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潮汕人爱潮汕2”,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
“潮汕人爱潮汕”的宗旨:让更多的人了解潮汕非遗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今日精彩话题】
寒骨长留千秋不泯奇迹在
婆心永昭万纪传咏载黎元
![]()
在普宁市(以前称为普宁县)望天石山下有一条小径,山高路险,行人稀少,这小径是潮汕,福建往返广州的必经之路。这条小径就是寒妈径。
小径旁边有一个寒妈庙,历代文人逸士,常吟诗作对以咏颂之。如明代举人林乔松,在寒妈庙两侧题上一副对联,“授衣千古事,遗迹万年香”,从此,这无名小径也被称为“寒婆径”,后来在流传中改称“寒妈径”。
一条普通的小径、一个不起眼的小庙为什么能得到文人逸士青睐呢?原来这里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
![]()
在一个风雪纷飞的日子,附近山村一位孝妇,恐其上山捡柴的家姑身冷,亲自送棉衣,当攀越此径时,霜严雪冻,谷风横扫,孝归只念家姑寒,而忘却自己衣衫薄,咬紧牙根,竭力攀,因体弱腹饥。颠颠扑扑,脚下一滑,跌倒而冻死于山谷之中。
恰巧在这时,一名上京赴考的举子,途经这无名小径,当他冒着凛冽的北风前进时,发现了一冻僵而衣服破身露的女尸。虽非亲非故,但心地善良的举子,不忍尸横荒径,备受日晒雨淋,顿起埋葬之念。
但在这荒山僻岭之中,苦无工具可用,想要下山找人相肋,又恐往返费时延误科期,左右为难,怎么办?只好从身上脱下一件蓝布长衫遮盖于女尸之上,并祷祝说,“愿你早登九泉,早登仙界,布衣相赠,祈为收纳”,又祈求说“我今要上京赴试,愿托福庇,金榜题名,回程当建宫庙铭谢”。然后揖别勿勿起程。
![]()
传说举子到了京城,考试完毕,暂歇客栈,听侯折桂佳音。主考宗师查阅了他的考卷,突然发现有一马字,写漏一笔,当他要扬起朱笔要批为错字时,怎么那漏笔之处竟被填补上,宗师揉眼细察,原来是一只蚂蚁,填于失笔地方,没仔细查时也难辩认,宗师用中指弹去,重新要提笔打圈时,那只蚂蚁又爬到失划地方,如此反复数次,宗师认为答案有错字,把考卷放于不录取的文档上。但是他刚要重新批卷时,该试卷又再次出现在宗师案台面前。
宗师大为惊奇,传举子前来问话,才了解到他上京途中,曾在风雪山径上,将寒衣遮盖一位素不相识的冻死妇人尸体。深为感重,连声称赞举子的美德,也许就是冻死妇女的报恩吧。这是文人之才,文人之德,宗师朱笔签批,皇上纳意,举子名题金榜,官封翰林。
为了了却心意,新科状元专程来到普宁望天石山下这无名小径,重寻冻尸收埋,但已化为一堆白骨,上面围满一群蚂蚁,状元命待从将骨骸拿到半山埋下,且在原地建成一庙以祀之。亲笔题了“冻媪寒妈”四字,镌于石匾,镀上金色,挂于庙门。寒妈庙宇建成后,来人行人为了表示敬仰,必拾山草少许,放置庙侧,积多则焚火,以暖其寒。
![]()
自古至今,寒妈的孝心和状元的善举在民间广为传诵,他启迪人们,行孝和行善是一种美德,这种精神必须大力弘扬!
【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只是作为分享,并无商业化行为!】
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潮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