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如潮水逆流 唯独心声不息
文 | Esther
最近身边无法沟通的同事实在是太多,害得我忍不住天天开喷。人将离职,自然无所谓情面,也让我不禁怀疑,在能力面前,学历是否是一道深壑?
我本身的学历就不算高,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也没有选择继续深造。但在小作坊公司里,我的学历却排得上号,数一数二了。大家大多是二本和专科学历,初时进公司,正因为这样的背景,大家身上都有可以学习的光环,技术岗哪怕是专科也有技术傍身,我逐渐觉得,学历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你有足够多的经验和专业能力,也能在市场上吃香。
![]()
直到我开始做统筹,跟编拍剪交付全流程,直接对接后期,才慢慢发觉,“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学历在人与人之间,似乎真的能成为衡量能力的一道标准。
我的“办公室恋爱躁郁症家宝男”同事就能论证这一道逻辑。与他对接,常常能憋一肚子火。首先是理解,我们沟通常出现理解问题,我说客户想要的其实是A,他非要拆解文字,自动变化成他想要理解、更方便他偷懒的内容B,我说那随便你吧,你这样做看客户收不收货,果不其然,理解错误。
![]()
其次是情绪,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尤其体现在要他修改的时候:一要修改,就开始甩脾气,叹气挠头掰头砸键盘一条龙,我还要心平气和耐着性子“哄”着他修改。我上班是来教娃写作业吗?当然,控制情绪或许更多是因为家庭问题,太被家里宠着了,家里控制欲高,遂塑造成这么一个生理年龄快30了心理年龄却仍处在小学阶段、毫无成长的男性。
最后是好学,他完全不好学,极爱钻牛角尖。以调色举例,我已经无数次与他建议,客户对调色不满意就是因为光靠HSL,是无法调出高质感的色感画面,如果想要在剪辑和后期上进行精进,可以去学习达芬奇,这是主流上较为先进的剪辑软件,其软件的剪辑思路也是非常规范化,有助于个人提升的。但他就是不听,硬觉得差别不多,觉得一个软件能搞定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去学习别的软件。无法变通。
变通,或许就是学历带来的优势之一。我们常说“死读书死读书”,仿佛认真学习的人就只会读书。但是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下,如果只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读书,那是绝对无法拥有好成绩的。对题目和文章的理解、对数学和现象的逻辑转变,都是我们学习的必修课,无法理解学科与学科共通有联系的人,也无法找到高效学习的方式。“联系”和“变通”,在学习中尤为重要。在新媒体学习上,我们高校对多学科的变通也非常重视,正因如此,我也感谢虽样样都学、但样样都不太精通、从有资源的高校走出来的自己,多亏我样样都学,所以我深知输入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能合理调配和沟通。
说回同事,其实在新剪辑同事到来之前,我还宽慰和说服自己,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态度。直至新同事到来,我与他共事,才发现原来与剪辑沟通还可以这么舒适:我们是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和旧同事一样,我还得无数次说服旧同事要变化、不要偷懒。学历或许不是主要原因,但却是能证明能力的有力佐证。我逐渐认清这一事实。毕竟在往上爬之前,我们需要付出恒久的努力去超越他人,才能让自己变得优秀、看到更高处的世界。
![]()
有句话常说:人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放在学历也是同理的,人无法看到自己学历之外的世界。我也是一样的。比我高学历、高平台的人比比皆是,哪怕我不想承认,我也得认清,高学历的确能接触到更好的平台、更有人文关怀的世界。不过,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为时不晚,哪怕我工作了10年再去考研究生去,那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是否有一颗向上的心。
![]()

■ 编辑排版|June
■ 图片|来自AI作图
独立思考的人自会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