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逸成,拍摄于1964年前后。
【 人 物 简 介 】
蒋逸成:靖江市孤山镇石桥村蒋家埭人,1923年生。1942年参加革命,加入靖江县公安局短枪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起先后任靖江县公安局社会调查组组员、组长,1943年1月起先后任靖江县长安区公安股股长、靖江县太和区公安股股长,1945年1月起先后任靖江县公安局社会科科长、靖江县八圩区公安分局局长,1946年1月起先后任靖江县委工作队支部书记、太和区委副书记、孤山区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靖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靖江县委副书记、书记,扬州地区邗江社教团分团长,江浦县委书记,南京市栖霞区革委会副主任、雨花台区委书记、南京市农办负责人。1979年1月任江苏省农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1981年3月任江苏省农林厅副厅长。1985年12月离职休养。1996年10月,经省委同意明确为正厅级。
蒋心一:蒋逸成之子。
![]()
【口述内容】
![]()
蒋逸成、范萍夫妇,1950年拍摄。
瞒着家人,19岁的父亲参了军
我父亲蒋逸成,1923年出生,靖江市孤山镇石桥村蒋家埭人,2023年刚好是他诞辰一百周年。我是他的长子,叫蒋心一。父亲1942年2月份参加革命,是抗战干部。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当时我父亲只有十四岁,正好从泰兴广陵镇的高小毕业。当时读书读到高小是不容易的,也算有文化的人。由于受过教育,日本人的侵略激发了他抗日爱国的民族情绪和民族意识,我听他讲过,有一件事对他的触动和鼓舞比较大。1938年2月,在我们靖江范家石桥西面的一个朱家大路上面,陈玉生带领一支抗日小分队,成功地伏击了从靖江城到广陵镇的一百多人的日伪军队伍,打死了多个日本鬼子,可说是打响了靖江抗日的第一枪,这件事对我父亲年轻的心灵产生了一种激励和鼓舞。从那时候起,他就下定决心,长大以后去参军抗日打日本鬼子,保家卫国。他当时只有十四五岁,年纪比较小,还不能当兵。后来到了十七八岁,参军抗日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但是,我父亲在家是独子,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妹妹,家里面不可能让他去当兵的。当我奶奶知道他有当兵的想法以后,就把他关在家里面不准他出去,对他说:“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非常危险,弄不好你要出事情。”虽然家里看得很紧,但是父亲当兵的决心已经下了,所以到了十九岁,也就是1942年的2月份,有天晚上,我父亲逃出去了,参加了靖江独立团,参加了革命队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
左二为范萍,1950年左右拍摄。
到部队以后,父亲表现非常积极,打仗也非常勇敢。我们具体没听他说打过哪些仗,但是听他讲也经历过枪林弹雨,挂过花,他腿上有枪眼,这个给我们看过。我记得父亲说,有一次,敌人在后面追赶,当时他的前面正好有条大河,但他会游泳、会踩水,就踩水过了河,如果他当时不会游泳、不会踩水的话,可能就没有他了。打仗过程中,父亲缴获了一些敌人的枪支、战利品什么的。像这条毯子,当时听说就是缴获日本人的战利品,我们一直保存到现在。
我父亲打仗勇敢,工作积极,进步也比较快,到部队三个月就被调到县里面的保安科,其实就是县公安局的前身,当年10月份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1943年开始,他就在公安工作了,曾经被派到长安区做公安股长,就在弯腰沟那一带活动。1944年,他到太和区去任公安股长。1945年,他调回县公安局任社会科科长,1946年到太和区任副区长,1947年、1948年到孤山区任副书记、书记,1949至1950年到县委组织部任副部长、部长。1952年,父亲任靖江县委副书记,1953年底任靖江县委书记,一直到1965年调离靖江。我父亲忠于革命忠于党,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对家人要求也很严格。
![]()
蒋心一在口述历史现场。
有情有义,担任靖江县委书记12年
![]()
自左向右:蒋逸成一家、薛先洛一家、叶瑞生一 家、孙普一家,1953年拍摄于老靖江县委大院。
作为靖江任职时间最长的县委书记,父亲的思想还是比较解放的。当时苏北还没有乡镇企业,但苏南已经有乡镇企业了。我们靖江也很早,大概1962年、1963年就开始发展乡镇企业,包括校办企业,在苏北算是发展比较早、比较快的一个县,受到领导们的重视和好评。当时,有个著名实业家叫刘国钧,老家是靖江生祠的,曾担任过江苏省副省长。为了报答家乡,专门拿出一笔资金来资助靖江。当时有人提出来:这是资本家的钱,不能用。但是我父亲认为,他是为了我们靖江的发展赞助的钱,最好还是用起来。因此,父亲在文革中受到了批判。
再一个我们印象比较深的事,是我父亲对烈士的子女非常关心。我们原来孤山区有一个区长叫王倬,牺牲以后呢,我父亲一直把他女儿当亲女儿看待,一直抚养她,帮她找工作。另外还有一个烈士叫钱江,牺牲以后,我父亲就把他儿子当干儿子一样对待。我父亲对烈属很关心,每年的暑假,我父亲都要把我们姊妹几个带到烈士家里面去,去看望这些烈属,帮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农活,这对我们的教育还是比较深的。
![]()
左一蒋逸成 ,左二孙铭,拍摄时间 、地点不详。
2013年8月,父亲去世,离开我们至今整整10年了,我们很怀念他。我们弟兄四个加一个妹妹,一共姊妹五个。
我母亲叫范萍,解放前参加工作,也是离休干部。我父亲对家庭成员要求比较严格,不准搞特殊化。记得是1965年,要调级定工资,当时组织上决定给我父亲定13级。照理说,我母亲也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应该也可以提级,但我父亲说:“不能我提了级,我爱人也提级。”最后,我父亲定了13级,我母亲就一直维持在21级。还有一件事,就是三年困难时期,好多城里干部都下放。我父亲带头把我奶奶、外婆、小姨的户口全部都迁到乡下去了。后来,他们的户口也一直没上来,一直在农村,这个我也记得比较清楚。
![]()
蒋心一在口述历史现场。
【采集时间】2023年2月10日下午
【采集地点】南京市鼓楼区察哈尔路金城花园
【采集整理】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