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相亲市场像一场无声的拍卖会——没人举牌,但每个人都被标了价。
![]()
你不是在找对象,是在评估资产包:房产证厚度、工资条数字、父母有没有养老金,连你打车的APP都成了社交信用分。
![]()
一线城市35岁还没买房的男生,相亲时连开场白都懒得说,对方眼神已经替他说了“不合适”。
这不是你不够好,是系统默认你不在候选名单里。
以前说“男人要事业”,现在变成“男人要有可继承的事业”。
那些在体制内熬年头的,简历上没写年薪,但相亲群里的邀约永远排第一。
私企里拼死拼活的,再能干也抵不过一句“你这工作能稳定到退休吗?
”——女性不是挑剔,是在算一笔风险账:嫁给你,孩子上幼儿园的钱,是不是还得靠我爸妈?
你可能觉得这太现实,可看看那些被边缘化的男人,不是懒,不是丑,是连“被选择”的资格都没了。
无房、无稳定职业、无家族资源,三无标签一贴,婚恋平台的算法直接把你归进“低匹配度”池子,成功率5.7%——比中彩票还难。
这不是个人失败,是整个结构在淘汰掉那些没资本的人。
最讽刺的是,女人越读得多,要求越高。
硕士学历的女生,现在要的是收入1.8倍的男性。
你以为是她们势利?
不,是她们太清醒了。
她们知道,嫁一个没上升通道的男人,等于亲手把孩子推入阶层滑坡的轨道。
这不是爱情,是生存策略。
老鼠乌托邦实验里,强者霸占资源,弱者自闭、绝育、消失。
可人类不一样,我们有社保、有教育补贴、有保障性住房。
北欧用福利把底层男性的婚育率拉高了19%,说明这不是宿命,是制度选择。
可我们呢?
房价涨得比工资快,学历贬值得比青春快,年轻人连租房都得看房东脸色,还谈什么组建家庭?
有人开始说,AI婚配、基因编辑能打破这套规则。
可技术再牛,也改不了人心深处的恐惧——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怕自己老了没人扶,怕下一代重复自己的孤独。
你不是不想结婚,是你怕的不是单身,是把一生押在一个看不到未来的赌局上。
而这个赌局,从一开始,筹码就不在你手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