
![]()
![]()
问了老板儿才晓得,泸州人说的豆汤面,就是白味的碗杂面。小伙子看起来也是非吃不可,他跟老板儿说,面少煮两根都可以,已经吃饱了,就是吃个味道。
老板儿说他这家面馆也才开了三四个月,基本上陆陆续续找来的,都是来自泸州的老乡。
![]()
![]()
他问我“你吃得惯我们泸州的味道不嘛?”就他煮的这碗生椒牛肉米块,我下次必来。
下次闪电而至,隔天我又去了。那碗生椒牛肉米粉实在深得我味。看到一群人来,用普通话点单,吃完泸州老板儿煮出来的面和米块,不由自主地说起泸州话四散。
“依(一)两,牛入(肉)。”我想这是泸州当地人对于这家店最贴切的盖章。
![]()
今日编辑 | 隔天又吃二回的门牙少女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
@小怪兽
抬头回到夏天
![]()
@杜师傅
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
@偶不是机器猫
滚烫的火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