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1天优良天 48条幸福河湖 洛阳“十四五”交出生态答卷

0
分享至

大象新闻记者 王丹


10月27日上午,洛阳市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生态环境保护专场。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发改委、工信局、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同台发声,用一组组硬核数据、一项项扎实成果,全面展现“十四五”期间洛阳在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历史性突破,为高质量发展绘就浓墨重彩的“绿色底色”。

生态环境质量创纪录:“洛阳蓝”成常态,14个国控断面全达标

“连续71天优良天,‘洛阳蓝’已成为市民抬头可见的日常!”发布会上,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劲松的话,道出了洛阳空气质量的显著变化。

“十四五”期间,洛阳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抓手,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关停退出烧结砖瓦企业10家,退城搬迁重污染企业74家,提升改造工业炉窑301家,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较“十三五”增长18.3%,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8.3%、27%。

碧水保卫战同样战果丰硕。洛阳提标改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8家,新增日处理能力10万吨,14个国省考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全部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优良水体比例达92.8%,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在土壤与固废治理方面,洛阳完成368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5%,农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0.08%,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稳定保持100%。

水安全保障再升级:现代水网织就“安全网”,48条幸福河湖润民生

“伊洛河中心城区段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140座小型水库实现雨水情自动测报全覆盖!”洛阳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雷介绍,“十四五”期间,洛阳锚定“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四大任务,构建起更安全、更普惠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在现代水网建设上,洛阳市县两级水网规划全部完成,小浪底南岸灌区、栾川明白河水库等重点工程建成投用,小河口大型水库及2座中型水库扩容改造纳入国家规划,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全市完成水利投资预计达150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5%,故县水库灌区、前坪水库灌区等项目加快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水基石”。

民生水利同样亮点纷呈。洛阳优化农村供水格局,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548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完成8处中型灌区改造,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5.64万亩,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支撑;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建成1条国家级、1条流域级、5条省级、48条县级幸福河湖,伊洛河(洛阳段)、黄河(孟津段)分别获评全国“美丽河湖”“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绿色转型加速度:减污降碳协同发力,工业、交通“含绿量”飙升

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洛阳在绿色转型上走出特色路径。吴劲松介绍,洛阳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谋划实施95个协同项目,减少碳排放60万吨,成为全省最早提前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地市。目前,洛阳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50%,城市区公交车、出租车全部新能源化,火电、化工等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比例达80%以上。

工业领域的“绿色革命”同样迅猛。洛阳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富强透露,“十四五”期间,洛阳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8个百分点,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138家,数量占全省10.7%;推动74家高排放企业搬迁改造,淘汰落后产能218万吨,培育4条省级绿色制造产业链群,126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较“十三五”末增长5倍。

交通运输领域的“公转铁”改革成效显著。洛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曹永利表示,五年来,洛阳建成铁路货运枢纽8个,投用3条铁路专用线,9家重点大宗货物企业铁路(管道)运输比例达69.37%,较“十三五”末增长21.77个百分点;开通16条多式联运线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较“十三五”末增长116.36%,东方红国际陆港“一单制”模式实现运输全过程透明化管理。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见实效:动能转换、文旅融合、民生提质“三箭齐发”

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上,洛阳交出了“生态+发展”的双赢答卷。洛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艳介绍,五年来,洛阳以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增创新平台2113个,高新技术企业达161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47%连续六年领跑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8.9%,成功入选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

同时,洛阳将生态与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品一标”总数全省第一,创建25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全市博物馆达112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全省第一,2024年接待游客超1.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1200亿元。

民生福祉也在生态保护中持续提升。洛阳实施城市提质“351”举措,新增绿地2261公顷,呼南高铁焦济洛平段开工建设;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黄河古都一号、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提质升级,县域污水处理率超9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由2.47收窄至2.28,宜阳、伊川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

展望“十五五”,洛阳将持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洛阳,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洛阳力量。

编审:沈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27487文章数 2722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