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头市固阳县境内秦长城沿线上自西向东分布着一些障城遗址,但在所阅读到的资料中对于分布的障城数量有不同说法,分别是7座、6座、5座,4座、2座。以下是我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
![]()
![]()
![]()
7座说法:
1、《古墙 古城 古道》(作者:方金良)一书:“长发城障城、坝根底障城、草地沟障城、三分子障城、碾房障城、账房湾障城、赵碾房障城。”
2、《饮马长城望天边:雄踞祖国北疆的内蒙古长城》一文(作者:王大方):“包头市固阳秦长城,位于县城正北的色腾山坡上,总计长96公里,有烽燧169座,马面4座,障城7座。”(文中并未说明7座障城是哪几座)。
6座说法:
《固阳秦长城》(主编:张海斌 杨惦恩)一书中第二章 《固阳县秦长城调查报告》:“在长城内侧共发现障城5座,城址1座,长城外侧发现一大型石块建筑城址和土筑障址各一”。笔者整合后得知长城内侧障城分别是长发城障城、坝根底障城、草地沟障城、三分子障城、账房湾障城,城址为碾房城址;长城外侧障城为赵碾房障城,石城为大乌兰古城。
5座学法:
1、《包头文化遗产》(主编:陈永平 吉平 张文平)一书中:“固阳秦汉长城沿线上发现障城5座,规格大小不一”。
2、《包头文物古迹》一书中:“沿线调查烽燧173座、障城5座”。
4座说法:
1、《固阳秦长城的构筑特点与时代辨析》(薛峰 魏长虹 落和平 苗润华)一文中:“固阳秦长城沿线调查发现障城4座,古城1座,自东向西分别是长发城障城、三分子障城、永和公障城和赵碾房障城,发现古城一座,为碾房古城”。
2、《阴山山脉秦汉长城调查报告》(主编:张文平)(上)一书中:“沿线还调查烽燧173座、障城4座、古城1座。”四座障城分别是长发城障城、三分子障城、永和公障城、赵碾房障城,古城为碾房古城。
3、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博物馆展厅内图文内介绍分别是长发城、三分子、账房湾、赵碾房四座障城和一座碾房古城。
2座说法:
《包头境内的战国秦汉长城与古城》一文中仅提到长发城和三分子两座障城。
综合以上查阅资料得知,可以确定在固阳县秦长城沿线上的障城是长发城、三分子、账房湾(永和公)、赵碾房这四座障城。
碾房古城位于包头市固阳县银号镇碾房村附近,该古城也被称为三元城古城、石家碾房古城。古城呈正方形,边长315米,黄土夯筑,城墙保存较好,其中南墙中部辟门,城内现为耕地,城址以北三公里是阳山秦汉长城。我在行走观察过程中发现部分城墙顶部及周围散落较多大小不等的碎石,不知是否和古代建筑基址残留有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曾有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碾房古城的为汉代无原塞址所在,后在长城调查中将其认定为秦汉长城内侧沿线的一座障城,现在有专家认为碾房古城的无论从规模还是级别均高于一般障城,因其规模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境内增隆古城相近,且均位于阳山秦汉长城南侧,考证认为上述两座古城为东西两侧部督尉城址所在。
![]()
![]()
![]()
![]()
![]()
![]()
关于草地沟和坝根底这两座障城仅在《固阳秦长城》和《古墙 古城 古道》两书中提到。《固阳秦长城》对这两座障城有详细描述,其中:
(注:FS代表烽燧)
1、草地沟障城位于银号镇草地沟西南山顶上,FS19 的南侧20 米。障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0米,东西宽31 米。方向10度。用石块垒砌墙体,宽0.3-0.4米,残高0.2-0.25米。障址内有6 处大小不等的石砌建筑址。西北部靠近城墙处有方形石块基址,边长8米,基宽0.35-0.4 米,残高0.4米。中部有5处南北“—”宇排列的石砌基址,由南向北面积分别是5× 5平方米、5×5平方米、2× 2平方米、2× 2平方米、2×3平方米。墙宽为0.3-0.4米,残高0.3-0.4 米。间距由南向北分别是11米、9米、19米、11米。障址内未发现遗物。
2、坝根底障城位于银号镇坝根底村北600 米,FS12附近。烽燧位于长城南侧,距城墙 11 米,士筑,圆形,底径12米,残高了5米。在烽燧以西 12 米处有石头房址6间,大小不一,呈南北向排列,对其由北向南编号依次为F1 一F6。其中F1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5 米,东西宽7米,墙厚0.5 米。F2 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0米,南北宽5米,墙厚0.5米。F3一F6均为方形,且F5 与F6相连,边长4米,墙厚0.5 米。F1一F6由北向南间距分别为10米、13米、16米、14米。石房四周有围墙,分内外两层,外墙南北长120米,宽40一66米。内墙南北长 106米,东西宽26 米。内外墙之间的距离为6一10米。石墙宽 0.40米。方向正北。围墙与烽燧连成一体,将石房包含其中,总平面由北向南星呈“L”形。
为进一步了解固阳秦长城沿线上障碍城和古城整体分布情况,笔者在阅读《固阳秦长城调查报告》后将以下障城和古城与长城之处距离自东向西整理如下:
1、长发城障址:“北距长城70米”。
2、坝根底障址:“位于银号镇坝根底村北600米,FS12附近,烽燧位于城墙南侧,距离城墙11米”。笔者从查报告中发现并未说明该障城与秦汉长城时间距离,但通过“烽燧12”与长城之间距离,且障城又在“烽燧12”附近推断,这座坝根底障城与秦汉长城之间距离应该不会超过百米远。
![]()
3、草地沟障址:“位于FS19(烽燧)的南侧20米,FS19(烽燧)距城墙20米”。笔者从上述调查报告中推测草地沟障址距离秦汉长城距离为40米左右。
![]()
4、三分子障址:“北墙即秦长城”。
5、碾坊城址:“位于秦长城以南6千米处”。
6、帐房湾障址:“位于长城南20米”。
7、赵碾坊障城:“城址坐落在长城北1千米坡下较缓的平地上”。
综上,我认为在固阳秦长城沿线上的障城应为6座,古城1座,自东向西分别是长发城障城、坝根底障城、草地沟障城、碾坊古城、三分子障城、账房湾(永和公)障城、赵碾房障城。这些障城面积大小不一、建筑耗材不同、所处方位不等、发挥功效有别,共同之处在于作为长城沿线上的军事防御附属设施,这些障城始终是服务与长城的。如今这些障城经历千年岁月洗礼后早已面为低矮土垄,还能看清其轮廓,有些则几尽消失,痕迹难寻。
![]()
![]()
![]()
文中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1、《固阳秦长城》
主编:张海斌 杨惦恩
2、《古墙 古城 古道》
作者:方金良
3、《包头文化遗产》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4、《包头文物古迹》
包头博物馆(包头市文物保护中心) 编
5、《阴山山脉秦汉长城调查报告》上册
主编:张文平
6、《内蒙古文物考古—包头专辑》2000.1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 主办
7、《固阳秦长城的构筑特点与时代辨析》
作者:薛峰 魏长虹 落和平 苗润华
《秦风魏韵——固阳秦汉长城与北魏怀朔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魏坚 王玉明 郭勇 主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