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妈伺候瘫痪姥姥12年,姥姥走后,财产留给舅舅,我爸气的要离婚

0
分享至



01

12年付出却无缘遗产,

背后的真相让人泪崩

这两天,被一则网友分享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十二年前,网友的姥姥不小心摔伤了脊椎,不幸瘫痪,那时,舅舅在外地创办的工厂正处于关键时期,回来照顾姥姥就意味着事业前功尽弃,几番纠结下,便把照顾姥姥的重任托付给了网友妈妈。

网友的妈妈二话没说就应了下来,白天跟医生沟通病情,晚上就住在医院陪夜,出院后更是直接把姥姥接到了家里住。

瘫痪后的姥姥不仅吃喝拉撒需要照料,因为生病脾气也变得不好,身边一刻也离不了人。

为了让姥姥的日子过得快乐舒服些,妈妈决定辞掉工作,全心在家陪伴姥姥。

网友爸爸一听就急了:“你现在的工作又稳定薪水又好,辞了太可惜了,给妈找个护工不行吗?”

可妈妈却不肯:“护工哪里比得上亲人?妈辛苦养大我,我不能不尽孝。”

打那之后,网友的妈妈不仅每天都变着花样给姥姥做营养餐,还常常在天气好的时候推着姥姥去户外散心,有时候姥姥心情不好,对妈妈发脾气,她也乐呵呵地转头就当没这回事儿。



而舅舅依旧很忙,除了每个月雷打不动地寄一笔钱,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空回来和姥姥团聚。

姥姥离世那天,舅舅从外地赶回来,料理完后事,又匆匆忙赶了回去。

过了几天,网友妈妈整理遗物时翻出了一份遗嘱,可就是这份遗嘱,让网友爸爸怒了。

遗嘱上写着姥姥的全部财产都留给舅舅。

“凭什么?妈这也太偏心了,这事儿我们必须跟你弟说道说道。”

可妈妈却很平静:“你别去闹,我没意见。”

“你没意见?我有意见!这么多年你放弃了工作,付出了这么多,到头来图啥?你不去讨个说法,咱们就离婚!”

直到空气凝滞了好久,才听妈妈缓缓说道:

“那些遗产本来就不是我的,我不是妈的亲生女儿。
我是个弃婴,被捡回去的时候,家里很穷,可妈对我和小弟从不厚此薄彼。那年我和小弟都收到了大学通知书,可借遍了亲戚也只出得起一份学费,妈觉得女孩子出路少,不念书不行,最后让小弟辍了学……这份恩情,我是怎么还都不清的,用多少钱也换不来。”

一个月后,舅舅重新登门,郑重地递给妈妈一个礼盒,里面的东西再一次震动了网友一家。

盒子里放了一张数额不小的存折,户名正是网友妈妈的名字,存折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了密码和一行歪扭的字迹:“好闺女,这些年你受累了。今生有你,妈很幸福。来世,咱们还做母女……”

另外还有一个房本,是早些年老宅拆迁时,舅舅特意要的两套小户型中的其中一套,原来那个时候,他就打算留一套给网友的妈妈。

听完故事,我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何为亲情?何为家人?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利益面前无兄弟,可网友一家却让我看到了亲情最应该有的样子。

它无关血缘、也无关金钱,而是源于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善意选择。



它是姥姥收养弃儿却能视若亲子的真心相待;是妈妈十几年如一日不求回报的悉心守护;也是舅舅在利益面前那份不计得失的坦诚。

他们用行动为“何为家人”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正如一位社会学家所言:

“家人不是你我生来注定,而是每天主动选择去爱、去支持、去共同成长的人。”

亲情的本质,应是爱的给予,爱的传递。

你种下慈爱,便会收获感恩;你种下苛责,便会酝酿隔阂。所谓家,正是我们日复一日,用行动和选择筑建起的温暖港湾。

02

父母的德行,决定自己的晚年质量

曾读过一则讽刺小故事。

一对年轻夫妻,每日吃饭时,都会让老母亲在角落的小桌上吃馒头白菜,自己一家三口则在大桌子上享用丰盛的饭菜。

他们年幼的儿子看到后忍不住问:“妈妈,为什么奶奶总是一个人吃馒头?”

母亲敷衍道:“奶奶年纪大了,吃馒头对奶奶好。”

小孩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高兴地说:“那我记住了!等你们老了,我也给你们吃馒头白菜,对你们好!”

夫妻俩听到这话,顿时脸色煞白,面前的美味佳肴再也难以下咽。

为人父母,总希望自己老时子女孝顺,却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正是给后代的打样。



你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其实就是如何对待未来的自己。

正如曾仕强曾说:“你的子女会学好学坏,跟你怎么教没有太大的关系,你的品性,才是关键。”

一个人前半生的德行,往往是自己晚年“情感养老金”的结算,你存下关怀,晚年收获的便是温暖;若给予家人的尽是冷漠和自私,那你的晚年也只能兑换到孤寂与凄凉。

这让我想起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中的乔祖望。

乔祖望一生自私,虽为人夫为人父,却没有尽到半点应尽的责任。

妻子在世时,一大家子的生活全靠妻子维持照料;

妻子难产去世后,乔祖望依旧做甩手掌柜,把家务和照顾几个幼孩的重担都推给了才7岁的大儿子。

家中5个儿女,生活拮据,可他手里有点闲钱,不是给自己买老酒置办猪头肉,就是挥霍在牌桌上,毫不关心孩子们是不是少吃少穿。

女儿发烧他不管,儿子家长会他不去,为了减轻负担,他甚至还把四女儿送给别人当养女。

时光流转,儿女们各自在生活的风雨中挣扎着长大,陆续有了自己的家庭与事业,乔祖望也老了。

晚年的他,结识了保姆曲阿英,两人谈起了黄昏恋。

曲阿英和几个子女屡屡爆发矛盾,可他却处处维护曲阿英,伤透了子女们的心。

一次意外被撞,乔祖望半身不遂,曲阿英对他的态度逐渐冷漠,并计划图谋他的房产。他看在眼里,深感寒心。



躺在床上动也动不了的时候,他才想起了子女,渴望孩子们的陪伴,可这份亲情早已被他推远。

一个深夜,乔祖望翻身摔下了床,曲阿英明明听到了声响,却无动于衷。

最终,乔祖望在冷冰冰的地板上,无助地离开了人世。

这个一生几乎“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最后落了个孤身无援,无人真心照应的结局。

老话讲:“爱人者,人恒爱之。”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结,离不开“爱人” 的本心。

“爱”不能仅是冷冰冰的物质给予,更应该是对心灵的关怀,急人所急,忧人所忧;

在对方迷茫时给一份指引,痛苦时给一份宽慰,成为彼此的力量来源,而不是痛苦的根源。

当父母与子女之间只有血缘纽带,而疏于爱的投资时,再深厚的亲情,也会慢慢退化为冷漠的供养关系。

那些在孩子成长中付出的耐心、支持与担当,实则是为老去时的自己积攒的尊严与安宁。

别等到垂垂老矣,才哀叹晚景凄凉。你的晚年光景,正由你今日的一言一行塑造。

以爱育爱,方得爱;以心换心,才是福。

03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

怀感恩心,做体贴事,说舒心话

作家吴淡如曾说:

“家,是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是让你觉得不管变成什么样,那都是能接纳我的地方。”

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正该如此。

可生活中许多家庭并不太在意经营关系,总觉得有血缘作依托,便一味凭着各自的天性互相磨合、潦草相处。

做父母的,将孩子视为自己意志的延伸,强加想法,令子女感到痛苦;

做子女的,很少去体谅父母的不易,视索取为理所当然……

于是互相埋怨,彼此离心。

我们总在渴望家的温暖,却又在无形中把它推得越来越远。这样的结局有时并非故意为之,而是缺少恰当的相处方法导致。



其实,想要把家经营成真正的避风港,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改变。

做到下面这3点,温暖与理解自会在家人之间流淌。

(1)心怀感恩:是一切关系的底色

家人一场,是此生难得的缘分,不是谁欠谁的“债”,更不是投资与回报的交易。

对父母而言,供养子女固然辛苦疲累,可也正是他们,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完整。他们是平凡日子里的牵绊与动力,更是晚年生活中,最踏实的依靠。

对子女而言,父母的管教或许曾让你觉得束缚、少了自由,可你别忘了,他们也是那个一直为你遮风挡雨的人,是你永远的后盾,和最终的归途。

请常把“谢谢”“辛苦了”挂在嘴上,多多表达感谢,而不是一味强调“我付出了多少”“我承受了多少”,这样只会把亲情变成沉重的枷锁,让爱失去温度。

一份真心的感恩,能化解大半的怨怼与委屈。

(2)体贴行事:把爱化成具体行动

父母和子女之间不是没有爱,只是经常表达错位。

比如最近网上很火的“丝瓜汤”段子,就精准刻画了家人之间的“鬼打墙”式相处。

在博主@累子一人分饰的家庭小剧场里,母亲先问儿子 “喝不喝丝瓜汤”,儿子明确拒绝后,母亲还在复劝说,不停念叨“丝瓜汤去肝火、营养好”。

最后儿子被问得不耐烦,大声反抗 “不用了”,这时母亲非但没停,反而继续说到:“你以前脾气没这么差,这是肝火太旺,更得喝丝瓜汤降降火……”

儿子只从母亲的问话里听到了“要求”,却没听到背后的“心意”;

母亲的本意是给出关爱,却一步步走向了“控制”……

双方都困在自己的逻辑里,让对话进入了死胡同。

所谓体贴,是看见对方的需求,是“你需要什么”, 而不是“我想给什么”。

父母想要的,或许不是逢年过节的贵重礼物,而是被子女需要的价值感;

子女需要的,也不是父母无休止的叮嘱和安排,而是被理解、被认可的安全感。

只有把心意化为对方需要的行动时,才能把温暖真正递到彼此的心里。

(3)好好说话:别让心意毁在嘴上

沟通中有一条著名的“55387定律”:决定沟通结果的,55%是一个人说话时的态度,38是语气和口吻,真正的内容只占7%。

其实很多时候,家人之间聊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用什么状态跟家人聊。

比如跟父母提建议,说“妈,下次买这个菜咱们少买点,放久了不新鲜”,比“你怎么又买这么多,说了多少次了”更容易让父母接受。

同样的心意,用软一点的态度、暖一点的语气说出来,效果天差地别。

再近的关系,也经不起“带刺的话”,一个家够不够暖,往往就藏在这些说话的细节里。



钱钟书说:

“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

家是每个人心灵的落脚点,它能卸下我们的疲惫,也藏着治愈我们的力量。

但这样的港湾不会凭空出现,它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用心经营。

对父母,少一些理所当然的忽视;对子女,多一些换位思考的理解,在付出中感受幸福,在理解中收获温暖。

点亮爱心,愿我们都能珍视这份生命中最深的缘分,把最温柔的耐心留给最亲的人,让家始终有温度,让彼此永远有归处。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国华想吃掉印军一个旅,总参不批怕胃口太大,毛主席:让他打

张国华想吃掉印军一个旅,总参不批怕胃口太大,毛主席:让他打

品点历史
2025-11-02 15:40:03
江苏一小区楼栋深夜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楼体部分开裂 居民全部撤离

江苏一小区楼栋深夜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楼体部分开裂 居民全部撤离

闪电新闻
2025-11-02 18:56:49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吃瓜局
2025-11-02 15:30:18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澎湃新闻
2025-11-02 21:58:26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小海娱计
2025-11-01 11:20:41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3:46
进气道、起落架、发动机全都改,美媒:歼-36第二架原型机已首飞

进气道、起落架、发动机全都改,美媒:歼-36第二架原型机已首飞

啸鹰评
2025-11-01 21:48:03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极目新闻
2025-11-01 10:47:06
意甲神剧情:乌龙球绝杀,第93分钟破门,国米缔造奇迹

意甲神剧情:乌龙球绝杀,第93分钟破门,国米缔造奇迹

足球狗说
2025-11-02 21:32:15
故意撞击中方卫星,导致多颗接近报废,美:质量不行就别上天

故意撞击中方卫星,导致多颗接近报废,美:质量不行就别上天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2 16:06:01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最低5℃!江苏气象最新发布:冷空气来了

最低5℃!江苏气象最新发布:冷空气来了

鲁中晨报
2025-11-02 20:11:05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北仑发布
2025-10-31 18:12:36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桂系007
2025-11-01 21:30:11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微微热评
2025-11-01 00:20:55
新毒株来袭!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毒株来袭!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青城之窗
2025-10-31 11:18:54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凡人侃史
2025-11-02 15:46:33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7:49:10
大结局!国乒3冠完美收官,国乒女单4:3夺冠,国乒混双3:1夺冠

大结局!国乒3冠完美收官,国乒女单4:3夺冠,国乒混双3:1夺冠

国乒二三事
2025-11-02 06:47:58
2025-11-02 22:52:49
人间颂 incentive-icons
人间颂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099文章数 2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旅游要闻

总长度340公里 都江堰市文化遗产步道发布

教育要闻

不要逼孩子天天考第一,真善美才是无价之宝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