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爷爷,我要买那双限量版球鞋!"赵宇轩指着手机屏幕,眼睛发亮。
"三千块钱,下个月再说。"赵振华皱着眉头。
"你个老奴才!有钱不给我花,留着进棺材吗?"
赵振华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那一刻,他决定了一件事...
![]()
01
赵振华把银行卡插进ATM机。
屏幕显示余额:12847元。
他按了查询明细。
上个月支出:8000元转账给苏婷。
这个月该转账的日子又到了。
每个月15号。
雷打不动。
从孙子上初中开始,到现在高二。
整整四年了。
四年来,他从来没有断过一次。
哪怕自己生病住院,也要让邻居帮忙转账。
哪怕自己没钱买药,也要先保证孙子的生活费。
赵振华站在机器前面,手指停在键盘上。
停了很久。
他想起昨天的事。
孙子当着同学的面叫他老奴才。
那些孩子笑得前仰后合。
好像听到了什么特别有趣的笑话。
而他,一个教了四十年书的老师。
被自己的孙子当众羞辱。
最后他收起卡,转身离开。
银行大厅里人来人往。
没人注意到这个老头刚刚做了什么决定。
但这个决定,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赵振华走到街上。
秋天的风有点凉。
他拉了拉外套拉链。
这件外套穿了五年了。
袖口都磨破了。
胸前也有个小洞。
是去年冬天被什么东西刮破的。
苏婷说过好几次,让他买件新的。
"爸,你这外套太旧了,买件新的吧。"
"不用,还能穿。"
"可是都破了。"
"破一点没关系,能保暖就行。"
"买件新的也花不了多少钱。"
"钱要留给宇轩。孩子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
每次都是这样的对话。
最后苏婷也不再坚持。
反正她的目的不是让赵振华买衣服。
而是让他把钱都给孙子。
赵振华走到菜市场。
这里是他每天必来的地方。
买菜,买最便宜的菜。
今天他走到青菜摊前。
"老板,青菜多少钱一斤?"
"两块。"
"有没有便宜点的?"
"这个已经很便宜了。"
"那给我来一斤。"
老板娘一边装菜一边说:"赵老师,你怎么总买这么点菜?"
"够吃了。"
"一个人吃饭,也不能总是青菜啊。要买点肉,买点蛋。"
"青菜挺好的,有营养。"
老板娘摇摇头。
她认识赵振华很多年了。
知道他是退休老师。
也知道他的情况。
退休金一万二,每个月给孙子八千。
自己只留四千。
还要交水电费,物业费,买药。
能剩多少?
"赵老师,你孙子多大了?"
"十六了,读高二。"
"那花钱肯定多。"
"是挺多的。孩子要买书,买文具,还要吃好点。"
"是啊,现在的孩子花钱确实多。"
老板娘一边说一边想。
她自己也有孙子。
但是一个月给个一两千就够了。
这个赵老师一个月给八千。
是不是太多了?
但是她没有多说什么。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
人家愿意给孙子花钱,那是人家的事。
赵振华付了钱。
又走到豆腐摊。
"老板,豆腐多少钱一斤?"
"三块。"
"给我来半斤。"
"半斤太少了吧?"
"够了,我一个人吃。"
老板切了半斤豆腐。
白嫩嫩的,看起来很新鲜。
"老师傅,就买这点菜啊?"
"嗯。"
"要不要买点肉?今天的肉很新鲜。"
赵振华看了看肉摊。
红红的瘦肉,白白的肥肉。
看起来确实很新鲜。
"多少钱一斤?"
"瘦肉二十八,五花肉二十二。"
"太贵了。"
"这个价格不贵啊,别的地方都是这个价。"
"我不买了。"
赵振华转身就走。
老板在后面喊:"老师傅,我给你便宜点!二十五一斤怎么样?"
赵振华摆摆手,没有回头。
二十五一斤也买不起。
一斤肉够他买菜吃一个星期了。
![]()
他拎着菜往家走。
路过楼下,邻居张大妈在遛狗。
一只小泰迪,很可爱。
"老赵,买菜回来了?"
"嗯。"
"买了什么好菜?"
"青菜,豆腐。"
张大妈看了看他手里的塑料袋。
就这么点东西。
"老赵,你一个人吃饭,也要注意营养啊。"
"青菜豆腐挺有营养的。"
"光吃素不行,要吃点荤的。"
"偶尔也买点肉。"
"多久买一次?"
"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
张大妈摇摇头。
半个月才买一次肉。
这样下去身体会搞坏的。
"老赵,你那孙子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学习不错。"
"听说又要买什么名牌鞋?"
"小孩子嘛,喜欢新鲜的东西。"
"你对他也太好了。我听我家小孙女说,你孙子在学校花钱很大方。请同学吃饭,买礼物送人。"
赵振华停下脚步。
"她怎么知道的?"
"她跟你孙子一个学校。她说你孙子特别有钱,同学们都喜欢跟他玩。"
"有钱?"
"就是花钱很厉害。一顿饭能花几百块。买个文具盒都是进口的。"
赵振华皱着眉头。
一顿饭几百块?
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一千多。
"张姨,你确定吗?"
"我孙女亲眼看到的。她说你孙子上次请客,一桌菜花了八百多。"
八百多。
赵振华算了算。
够他吃两个月了。
"可能是特殊情况吧。"
"什么特殊情况要花八百块请客?"
"也许是过生日。"
"一个月过几次生日?我孙女说他经常请客。"
张大妈说得很认真。
不像是在开玩笑。
"老赵,我不是说你不好。我是觉得你对孙子太宠了。"
"宠一点也没关系,孩子嘛。"
"但是你也要考虑自己啊。你看你现在,瘦成什么样了?"
赵振华低头看了看自己。
确实瘦了。
衣服都显得松松垮垮的。
"我身体挺好的。"
"好什么好?上次你感冒咳嗽,咳了一个月才好。"
"感冒很正常。"
"正常个屁!你是营养不良!"
张大妈说话很直接。
但是赵振华知道她是好意。
"张姨,我没事。"
"你有事!你这样下去,身体会搞垮的!"
"不会的。"
"老赵,我跟你说实话。你孙子不知道你过得这么苦。他以为你很有钱。"
"我确实有钱,退休金一万二。"
"一万二是不少,但是你给他八千,自己只剩四千。还要交各种费用,能剩多少?"
赵振华没有回答。
因为张大妈说得对。
他每个月能剩的钱很少。
有时候不够用,还要动用积蓄。
"老赵,你听我一句劝。给孙子钱可以,但是要有个度。"
"什么度?"
"不能把自己搞得这么苦。你看你现在,吃不好,穿不好,生病了也舍不得看医生。"
"我看医生了。"
"什么时候看的?"
"上次感冒。"
"你那次是我拖着你去的!你自己根本不想去!"
张大妈说得很激动。
"你知道你为什么不想去吗?因为舍不得钱!"
"看病确实挺贵的。"
"贵也要看!身体是自己的!"
"我知道。"
"你不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
张大妈气得跺脚。
"老赵,我最后跟你说一次。你对孙子好,没错。但是你也要爱惜自己。你要是倒下了,谁来照顾孙子?"
说完,张大妈拉着狗走了。
留下赵振华一个人站在那里。
他想了想张大妈的话。
好像有道理。
但是他又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
孙子是他的血脉。
对孙子好,天经地义。
自己苦一点,没关系。
只要孙子过得好就行。
02
赵振华上楼了。
三楼。
钥匙插进锁孔。
开门。
屋子里静悄悄的。
没有人说话。
没有电视声音。
没有音乐声。
什么声音都没有。
赵振华习惯了这种安静。
自从老伴去世后,他就一个人住。
已经三年了。
三年来,这个家只有他一个人。
儿子在外地工作。
深圳。
距离这里一千多公里。
一年回来两三次。
每次都是匆匆忙忙。
来了就问爸爸身体怎么样。
钱够不够花。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赵振华总说挺好的,什么都不缺。
儿子就放心了。
住两三天就走了。
从来不问孙子的情况。
从来不管孙子要多少钱。
好像觉得有爷爷在,什么都不用操心。
赵振华把青菜拿到厨房。
放在水池里洗。
一片一片地洗。
洗得很仔细。
每片叶子都要洗干净。
不能有泥土,不能有虫子。
洗完青菜,他把豆腐拿出来。
白嫩嫩的豆腐,看起来很诱人。
他用刀切成小块。
动作很熟练。
切得很整齐。
每块都差不多大小。
做了四十多年饭了。
从结婚开始,他就负责做饭。
老伴不会做。
儿子小时候,一家三口的饭都是他做。
后来儿子长大了,成家了。
就剩他和老伴两个人。
再后来,老伴去世了。
就剩他一个人。
![]()
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
很寂寞,但也很平静。
赵振华开火。
热锅。
倒油。
等油热了,下青菜。
青菜一下锅,立刻发出滋滋的声音。
还有特有的香味。
他用铲子翻炒。
动作很利索。
炒青菜不能时间太长。
时间长了就老了。
失去了脆嫩的口感。
青菜炒得差不多了,他把豆腐放进去。
豆腐要小心一点。
太用力会炒碎。
他轻轻地推动豆腐。
让豆腐和青菜混合在一起。
加一点盐。
加一点生抽。
再炒两下。
一盘青菜豆腐就做好了。
颜色搭配很好看。
绿色的青菜,白色的豆腐。
闻起来也很香。
赵振华盛了一碗米饭。
米饭是昨天剩的。
他一次煮三天的米饭。
这样可以省电。
虽然剩饭不太好吃。
但是能凑合。
他坐在餐桌前。
一个人吃饭。
餐桌很大。
可以坐六个人。
但是现在只有他一个人。
显得很空旷。
吃饭的时候,他想起了今天的事。
孙子说他是老奴才。
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
大家都在笑。
笑得很开心。
好像听到了什么特别有趣的事。
赵振华当时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教了一辈子书。
教过无数学生。
从来没有被学生这样羞辱过。
哪怕是最调皮的学生,也会叫他赵老师。
对他很尊重。
可是自己的孙子,叫他老奴才。
老奴才。
这三个字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里。
让他觉得很痛,很羞耻。
赵振华放下筷子。
青菜咽不下去了。
不是因为不好吃。
而是因为心情不好。
他想起孙子小时候。
那时候多可爱。
白白胖胖的小脸。
圆圆的大眼睛。
总是爷爷长爷爷短的。
要抱抱,要讲故事。
赵振华讲三国演义给他听。
讲刘备关羽张飞。
讲诸葛亮。
讲赵云。
孙子听得津津有味。
眼睛亮亮的。
还会问各种问题。
"爷爷,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聪明?"
"爷爷,赵云为什么这么厉害?"
"爷爷,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那时候的孙子,多么天真可爱。
对什么都好奇。
对爷爷充满了崇拜。
后来孙子上小学了。
开始要这要那。
要好看的文具盒。
"爷爷,我想要一个变形金刚的文具盒。"
"多少钱?"
"八十块。"
"这么贵?"
"同学们都有好看的文具盒,我也想要。"
赵振华去商店给他买了。
要名牌书包。
"爷爷,我想要一个耐克的书包。"
"多少钱?"
"三百块。"
"三百?太贵了吧?"
"但是很好看,很结实。"
赵振华还是给他买了。
要游戏机。
"爷爷,我想要一个游戏机。"
"你不是有手机吗?"
"手机玩游戏不过瘾。我想要专门的游戏机。"
"多少钱?"
"一千多。"
"一千多?"
"同学们都有,就我没有。"
赵振华犹豫了很久。
最后还是买了。
每次苏婷都会打电话来。
"爸,宇轩又看中什么东西了。"
"什么东西?"
"一个新款的手机。"
"他不是有手机吗?"
"那个太旧了,运行很慢。"
"多少钱?"
"六千多。"
"六千多?"
"现在的手机都挺贵的。而且宇轩说同学们都换新手机了。"
赵振华从来没有拒绝过。
哪怕心疼钱,也会答应。
有时候一个月八千块钱不够。
苏婷会再打电话。
"爸,宇轩还需要买点东西。"
"什么东西?"
"学习用品,还有衣服。"
"多少钱?"
"两千左右。"
"这个月不是给了八千吗?"
"是给了,但是不够用。"
"怎么会不够?"
"现在什么都贵。吃饭,买书,买文具,买衣服。八千块钱根本不够。"
赵振华就再转两千。
有时候是三千。
有时候甚至是五千。
总之,孙子要多少,他就给多少。
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简单。
早餐一个馒头,一碗粥。
午餐青菜豆腐。
晚餐也是青菜豆腐。
有时候买点便宜的肉。
一个月能吃两三次。
他觉得这样挺好。
省下的钱都给孙子。
孙子需要营养。
孙子在长身体。
孙子要读书。
孙子要交朋友。
孙子要有面子。
但是今天,孙子叫他老奴才。
赵振华站起来,收拾碗筷。
碗里还剩一些青菜。
他舍不得倒掉。
明天热一下还能吃。
03
洗碗的时候,他想起一件事。
上个月苏婷打电话,说孙子要参加什么培训班。
"什么培训班?"
"英语培训班。"
"学校不是有英语课吗?"
"学校的不够。现在竞争激烈,要额外补习。"
"多少钱?"
"五千。"
"五千?这么贵?"
"外教授课,一对一的。贵一点很正常。"
![]()
赵振华二话不说就转了过去。
结果过了两天,邻居张大妈说看到孙子在商场买衣服。
一件T恤八百多。
一条牛仔裤一千多。
一双鞋子两千多。
总共花了四千多。
赵振华当时没在意。
觉得可能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
现在想起来,那个培训班可能根本不存在。
五千块钱都被孙子拿去买衣服了。
洗完碗,他坐在沙发上。
打开电视。
新闻联播。
主持人在说什么,他没听进去。
脑子里全是今天的事。
孙子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心里。
老奴才。
老奴才。
他反复念着这三个字。
越念越难受。
电视声音很大,但是屋子里还是很安静。
安静得可怕。
赵振华关了电视。
去卧室。
躺在床上。
睡不着。
翻来覆去。
想起很多事。
想起老伴生病的时候。
那时候老伴得了胃癌。
医生说要手术。
手术费要十万块。
赵振华当时有十五万积蓄。
本来可以去最好的医院。
请最好的医生。
但是他想起孙子还在读书。
还需要很多钱。
就选了普通医院。
普通医生。
花了六万块。
剩下的钱留给孙子。
老伴知道他的想法。
但是没有说什么。
只是叹了口气。
"老赵,你对孙子太好了。"
"他是我们的血脉,对他好是应该的。"
"但是你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啊。"
"什么实际情况?"
"我们老了,身体不好了。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花多少我都认了。但是孙子的钱不能少。"
老伴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后来老伴的病情恶化了。
医生说如果当初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
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老伴去世的时候,拉着他的手说:
"老赵,以后你要多为自己想想。"
那时候他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现在他明白了。
老伴是在提醒他。
不要把所有的钱都给孙子。
要为自己留一点。
万一生病了,万一有急事了。
也有钱应付。
但是他没有听老伴的话。
还是把大部分钱给了孙子。
觉得自己身体好,不会有问题。
结果现在,他确实有问题了。
不是身体问题。
是心理问题。
他觉得自己被人利用了。
被自己最爱的孙子利用了。
赵振华盯着天花板。
天花板有一道裂缝。
很久了。
一直没修。
舍不得花钱。
现在看起来,裂缝更大了。
就像他的心一样。
有了一道裂缝。
而且越来越大。
第二天早上,赵振华起得很早。
六点钟就醒了。
洗脸刷牙。
煮了一锅粥。
配一个咸菜。
咸菜是自己腌的。
用的是最便宜的萝卜。
吃起来有点咸,但是能下饭。
吃完早饭,他出门买菜。
路上遇到老邻居刘叔。
刘叔是楼下的住户。
退休工人。
每天早上都会出来散步。
"老赵,这么早就出来了?"
"买点菜。"
"买什么菜?"
"青菜,豆腐。"
"又是青菜豆腐?老赵,你要注意营养啊。"
"青菜豆腐挺有营养的。"
"光吃素不行。要吃点荤的。"
"偶尔也买肉。"
"多久买一次?"
"半个月,或者一个月。"
刘叔摇摇头。
"老赵,你这样下去身体会搞坏的。"
"不会的,我身体挺好。"
"好什么好?我看你都瘦了一圈。"
"可能是年纪大了。"
"屁话!年纪大了也不应该这么瘦!"
刘叔说话很直接。
"老赵,我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那孙子一个月要多少钱?"
"八千左右。"
"八千?"
刘叔吃了一惊。
"一个高中生要八千块钱?"
"现在的孩子花钱多。"
"多也不应该这么多啊!我孙子也在读高中,一个月给他一千块就够了。"
"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
"什么情况不一样?都是读书,都是吃饭,能有多大差别?"
刘叔很不理解。
"老赵,你那孙子拿八千块钱干什么?"
"买书,买文具,还有生活费。"
"买书买文具能花多少钱?生活费一个月顶多一千五。剩下的六千多干什么?"
赵振华说不出来。
![]()
他也不知道剩下的钱干什么了。
"老赵,你有没有问过你孙子,钱都花在哪里了?"
"问过。他说买这买那的。"
"具体买什么?"
"衣服,鞋子,电子产品。"
"这些是学习必需品吗?"
"不是,但是孩子需要。"
"需要个屁!"
刘叔很激动。
"老赵,你知道你孙子在学校怎么花钱的吗?"
"怎么花?"
"我听说他经常请同学吃饭。一顿饭几百块钱。还给同学买礼物。"
"谁告诉你的?"
"我孙子告诉我的。他们是同一个学校的。"
赵振华愣了一下。
"你孙子怎么知道?"
"他亲眼看到的。你孙子在学校很有名,大家都知道他有个大方的爷爷。"
大方的爷爷。
这个称呼让赵振华很不舒服。
好像他就是专门给钱的人。
"老赵,你孙子还说过什么吗?"
"说什么?"
"关于你的。"
赵振华有点紧张。
"他说什么了?"
"他说他爷爷特别好说话。要什么给什么。从来不拒绝。"
从来不拒绝。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夸他。
但是为什么他听了这么难受?
"还说什么了?"
"他说..."
刘叔犹豫了一下。
"算了,不说了。"
"你说吧,我能承受。"
"他说他爷爷就是个老好人。好欺负。"
老好人。
好欺负。
这两个词比老奴才好听一点。
但是意思差不多。
都是说他没有原则。
没有底线。
任人摆布。
"老赵,我不是挑拨你们爷孙关系。我是觉得你对孙子太好了。"
"对孙子好有什么错?"
"好是没错,但是要有度。你看你现在,为了给孙子钱,自己过得这么苦。值得吗?"
"只要孙子过得好,我苦点没关系。"
"可是你孙子知道你的苦吗?"
"他还小,不懂这些。"
"不懂?十六岁了还不懂?"
刘叔很激动。
"老赵,你醒醒吧!你孙子早就不是小孩子了!"
"那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至少要让他知道钱的来之不易。让他知道你为了给他钱,过得多么辛苦。"
"这些话我不能说。说了他会有负担。"
"负担?他应该有负担!"
刘叔很愤怒。
"老赵,你这样下去,会把孙子惯坏的!"
"不会的,他是个好孩子。"
"好孩子会叫爷爷老奴才吗?"
赵振华愣住了。
"你怎么知道这件事?"
"我孙子告诉我的。他说昨天看到你孙子当着同学的面骂你。"
"他还说什么了?"
"他说同学们都在笑。觉得很有趣。"
很有趣。
原来他的羞辱,在孩子们眼里是很有趣的事情。
"老赵,你还觉得你孙子是好孩子吗?"
赵振华不说话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从血缘关系上说,孙子当然是好孩子。
但是从行为上说,孙子确实有问题。
"老赵,我最后劝你一句。不要再无原则地给钱了。要让孙子知道,钱是有代价的。"
说完,刘叔走了。
留下赵振华一个人站在那里。
他想起刚才刘叔的话。
每一句都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里。
他回到家里。
坐在沙发上想事情。
想了很久。
最后他拿起手机。
看了看时间。
下午两点。
按照惯例,苏婷应该快打电话了。
每个月15号,她都会打电话问转账的事。
今天是15号。
赵振华等着她的电话。
04
果然,下午两点半,电话响了。
是苏婷。
"爸,你今天转账了吗?"
"还没有。"
"那你什么时候转?宇轩明天要交班费。"
"班费多少钱?"
"五百。"
"只要五百?"
"对啊,就是班费。"
赵振华有点疑惑。
平时都是直接转八千。
今天怎么只要五百?
而且只说班费,不说别的。
"那我晚点转。"
"好的爸,麻烦了。"
苏婷挂了电话。
语气很轻松。
好像真的只是要班费。
赵振华觉得奇怪。
但是也没多想。
下午他去了银行。
转了五百块钱给苏婷。
转账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问:"老先生,平时不是转八千吗?今天怎么只转五百?"
赵振华愣了一下。
连银行工作人员都记得他的转账规律。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每个月来转账,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一种被人观察的习惯。
"今天就转这么多。"
"好的。"
工作人员办好手续。
![]()
赵振华拿着回执走出银行。
路上他想起刚才工作人员的话。
平时转八千。
说明他的转账行为,连陌生人都知道了。
可能还会想,这个老头每个月给谁转这么多钱。
是不是被骗了。
赵振华突然觉得很可笑。
自己确实被骗了。
被自己的孙子和儿媳骗了。
他们把他当成提款机。
需要钱的时候就打电话。
不需要的时候就当他不存在。
晚上,赵振华炒了青菜肉丝。
放了一点点肉丝。
大部分还是青菜。
吃饭的时候,他想起一件事。
去年冬天,他感冒了。
发烧,咳嗽。
很严重。
整个人都没有力气。
他给儿子打电话。
"建设,我感冒了,有点严重。"
"感冒?要不要去医院?"
"我想去,但是一个人不太方便。"
"那你等等,我看看能不能请假回去。"
"不用请假,我自己想办法。"
"爸,我现在真的很忙。公司有个重要项目。"
"我知道,我不是要你回来。我就是想告诉你一声。"
"那你自己小心点。实在不行就去医院。"
"好。"
挂了电话,赵振华又给苏婷打电话。
"苏婷,我感冒了,想去医院看看。你能不能陪我去一趟?"
"感冒?严重吗?"
"有点严重,发烧了。"
"那你应该去医院。"
"我想去,但是一个人不方便。"
"爸,我也感冒了。不能过去。怕传染给宇轩。"
"你也感冒了?"
"对,昨天开始的。现在正在吃药。"
"那算了,我自己想办法。"
"爸,你要多喝水,多休息。"
"知道了。"
挂了电话,赵振华一个人在家里待了三天。
发烧,咳嗽,全身无力。
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最后是邻居张大妈发现了。
"老赵,你怎么好几天没出门了?"
"感冒了。"
"严重吗?"
"有点严重。"
"那你去医院了吗?"
"还没去。"
"为什么不去?"
"一个人不方便。"
张大妈二话不说,陪他去了医院。
挂号,排队,看医生,拿药。
全程陪着。
在医院输液的时候,张大妈说:"老赵,你儿子儿媳怎么不来照顾你?"
"他们都忙。"
"再忙也不能不管你啊。"
"他们不是不管,是真的有事。"
"什么事比你的身体重要?"
赵振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
张大妈看他不说话,叹了口气。
"老赵,你对他们这么好,他们对你怎么样?"
"挺好的。"
"好在哪里?"
"他们都关心我。"
"怎么关心的?"
"经常打电话问我身体怎么样。"
"除了打电话,还有什么?"
赵振华想了想。
好像除了打电话,确实没有别的了。
而且打电话也不是为了关心他。
是为了要钱。
每次苏婷打电话,开头都会说几句关心的话。
"爸,你身体怎么样啊?"
"爸,你要注意保暖啊。"
"爸,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但是很快就会转入正题。
"爸,宇轩又需要买什么了。"
"爸,你什么时候转账?"
"爸,这个月能不能多给一点?"
转完账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直到下个月又需要钱的时候。
张大妈看他不说话,摇了摇头。
"老赵,你心里明白就好。"
现在想起来,张大妈是对的。
苏婷对他的关心,都是假的。
只有需要钱的时候才想起他。
吃完饭,赵振华洗碗。
洗到一半,手机响了。
他赶紧擦干手去接电话。
是苏婷。
"爸,你今天怎么只转了五百啊?"
"你不是说只要班费吗?"
"班费是五百,但是宇轩还要买其他东西啊。你每个月都转八千的。"
又开始了。
刚才说只要班费。
现在又说要买其他东西。
"他要买什么?"
"文具啊,书啊,还有生活用品。"
"具体什么文具?"
苏婷停顿了一下。
"就是...笔啊,本子啊,还有什么计算器。"
"计算器多少钱?"
"不贵,就几百块钱。"
几百块钱的计算器。
赵振华教了一辈子书。
知道学生用的计算器最贵也就几十块钱。
几百块钱的,那是工程师用的。
"具体什么牌子?什么型号?"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宇轩说需要。"
"那书呢?需要买什么书?"
"就是...辅导书,练习册。"
"学校不发吗?"
"学校发的不够。要额外买一些。"
"多少钱?"
"几百块钱。"
"生活用品呢?"
"就是...牙膏,洗发水,还有衣服。"
"衣服算生活用品?"
"当然算啊。不穿衣服怎么生活?"
苏婷说得理直气壮。
但是赵振华听得出来,她在撒谎。
而且撒得很蹩脚。
"爸,你快点转账吧,宇轩等着用呢。"
苏婷的语气有点急。
好像真的很着急。
"今天转不了了,银行下班了。"
"那明天一定要转啊。"
"明天再说吧。"
"什么叫明天再说?你不是每个月都转的吗?"
![]()
"这个月可能不转了。"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钟。
"爸,你开玩笑吧?"
"没开玩笑。"
"为什么不转?是不是钱不够?要不我让建设给你打点过去?"
"钱够,就是不想给了。"
又是几秒钟的安静。
"爸,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苏婷的声音变得关切起来。
但是赵振华听得出来,她是在着急。
不是关心他的身体。
是关心那八千块钱。
"身体挺好的,就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
"没什么,就是觉得不应该再这样下去了。"
"爸,你到底怎么了?有什么话好好说,别这样。"
苏婷的语气开始带着哄劝的意思。
就像哄小孩一样。
"我很清醒,没有怎么。就是以后不给钱了。"
"爸!"苏婷的声音突然变大了,"你不能这样!宇轩还在读书,他需要钱!"
"他需要八千块钱干什么?"
"生活费啊,学习用品啊,还有..."
"还有什么?"
苏婷说不出来了。
"爸,你先别激动,我们见面谈好不好?"
"不用见面,电话里说就行。"
"那你说,为什么突然不给钱了?"
赵振华想起昨天的事。
孙子叫他老奴才。
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
大家都在笑。
笑得很开心。
"因为我不想再当老奴才了。"
电话那头又安静了。
这次安静的时间更长。
赵振华能听到苏婷的呼吸声。
有点急促。
"爸,宇轩说什么了吗?"
"你觉得呢?"
"他...他就是小孩子说话不注意,你别往心里去。"
"小孩子?十六岁了,不小了。"
"可是他毕竟还是孩子啊,说话口无遮拦的。"
"口无遮拦就可以骂长辈吗?"
苏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爸,你消消气,我回头好好教育他。"
"不用了,我已经决定了。"
"决定什么?"
"以后一分钱都不给了。"
"爸!你不能这样!"
苏婷的声音带着哭腔了。
"你知道宇轩在学校多不容易吗?同学们都知道他家条件好,如果突然没钱了,他会被人看不起的!"
"那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
"可是你是他爷爷啊!"
"爷爷就应该被骂成老奴才吗?"
苏婷没有话说了。
"爸,我知道宇轩说话过分了,我会好好管教他的。你再给他一次机会好不好?"
"机会给过很多次了。"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真的一分钱都不给吧?"
"为什么不能?"
"他还要读书啊,还要生活啊。"
"他爸爸呢?他爸爸不能管吗?"
苏婷又沉默了。
赵振华知道她在想什么。
儿子在外地工作,工资不高。
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剩不了多少钱。
根本支撑不了孙子的开销。
所以才需要他这个爷爷贴补。
"爸,你先别激动,等建设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坐下来好好谈谈。"
"没什么好谈的,我已经决定了。"
"可是..."
"没有可是,就这样。"
赵振华挂了电话。
手有点抖。
不是害怕,是激动。
他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终于不用再装作好脾气的爷爷。
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次。
电话很快又响了。
还是苏婷。
赵振华看了一眼,没有接。
电话停了。
过了一会儿又响。
还是不接。
苏婷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
赵振华一个都没接。
最后苏婷发了条短信:
"爸,我知道你生气了,但是你要为宇轩想想啊!他还是个孩子,不能没有钱花!我们明天过去看你,当面道歉好不好?"
赵振华看了短信,没有回复。
05
晚上,他炒了青菜肉丝。
这次放的肉比平时多一点。
吃起来特别香。
可能是心情好的原因。
也可能是终于为自己花钱了。
吃完饭,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新闻,天气预报,电视剧。
都很有意思。
以前看电视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
想着孙子的事,想着要给多少钱。
今天不用想这些了。
感觉特别轻松。
晚上睡得也很踏实。
没有翻来覆去。
没有胡思乱想。
一觉睡到天亮。
这天晚上十点多,赵振华家的门铃响个不停。
叮咚,叮咚,叮咚。
声音很急促,很响亮。
赵振华从床上起来,披了件外套去开门。
门外站着苏婷。
头发有点乱,脸色很难看。
衣服也有些凌乱。
好像急急忙忙赶过来的。
"爸!你为什么不接电话?"
她的声音都颤抖了。
而且很大声,好像在吼。
"睡了。"
"睡什么睡!现在才十点!"
苏婷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
走路的姿势很奇怪。
像个无头苍蝇一样。
东张西望,坐立不安。
"钱呢?你为什么没转账?今天都三十号了!"
她的声音很尖锐,听起来快要哭了。
"我说过了,不转了。"
"不行!你必须转!"
她突然抓住赵振华的胳膊。
力气很大,抓得很紧。
指甲都要掐进肉里了。
"你放开我。"
"我不放!你必须转账!"
"为什么必须转?"
"因为...因为宇轩需要啊!"
苏婷说话结结巴巴的。
明显在撒谎。
而且很紧张,很害怕。
"他需要什么?"
"就是...就是生活费啊,学费啊。"
"学费不是一学期交一次吗?现在又不是开学。"
苏婷愣住了。
她没想到赵振华会问这么细。
"那就是生活费,还有其他费用。"
"什么其他费用?"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反正就是需要钱!"
苏婷开始耍无赖了。
但是赵振华看得出来,她很慌张。
比平时要钱的时候慌张得多。
而且这种慌张不是装出来的。
是真的害怕。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没事!就是需要钱!"
"你老实说,到底怎么回事?"
![]()
苏婷坐在沙发上,低着头不说话。
双手不停地搓来搓去。
是一种很紧张的表现。
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看着赵振华。
眼睛里有眼泪。
但是这眼泪看起来不像是委屈。
更像是害怕。
"爸,我求你了,这次你一定要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