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阿絮
10月24日下午,罗马尼亚雅西市国家剧院门口一群抗议者举着纸牌进行围堵,等总统丹的车队一到,当场就炸开了锅。
“耻辱”、“滚去乌克兰”的喊声此起彼伏,这段现象很快刷爆当地社交网,总统当众遭这么直接的斥责,在罗马尼亚近十年政治史上都少见。
![]()
一场不突然的抗议
这场看似突发的抗议,实则是民众不满情绪长期积累的爆发。
作为一名数学家出身、曾投身环保和反腐活动的政治家,丹在2025年5月的总统重选中以独立候选人身份胜出。
核心竞选承诺便是加强与欧盟和北约合作,而继续援助乌克兰正是这一外交立场的核心内容。
据德国基尔研究所统计,自2022年乌克兰冲突升级以来,罗马尼亚已累计向基辅拨款4.87亿欧元(约合5.66亿美元),其中70%用于军事援助,涵盖弹药、装甲车及无人机等装备。
由于与乌克兰边境相邻,罗马尼亚还接收了大量难民,政府额外拨款建设安置点和运送物资,丹在公开讲话中反复强调:“帮乌克兰就是在保卫欧洲东翼,这符合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
![]()
但普通民众对此并不买账,2025年以来,罗马尼亚能源价格持续飙升,上半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3%,能源价格涨幅更是高达28%,不少家庭面临取暖费用翻倍的压力。
在雅西市抗议现场,民众不仅高呼口号,还向总统车队抛掷印有丹头像、标注“叛国者”字样的传单。
当地媒体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政府应将资金优先投入本土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领域,而非持续对外援助。
抗议活动并非孤立事件,早在丹就职初期,保守派团体就曾因选举争议组织过多次示威。
此次抗议后,他们在社交平台上进一步放大事件影响力,发起重审选举结果的签名活动,仅三天就收集到超过5万个签名。
在布加勒斯特、克拉约瓦等城市,小规模抗议持续不断,警方不得不频繁出动维持秩序,偶尔还会爆发肢体冲突。
![]()
被“出局”的保守派与分裂的民意
丹政府面临的信任危机,根源在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那场充满争议的总统选举。这场本应在2024年底完成的选举,从一开始就充满波折。
首轮投票中,保守派候选人卡林·乔治斯库凭借对北约及西方对乌武器输送的尖锐批评,以明显优势领先。
乔治斯库在竞选集会上多次直言:“罗马尼亚应优先解决国内能源危机与通胀问题,而非为他人的战争买单。”
更激进的是,他甚至称乌克兰是虚构的国家,其领土的最终分割不可避免,这种立场精准击中了部分民众对外部援助的不满,使其支持者迅速壮大。
![]()
但就在第二轮投票前夕,罗马尼亚宪法法院突然宣布取消首轮结果,理由是存在违规计票行为和外国干预嫌疑。
2025年2月,乔治斯库被逮捕,3月,最高法院禁止其参与重选,并指控他策划政变,尽管乔治斯库多次否认并提出上诉,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被迫退出政坛。
这一系列操作引发保守派支持者强烈反弹,上千人曾聚集在议会大厦前抗议,高喊“恢复民主”的口号。
2025年5月的重选同样充满争议,首轮投票中,接过保守派旗帜的乔治·西米翁以40.96%的得票率领先,丹仅以20.99%位列第二。
但在5月19日的第二轮投票中,结果出现戏剧性反转,丹以54%对46%的微弱优势胜出,西米翁随即爆料称,有170万“死人票”流向丹。
![]()
电报创始人杜罗夫也发文透露,法国情报部门曾要求其在选举前屏蔽罗马尼亚保守派声音,尽管法国外交部否认该指控,但选举公正性已深陷舆论漩涡。
新华网观察指出,乔治斯库虽暂时出局,但他代表的极端保守势力已在罗马尼亚政坛崛起,同一阵营的其他候选人在议会选举中斩获不少席位。
这种政治分裂为后续的抗议活动埋下了伏笔,也让丹的执政合法性始终受到质疑。
民生与外交的艰难平衡
丹政府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整个欧洲在俄乌冲突中战略困境的缩影。
作为北约东翼成员国,罗马尼亚的对乌政策被西方视为前沿防线的重要支撑,但这一立场也使其与俄罗斯的关系持续恶化。
俄罗斯外交部多次就罗马尼亚的对乌援助发出谴责,认为这类武器输送实质延长了冲突持续时间,使罗马尼亚成为冲突的间接参与方。
![]()
莫斯科方面还表示,西方援助的武器已多次出现在罗摩边境的走私案件中,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今年9月,俄罗斯召见罗马尼亚驻俄大使提出强烈抗议,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与此同时,欧盟内部对乌援助的分歧也日益明显,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已公开呼吁调整援助规模,避免过度消耗自身资源。
对罗马尼亚而言,经济压力让援乌政策更难维系。
该国经济长期依赖欧盟资金支撑,2025年经济增长已出现放缓迹象,对乌援助的持续投入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财政赤字率较上一年明显上升。
罗马尼亚民意调查机构10月发布的民调显示,仅32%的受访者支持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58%的受访者认为应减少或停止援助。
![]()
更严峻的是,随着冬季来临,能源短缺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
不少分析师预测,如果政府不能及时出台民生纾困政策,抗议活动可能会在11月至12月达到新的高峰,而保守派团体也已放出风声,计划联合其他反对势力,发起百万人大游行。
平衡木上的罗马尼亚与欧洲未来
罗马尼亚总统遭遇的街头抗议,看似是一场针对对乌政策的局部冲突,实则折射出整个欧洲在俄乌冲突中的深层困境。
当外交承诺与民生诉求发生激烈碰撞,当意识形态分歧与现实利益考量相互交织,欧洲各国政府都面临着类似的艰难抉择。
对丹政府而言,如何在维系西方盟友关系与回应国内民意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未来执政的关键。
单纯依靠强硬立场或妥协退让都难以解决问题,或许需要通过对话协商缓解国内矛盾,同时与欧盟协商更合理的援助分担机制。
![]()
毕竟,民众最关心的始终是日子过得好不好,如果援助政策不能转化为实际的民生改善,抗议声只会越来越响亮。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罗马尼亚的争议也为欧洲敲响了警钟,随着冲突进入持久战,欧盟需要重新审视对乌政策的可持续性。
在维护团结的同时,更要关注成员国的实际承受能力否则,民生压力引发的社会矛盾,可能会进一步撕裂欧洲的内部共识。
信息来源:
寰亚SYHP:《罗马尼亚总统遭民众怒斥》,2025-10-25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