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明,这房子应该归我们老两口住。"
父亲李建国看着刚落成的三层小楼,脸上带着理所当然的表情。
"毕竟我们才是你的亲生父母。"母亲王秀芳在一旁点头附和。
姑姑李慧珍握着锄头的手微微颤抖,25年前那个被抛弃的3岁孩子,如今成了所有人争夺的对象...
![]()
01
李明坐在工地的砖头上,看着眼前即将竣工的三层小楼。
阳光透过脚手架洒在水泥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点了支烟,深深吸了一口。
25年了。
他记得那个下午,父亲李建国和母亲王秀芳在客厅里吵架。声音很大,邻居都能听见。
"你带着孩子,我怎么重新开始?"父亲的声音冷得像冰块。
"我也要去广东打工,带个拖油瓶干什么?"母亲的话更直接。
3岁的李明躲在门后,不敢出声。他不知道什么叫拖油瓶,但知道他们在说自己。
最后是姑姑李慧珍站出来的。
"我来养。"她说得很轻,但很坚定。
那时候姑姑才25岁,在县城小学当代课老师。月工资300块,连自己都养不好。
父亲和母亲对视了一眼,都松了口气。
"那就这样吧。"父亲说完,转身收拾行李。
"孩子就交给你了。"母亲也没多说什么。
他们走得很干脆,连回头都没有。
李明记得姑姑那天哭了很久。他不知道怎么安慰,只是静静地坐在她旁边。
从那以后,他们相依为命。
姑姑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回来做手工活。那种串珠子的手工,一颗珠子一分钱。
李明6岁的时候,已经会帮着穿针引线了。他的手很小,但很灵巧。
"明明真乖。"姑姑总是这样夸他。
李明不觉得自己乖,只是不想让姑姑太累。
邻居王大娘经常说:"慧珍啊,你这是何苦呢?自己的终身大事都不考虑了。"
姑姑总是笑笑不说话。
李明知道有人给姑姑介绍过对象,但都因为他的存在而告吹。
那些男人都说:"带个孩子,以后麻烦。"
姑姑从来不怪他,反而更加疼爱他。
小学的时候,李明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
姑姑会把他的试卷贴在墙上,就像展示什么珍宝一样。
"我们明明最聪明了。"她的眼睛里有光。
李明知道这是姑姑最大的骄傲。
初中的时候,李明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学费比小学贵了不少。
姑姑开始接更多的手工活。她的手指经常被针扎破,贴着创可贴继续干。
李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姑姑,我不上学了。"他说。
"胡说什么?"姑姑难得发火,"你必须上学,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李明不再提不上学的事,但更加努力地学习。
他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高中的时候,李明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这意味着要住校,花费更大。
姑姑瞒着他去工厂打夜班。白天教书,晚上做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李明发现的时候,姑姑已经瘦了一大圈。
"姑姑,你这样身体会垮掉的。"
"不会的,姑姑身体好着呢。"她强撑着笑。
李明知道姑姑在撒谎,但他选择相信。
02
高三那年,李明的成绩更好了。老师说他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
姑姑高兴得像个孩子,逢人就说:"我们明明要考大学了。"
![]()
李明确实考上了省城的一所重点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姑姑哭了。
"明明,你真的要上大学了。"她的声音在颤抖。
"嗯,我要上大学了。"李明也哭了。
大学四年,李明没有伸手要过一分钱。他打工、做家教、申请奖学金。
每个月还会给姑姑寄点钱回去。
姑姑总是说:"明明,你不用寄钱,姑姑有工资。"
但李明知道,姑姑的工资根本不够花。
毕业后,李明在省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工作三年后,他跳槽到一家科技公司,收入大幅提升。
李明开始每月给姑姑寄更多的钱。
"姑姑,你来城里吧,我养你。"
"不用,我在这里习惯了。"姑姑总是拒绝。
李明知道姑姑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于是想了另一个办法。
给姑姑盖一栋新房子。
这个想法一产生,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李明开始存钱,计划着房子的设计。
他要给姑姑盖一栋最好的房子,让她后半辈子过得舒服。
去年春天,李明请了长假回到县城。
他找了当地最好的建筑队,要求用最好的材料。
"小伙子,这房子得花不少钱吧?"包工头问。
"钱不是问题,质量要好。"李明说。
姑姑知道后,又哭了。
"明明,你这是何苦呢?花这么多钱。"
"姑姑,这是我应该做的。"
施工开始的时候,姑姑每天都要来工地看几次。
她的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笑容。
邻居们都说:"慧珍,你这辈子值了。"
姑姑听了,笑得更开心。
李明在房子里特意给姑姑设计了一个小花园。
"姑姑喜欢花,以后可以种很多花。"
工人们都夸李明孝顺。
"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
房子一层层地长高,姑姑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李明知道,这是姑姑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房子即将完工的时候,李明和姑姑在商量装修的事。
"客厅铺什么砖好?"
"随便什么都行,不用太贵的。"
"姑姑,该用好的就用好的。"
![]()
他们正说着,门外传来汽车的声音。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门口。
车门打开,下来两个中年人。
李明一眼就认出来了。
25年了,他们还是那么熟悉。
父亲李建国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很整齐。
母亲王秀芳戴着金项链,手上的钻戒闪闪发光。
他们看起来生活得很好。
姑姑的脸瞬间变得苍白。
她紧紧握住李明的手,手心全是汗。
"明明。"母亲王秀芳的声音有些颤抖。
"儿子。"父亲李建国也开口了。
李明看着他们,没有说话。
25年了,他们终于回来了。
"明明,妈妈来看你了。"母亲走上前,想要抱他。
李明后退了一步。
"你们来干什么?"
"我们是来看你的。"父亲说,"听说你有出息了。"
"还给你姑姑盖了这么好的房子。"母亲看着三层小楼,眼里有种复杂的光芒。
李明没有接话。
邻居们听到动静,都围过来看热闹。
"这不是建国和秀芳吗?"
"25年了,终于回来了。"
"人家明明都长这么大了。"
父母听到邻居们的议论,脸上有些不自然。
"明明,我们找个地方坐下谈谈。"父亲说。
"就在这里说吧。"李明的声音很冷。
"明明,爸爸妈妈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
"是啊,我们一直想你。"
李明听了,差点笑出声。
"想我?25年了,你们想过我吗?"
"那时候我们年轻,不懂事。"父亲解释。
"现在我们知道错了。"母亲也说。
姑姑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握着李明的手。
"明明,你看这房子盖得真不错。"父亲忽然转移话题。
"三层楼,得花不少钱吧?"
李明点点头:"花了不少钱。"
"明明真孝顺。"母亲也夸奖。
李明觉得有些奇怪,但没有多想。
"明明,我们有话要跟你说。"父亲的表情变得严肃。
"什么话?"
父亲李建国深吸一口气,忽然说:"明明,这房子应该归我们老两口住,毕竟我们才是你的亲生父母,而且你也该尽赡养义务了,我们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
母亲王秀芳也跟着说:"你姑姑一个外人住这么好的房子算什么?血浓于水,你不能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