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菲律宾媒体报道,疑似一架中国空军苏-35SK管控驱离了侵闯黄岩岛空域的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巡逻机。这已经是苏-35战机时隔多年再次出现在南海热点事件中——但这次“高调亮相”,却引发外界新的疑问:在歼-20、歼-35、歼-16等国产战机全面进入主力序列的今天,性能已明显落后的苏-35SK,为何又成了南海第一线的出镜机型?难道真是因为他落后到只能去当 "陪练",连主力位置都保不住了?
![]()
要搞明白这事儿,得先说说当年为啥要买苏 - 35。2014 年签合同的时候,咱们的空军装备正处在 "青黄不接" 的节骨眼上:歼 - 20 还在试飞,离形成战斗力远得很;歼 - 16 刚定型,量产还没影;周边国家倒是都在更新换代,韩国的 F-15K、新加坡的 F-15SG,还有美军驻嘉手纳的 F-15C 改进型,全是装相控阵雷达的四代半战机。那时候苏 - 35 号称俄罗斯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机,作战半径近 1600 公里,还装着带推力矢量的 117S 发动机,能做 "眼镜蛇机动" 这种超难动作,拿来应急补上空缺再合适不过。说白了,这 24 架苏 - 35 就是 "过渡款",打个时间差,等国产战机成熟了就退居二线。
![]()
可谁也没想到国产战机进步这么快,苏 - 35在2016 年才开始交付,2017 年歼 - 16 就批量服役了,2018 年歼 - 20 都形成初始战力了。这么一对比,苏 - 35 的短板立马就显出来了。它那号称 "探测距离 400 公里" 的 "雪豹 E" 雷达,其实是无源相控阵的,不仅探测距离掺了水分,抗干扰能力和多目标交战能力还远不如歼 - 16 的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
![]()
更要命的是导弹,苏 - 35 受俄方源代码限制,只能挂射程百来公里的 R-77 导弹,而歼 - 16 带的霹雳 - 15 射程能超 200 公里,真打起来可能苏 - 35 还没看见对手,就被导弹锁定了。所以这几年苏 - 35 在演习里屡屡被歼 - 16"击落",慢慢从 "临时王牌" 变成了训练中的 "陪练",帮国产战机飞行员练手找弱点。
![]()
但 "陪练" 不代表没用,尤其是在南海这地界,苏 - 35 的优势反倒比歼 - 20、歼 - 16 更接地气。先说说南海的任务特点,这里天天打交道的不是美军的隐形战机,更多是菲律宾的螺旋桨巡逻机、澳大利亚的 P-8A 反潜机这类目标。对付这些慢腾腾的侦察机,根本用不着歼 - 20 的隐身能力,也犯不上歼 - 16 的全套先进航电,苏 - 35 的本事刚好够用。它的 117S 发动机动力足,机动性顶尖,上次驱离澳大利亚 P-8A 的时候,就是靠灵活的战术逼近,扔了干扰弹就把对方吓得转头就跑,机组人员落地还得做心理疏导。这种 "不开火的威慑",苏 - 35 比国产战机玩得更顺手。
![]()
再看航程这关键指标,南海空域广阔,离最近的永兴岛基地都得 600 多公里,战机得有足够的滞空时间才能持续巡逻。苏 - 35 机内载油就有 11.5 吨,比老苏 - 27 多了 2 吨多,再挂两个副油箱,滞空时间能比歼 - 16 多不少。之前菲律宾侦察机就想玩 "消耗战",等咱们的战机返航换班再钻空子,可苏 - 35 续航力强,刚好能扛住这种拉锯,这也是它适合南海前线的重要原因。要是换了歼 - 20,虽然性能更先进,但隐身涂层娇贵,长时间海上巡逻损耗大,维护成本高得吓人,而且频繁出动还容易暴露电磁特征,实在不划算。
![]()
更重要的是,苏 - 35 的 "俄制身份" 在对峙中还有点特殊作用。它的电子系统跟国产战机不兼容,就算在任务中被对方侦察到信号,也不会泄露咱们主力机型的核心数据,等于多了层 "信息保护罩"。而且用苏 - 35 应对这类低烈度冲突,既能彰显主权,又不至于像出动歼 - 20 那样引发过度解读,能在 "强硬回应" 和 "避免升级" 之间找到平衡。就像这次驱离菲律宾巡逻机,苏 - 35 配合直 - 9 直升机高低夹击,既完成了任务,又没给对方炒作的借口,这分寸拿捏得正好。
![]()
有人觉得花 20 亿美元买 24 架 "过气战机" 亏了,其实这笔账得放在当时的背景下算。2013 年前后台海、南海局势都挺紧张,国产先进战机能不能按时量产还是未知数,引进苏 - 35 就是买个 "保险",至少能保证有堪用的四代半战机应对威胁。而且咱们还借机研究了 117S 发动机的技术,对后来涡扇 - 10、涡扇 - 15 的研发都有借鉴,这可是花钱买不来的经验。现在虽然苏 - 35 不当主力了,但服役才十年,还能再用二十年,拿来当南海 "空中哨兵"、训练 "陪练员",正好物尽其用,怎么算都不亏。
![]()
说到底,苏 - 35 在南海高调亮相,根本不是因为性能落后没人要,反而是中国空军 "量体裁衣" 的精明选择。歼 - 20 负责踹门夺制空权,歼 - 16 承担多任务打击,苏 - 35 就专心干好巡逻驱离的 "日常活",每款战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最大价值。这就跟过日子一样,贵的衣服留着正式场合穿,耐穿的日常通勤才更实用。现在苏 - 35 每次在南海出现,既是在警告对手别越线,也是在告诉外界:中国空军的装备运用越来越成熟,不管是先进的歼 - 20 还是 "过气" 的苏 - 35,只要派上用场,就是守护领空的硬实力。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