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德比的硝烟尚未散尽,18岁的巴萨新星拉明·亚马尔却已深陷舆论风暴。起因只是赛前一场直播中的几句玩笑话,但短短48小时内,他从万众期待的天才少年,变成了“狂妄挑衅”的众矢之的。然而,真正值得深思的,或许不是一个18岁少年的口无遮拦,而是那些本应保护他的“成年人”——他们集体失职,甚至亲手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
一句无心之言,如何掀起滔天巨浪?
德比战前两天,亚马尔受邀参加前巴萨球星皮克创办的“国王联赛”(Kings League)直播活动。这本是一个以娱乐为主的网络赛事,参与者多为主播和业余球员。但作为巴萨当下最受瞩目的新星,亚马尔在国家德比前夕公开亮相,本身就已充满风险。
直播中,当被问及主播Ibai的球队“Porcinos”是否像皇马时,亚马尔半开玩笑地说:“你是说他们爱偷东西还爱抱怨吗?” 当对方追问“你是在说皇马吗?”,他立刻摆手澄清:“等等,我没这么说啊……”——这分明是一个少年意识到失言后的本能反应。
然而,直播无法撤回。短短几小时内,亲皇马的媒体迅速将这句话包装成“亚马尔公开羞辱皇马”,并大肆炒作。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被无限放大为“挑衅”和“傲慢”,瞬间点燃了赛前的火药桶。
球场上的“报复”:成年人对少年的围剿
10月26日,伯纳乌之战打响。亚马尔带伤出战,表现积极,还为孔德送出一次绝佳机会,可惜后者未能把握。最终皇马2-1取胜,但比赛的余波才刚刚开始。
赛后,皇马队长丹尼·卡瓦哈尔——这位在西班牙国家队本应是亚马尔“大哥”的球员——走到他面前,用手指着嘴,冷笑着说:“你之前不是挺能说的吗?” 这一举动瞬间激化矛盾,引发双方球员大规模冲突,场面一度失控,甚至需要警察介入。
一个18岁的少年,在赛场上拼尽全力,却在赛后因一句玩笑遭到“围攻”。而带头出手的,正是那个本该以身作则的“成年人”。
![]()
谁该为这场风暴负责?
1. 皮克:从“传奇”到“推手”
作为“国王联赛”的创办者,皮克亲自邀请亚马尔参加。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国家德比前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曲解。但他仍选择将这位年轻队友推向聚光灯下,只为给自己的娱乐节目引流。
风暴爆发后,主播Ibai Llanos主动道歉:“我也有责任。” 而皮克却保持沉默,甚至辩称“亚马尔没说错”。一个曾宣称要竞选巴萨主席的人,却为了推广自己的商业项目,不惜牺牲俱乐部的未来之星。这不仅是失职,更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用。
2. 门德斯:沉默的“超级经纪人”
豪尔赫·门德斯,足坛最著名的经纪人之一,曾代理C罗、穆里尼奥等顶级巨星。他本应是亚马尔的“保护伞”,避免年轻球员卷入敏感事件。
但在亚马尔被推上直播舞台时,门德斯在哪里?他的沉默,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商业利益面前,年轻球员的成长与安全,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
3. 弗里克:冷漠的“局外人”
当被问及亚马尔的场外活动时,巴萨主帅弗里克轻描淡写地回应:“这不是我的事。” 对于一名普通球员,或许可以这么说。但亚马尔是18岁的天才,是巴萨的门面,也是西班牙足球的未来。
弗里克曾在拜仁以治军严格著称,但在巴萨,他却对年轻球员的言行放任自流。作为教练,他本应提醒球员注意场合,而不是在事后置身事外。
![]()
4. 卡瓦哈尔:最不该出手的“领袖”
作为皇马队长和西班牙国脚,卡瓦哈尔本应是榜样。他曾公开表示:“亚马尔需要被保护,顶级足球的压力可能压垮他。” 然而,在伯纳乌,正是他带头嘲讽、挑衅这位少年。
这种行为不仅狭隘,更违背了他作为球队领袖和国家队核心的身份。在西班牙国家队高歌猛进的背景下,他本应弥合马德里与巴塞罗那的裂痕,而不是亲手撕裂它。
亚马尔确实说错了话,但18岁的错误,本应是成长的学费,而不是被无限放大、口诛笔伐的“罪状”。他需要的是引导、教育和保护,而不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围剿。
真正令人痛心的,不是一句玩笑,而是当风暴来临时,所有本应保护他的“成年人”——皮克、门德斯、弗里克、卡瓦哈尔——却选择了沉默、利用,甚至落井下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