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落子无悔”——这句老话在《棋士》里被撕开了一层血淋淋的现实面纱。剧中王宝强饰演的崔业,本是一个清贫的围棋老师,却在儿子重病、职场压榨和权贵戏弄中,被硬生生推上了命运的赌桌。他执棋的手曾经只落黑白分明的子,最终却沾满了现实的灰。
![]()
崔业的转变绝非简单的“好人黑化”,而是一步步被生活逼到墙角的无奈选择。他原本善良、专注,对围棋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但面对儿子天价的医药费、校长的刻薄压榨,以及企业家们“施舍式”的棋局交易,他内心坚守的底线逐渐崩塌。剧中有一个扎心细节:崔业为了凑钱,被迫陪富商下棋,对方故意输给他一万块“奖金”,却轻蔑地说:“你这棋艺,也就值这个价。”——这一刻,围棋不再是艺术,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
围棋谋略与犯罪逻辑的神结合
《棋士》最绝妙的设计,是将围棋哲学完美嵌入犯罪剧情。崔业被迫协助劫匪逃跑时,竟用围棋中的“弃子战术”误导警方:他故意留下破绽让哥哥崔伟(警察)追踪到翻车现场,却利用时间差制造假象。这像极了围棋中的“声东击西”——表面攻左路,实则在右路布杀招。更讽刺的是,他后来策划的赎金调包计划,完全模仿围棋的“打劫”规则:用冥币替换真钞,就像以虚子换实子,每一步都计算得精准冷酷。
![]()
人性的灰度:没有绝对的黑白
这部剧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拒绝用“非黑即白”定义善恶。崔业犯罪,但偷的是奸商赃款;劫匪老吴凶狠,却曾是下岗后走投无路的工人;就连坚守正义的警察崔伟,也会因血缘亲情而犹豫是否揭发弟弟。这种复杂性正是围棋哲学的镜像:棋盘上没有绝对的“死棋”或“活棋”,只有局势转换的瞬息万变。就像崔业对儿子说的:“有时候,弃掉一颗子,是为了救活一整片。”
“落子无悔”背后的沉重代价
然而,棋可以复盘,人生却不能。崔业每走一步犯罪棋,都在付出惨痛代价:与哥哥反目、妻子失望、儿子质疑……剧中那段兄弟对峙的戏堪称封神:崔伟举枪对准崔业,嘶吼着“你本可以是最好的棋手”,而崔业苦笑着回:“哥,这世道的棋盘,从来不由执棋人决定。” 这句话戳中了无数观众:我们总说“落子无悔”,但现实中,多少人是被逼着落下那颗悔恨终身的子?
![]()
围棋与人生:一场永恒的隐喻
从叙事到视觉,《棋士》彻底贯彻了围棋美学。冷色调画面中穿插棋盘纹路的转场、棋子落下的音效隐喻心跳倒计时、甚至角色站位都暗合“星位”布局。而最大的隐喻藏在结局:崔业自首入狱,完成最后一次“弃子”——牺牲自己换取家人平安。这像极了围棋中的“三劫循环”,看似无解,实则是一种悲壮的平衡。
《棋士》撕开了生活温情脉脉的表皮,让我们看到底层生存的残酷博弈。它提醒每一个观众:人生这盘棋,我们既是棋手,也是棋子。而真正的智慧,不是永远赢,而是知道何时为自己留一口“气”——哪怕只剩最后一子,也能绝处逢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