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方能阅读正文《新周期已经两年了,从不相信到不甘心,我还来得及么?》
前天讲新周期时,有个读者留言问我,美债危机的必然暴雷与美元的走弱,是不是注定的?
我想讲另一件事,因为我发现很多读者的目光聚焦在什么是注定的上面,而没有理解:
注定和你的体感,是两码事。
我举个例子,过去100年来,你觉得人类知不知道货币超发,黄金长期上涨?
人类知道,几乎是个人就知道。
但是,有多少人真的能够通过黄金对抗货币购买力的被稀释?
极少人能做到。
这个原因怎么跟你讲呢,就像我问你,人们知不知道当老板不被人家赚取剩余价值,当老板性价比更高?
知道,一百年前就知道了。
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当老板?很少很少。
因为当老板这件事,它的回报是不均匀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也许头三年都亏损,第四年一把赚回来。
那这个体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非常痛苦的。
这个月劳而无获,下个月劳而亏损,有谁受得了?
大部分人宁愿长期被剥削,也更愿意有一个稳定的月薪。
稳定的月薪不光是钱的问题,它更是一份稳定的预期。我知道我下个月还有这么多,下下个月还有这么多。
我就敢娶媳妇生孩子,我就能够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
否则成天提心吊胆的,你让我怎么安得了心?
我记得好像是年初的时候,有个读者问过我,能不能把黄金当存款。
我当时就讲了一个概念,叫做黄金的百年回报曲线。
黄金不是说每年的涨幅都稳定在某个位置,准确的对抗了铸币税,而是那种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就是说你拿了十年,都可能没有回报。
如果你生得不巧,你从30岁拿到40岁,看身边人都买房了,都结婚了,都增值了,自己的黄金纹丝不动。
很正常的。
然后你就会痛苦焦虑的要命。
你会天天自我怀疑,直到你39岁那年,你受不了了,把它抛了,然后它的回报到了,只是到别人手里了。
你彻底崩溃。
这就叫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黄金别说不是月薪制,它甚至都不是年薪制,它是十年薪制。
集中的几年里,或者集中的十几年里,给你很高的回报,其余的时候没回报。
甚至都没有利息。
然后你就每天担心,这东西是不是没有共识了,是不是已经被人类抛弃了。更重要的是,在黄金大部分不上涨的时间段里,所有的专家都会这么讲。
他们会让你更加焦虑,让你更加没有自信坚持持有下去。
这就是黄金,它是抗通胀品种,但它的长期持仓体验极考验人。
我举的这个例子,就叫做注定和体感,是两码事。
所以你去看古人有句话,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
商人们并不是长期持有黄金的,他们是什么时候才持有?只有在短暂的旧秩序出问题,新秩序没有到来的那个阶段里面,持有黄金。
这个数据很容易拉出来,你去看两个数据。
一个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债与黄金的对比曲线,你会发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美债的占比远大于黄金。
直到现在,黄金的占比才刚刚追平美债。
那你观察曲线图表就会发现,央行持有美债远大于黄金的年代,恰恰是世界秩序确立的年代。
而反之的年代,恰恰是世界秩序发生改变的年代。
另一个数据是我们调出很多企业账面上的钱,你也会发现类似的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国际上的企业,他们的钱,都是拿去买美债,吃利息去了,基本上是不配置黄金的。
如果你看到他们有10%配置了黄金,就说明他们很不安。
这件事我从去年讲到今年,讲了两年。我讲很多大企业,大机构,他们是9:1,90%的美债,10%的黄金。今年8:1:1,下半年7:1.5:1.5。
很多老读者听我讲了很多次了。
你看,这正好对应我们前天讲的新周期的头两年。
你翻历史数据是一样的,你在上一个大周期,4,50年前的大周期,你会看到一样的现象。
企业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配置黄金的,只有历史上的少数情况下,才会配置。
所以前天我讲大周期的时候,有个读者问我黄金今年上涨如此惊人,位列历史第四的原因是什么?
我在想,你这个思维方式本身就有问题。
这件事不能用归因来理解的,你要明白因果,量化,势能,是三件事。
散户通常喜欢因果,谁谁上涨是因为什么,谁谁下跌是因为什么。
专家们靠归因混饭吃,于是也就会强化这一点,俗称你要个理由,他就给你个理由。
但你去找一个具体做交易的团队,你问他们,你们是根据归因做单么?
他们就会实话告诉你,根据专家的归因是没法做单的。
比如你说因为美国要降息,所以黄金要上涨,这个理由对么?
在分析的视角下是对的,在交易的视角下是错的。
美国要降息这件事出来后,黄金当下的价格,已经反映了美国未来数次降息的全部利好了。
这就叫交易的世界。
当下价格永远是反映几年后的基本面,而不会说真要等到几年后,才慢慢去反映那个基本面。
所以价格是预期决定的,不是事实。
你把这个道理搁在美债问题上是一回事。
你说美债问题无解,美元会走弱,这句话本身没毛病,但是你说美元会均匀的一直弱,那可未必。
美国降息的过程中,美元阶段性走强了,这种事不是没有过。
这就是市场,它永远都是一个走几步,退几步的过程,进退是博弈出来的。
所以你可以参考市场上,专家们的分析意见,我也经常聆听的,但听归听,不能当成全部。
你搁在年初,市场上的主流观点是美元今年会很强,大部分机构都这么认为。
但市场往往不会那么走,年初你觉得美元强,结果它很弱,年底,现在大部分机构又都觉得美元会弱到底,它未必不会杀个回马枪,给大家一个惊吓。
所以如果你去归因,你会发现很多的货不对版。
比如你把美元的走势,把加息降息,把央行购金,把很多很多你已知的因素都当成因,你把它们绘制成曲线,你看看它们能否很好的说明黄金的走势?
或者说这两张走势图里面能否找到可以量化的因果关系?
往往是不能的。
理解我的意思么?因果要能够量化,否则无法指导具体的交易。
我相信你是因,你也有影响,但具体影响了多少呢?黄金几千美金的涨幅里,有多少是你这个因带来的呢?
没有这个数据,没法做交易。
何况很多时候,那个因的数据是滞后的,就是说,黄金涨了半年,你这个因的指标才开始跟着动。
那滞后的因,怎么指导交易?
这就叫因果是因果,量化是量化,因果大部分时候的作用是用来打个比方。
具体投资的人,他需要的是量化,当现实数据无法量化的时候,他只能怎么办?
只能研究势能。
你像我年初1月2号的时候我把美元比成日军,把黄金比成常凯申,我就是想让读者感受下当时的那个势能。
日军强成那个样子,常凯申都能保有四川,去年美元强成那个样子,黄金都可以逆势涨成那样。
今年但凡美元没那么强,黄金的表现都超过去年,要是美元敢弱点,那黄金得强成啥。
你看,我今年1月2号的这段话,就是在描述势能。
做交易的人当无法量化的时候,为什么喜欢研究势能?因为特殊的情况下,那个势能才能提供安全的下注的点。
俗称我押对了,我大赚,我押错了,我小赚,我横竖不能亏。
这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我们前天的这位读者,你关心的所谓注定,说明你还是想要赌输赢。
这很正常,国人一辈子都在押宝。
说起来大家不喜欢投资,实际上人人都在投资,而且几乎清一色都是押宝式投资。
你比如付个首付就买房相当于加杠杆投资房地产;想要报一个热门专业相当于卖身押宝某行业;包括你存钱,都是在押宝逆通胀的可持续性。
但我这个人不喜欢押宝。因为赌输赢这件事的体验是很糟的,确定性太少了。
你非要让我押宝,我唯一愿意ALL IN的,是我自己。
因为很多时候,你非要用低维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你的问题,是极难的。
好比猴群中,你跟我说一只猴子怎么当猴王?很难的。
押错了你会亏,押对了,靠运气赢来的,也会因为实力还回去。
但如果你是伪装成猴子的人类呢?游戏是不是瞬间开挂了?
就像我前天第三个话题里的例子,你真觉得是经理押错了,我押对了?
不,我和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
人家只能看见因果,你能看见量化,人家只能看见量化,你能看见势能。
这个世界上终归是拿着AK47去打原始部落,要比你怎么超常发挥下,容易得多吧?
我前天第一个话题就讲,人类最近的几百年来,发现的最佳秘籍是什么?是打破垄断,鼓励创新。
因为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降维打击了,就是你小时候学过的那句,落后就要挨打。
那搁在自己身上,不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不能把旧有的垄断了你决策的思维方式,打破下,换个脑子重启下自己呢?
还是说年纪大了,真的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路?
财富,终归是存在于新的游戏里的,这就叫洗牌嘛,你不想被洗,就不要拒绝新事物,新思路。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方能阅读正文《新周期已经两年了,从不相信到不甘心,我还来得及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