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他还在拍戏,名单上有《乌云之上》
![]()
到了现在,名气不那种天天上热搜的,但活儿稳,角色多,出镜不浮夸。近几年手头上的事儿先捋一捋:2024年他参与了《城中之城》《韶华若锦》《大河之水》,2025年又有几部待播,还有抗战题材的微短剧在排期,和佟大为、李泽锋一起拍了部叫《背后》的戏,顺带上了个综艺《披荆斩棘2025》。这些年他接东西节奏比许多人稳,古装、年代、军旅、喜剧样样能演,不把自己局限在一条路上。
很多观众记住他的,是几部有代表性的戏。2001年在《康熙王朝》演葛尔丹,花了三个月把人物研究透,出场不多却气场明显,观众印象深。2000年《大宅门》里演白颖园,把细节处理得相当认真,那些小动作被人记住。1998年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用山东话演李木勺,那股接地气的幽默很合拍。更早的起点是1994年《三国演义》里的太史慈,从那儿开始在荧幕上露面。到现在,他演了七十多部影视剧,舞台和屏幕都没断,是靠积累吃饭的那种人。
![]()
说到根子,舞台给他打的底子很硬。1991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就进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大学期间就和人艺合作,大二就上台演了苏民导演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搭档有梁冠华、吕齐。那阵子还演过《海鸥》《等待戈多》《阮玲玉》,毕业戏演的是《哈姆雷特》里的叔父,也参加过和苏联专家合作的《打野鸭》。这些年在话剧场上的历练,让他学会把每个小动作、眼神都当成戏的一部分,不抢也不让人觉得没戏。
他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读书那会儿折腾了好几次:1986年先报过山东大学艺术系和山东艺术学院,没考上;后来又去试上海戏剧学院,烟台那次面试出了岔子,没被录取。1987年中戏三轮都过了,却因为高考通知书晚了错过报名,只能先进了青岛话剧团,在《相逢不是在梦中》里演了重要角色,干了半年的折腾后才收到中戏补录通知,才正式成为87级学生。那届班上有胡军、徐帆、江珊、陈小艺、何冰等,因为他年龄大,23岁才进校,大家都叫他“大叔”。
![]()
再往前看,他的出身也和现在这份稳重有关。1964年7月23日生在青岛,高中读的是青岛第二十三中学,成绩平平,没打算考大学。高中毕业后直接进了青岛铁路局车务段,做了六年铁路工人。那段时间天天顶风冒雨干体力活,搬运、挂钩,工资稳定但日子单调。后来迷上了唱流行歌,母亲帮他找了声乐老师,老师说嗓子有戏,建议他上艺术学校,这才把人生往演戏这条路推了一把。
生活里也有一些能看见的小事。中戏时认识了王红蕾,是老师的女儿,气质温和,两人在排练中慢慢熟起来。交往初期双方家长都不同意——他家普通工人,女方是知识分子,身份差异让父母有顾虑。1990年两人瞒着结了婚,后来孩子出生,拿着结婚证去见父母才慢慢被接纳。婚礼很简单,王红蕾不爱热闹,上镜少,日子低调,做伴在后面撑着他演戏。儿子后来在美术行业工作,偶尔一家三口在青岛海边被拍到,画面平平淡淡但看着顺眼,媒体也挖不出太多私事。
![]()
他的习惯和毛病也挺生活化。爱吃甜食,拍戏空档衣兜里常常塞着蛋糕、糖果,饿了就抓着啃。有一次在片场直接吃了三块奶油蛋糕,把助理看傻了。王红蕾不太同意他吃这些,经常在他行李里放纸条提醒少吃,他嘴上答应,背地里还是会偷吃。早年压力大开始抽烟,外出时会抽,妻子嫌味道,在家管得紧,探班时要是发现就把烟没收,他也多是笑着服软。
工作态度上,他很认真。接了角色就钻进去,每天拍完回酒店把当天镜头翻看一遍,第二天再和导演讨论调整。对他来说,主角配角无所谓,只要角色扎实,就要把每处细节做好。这种认真让导演愿意再找他,特别是那些需要慢工出细活的角色。他不靠炒作,不爱混圈子,把演戏当成职业来干。
![]()
身体上,61岁了,身材有点发福,圆润一些。有人会说看着不够酷,但更多人关心的是他能把角色演得靠谱。从铁路工人到舞台,再到荧幕,多年下来靠的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不张扬却稳当。这份踏实,让他在演艺圈里走得长久,也让观众在荧屏上觉得他像隔壁的大叔,亲切而真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