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国外长为何突然取消访华行程?德媒:错不在我们

德国外长为何又想重启访华行程

如何看待德国外长取消访华行程

0
分享至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定于26日开启访华行程,却在动身之前突然取消了行程。联邦外交部发言人解释称,推迟的原因是中方除外长王毅的会晤外,并未确认其他日程安排。然而,外界似乎并不满足于仅将这一突发的变故归结于此类“技术性原因”。

多家德媒即在相关报道中指出,德富尔访华行程生变,揭示了德中乃至欧中关系的深层危机


▲图源:Michael Kappeler/dpa

《世界报》在报道中首先写道,瓦德富尔突然取消对中国的访问,是因为北京临时改变了访问安排,且没有提供高层会晤对象。此举被广泛解读为德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大失误”,因为“如今疲软的德国汽车工业已无力承受与中国的另一场冲突”。

然而,报道话锋一转,称上述看法忽略了一个事实——当前欧洲与中国、德国与中国的关系出现的危机迹象,并非布鲁塞尔或柏林的过错

文章接着将矛头指向北京,称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控,实际上是向欧洲及其工业界宣战,因而使得无论德国政府还是欧盟委员会都无法“照常营业”。


▲《世界报》相关报道截图

和很多类似报道一样,《世界报》的文章也援引了所谓“中国问题专家”的说法。该报引述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阿尔切萨蒂(Rebecca Arcesati)的观点称,欧洲并非只是“中美关税战”的被动受害者,中国正凭借对稀土元素的垄断地位“对欧洲施加政治及经济压力”。

文章更进一步声称,中国过去就曾使用不正当手段,将技术盗窃变成常态,并以巨额补贴摧毁了欧洲的整个产业,比如太阳能产业;而目前对电动车的出口补贴浪潮,则正在延续这一模式。


▲图源:Getty Images、laif、dpa、Handelsblatt

从前面的行文来看,文章得出一个略显陈词滥调的结论,不会令人感到意外——该文指出,中国的“经济战争”更像是一个警钟,提醒欧洲要“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文章最后说,正是因为德国经济与中国深度捆绑,柏林才往往表现得过度谨慎;要让欧洲能够更有力地与中国抗衡,就需要柏林方面作出更有决断力的政策;因此,瓦德富尔突然取消访华行程或许并非德国外交的失败,而是一种信号——表明德国今后不再愿意“事事忍让”了。


▲图源:picture alliance / dpa / Bernd von Jutrczenka

对于德国外长为何临时取消访华,《南德意志报》的报道则给出了一个不同的解释。

《南德意志报》报道指出,瓦德富尔取消行程是“合乎逻辑”的,因为他显然除了和中国外长王毅会面外,不会再有其他会晤对象。报道也暗示,这一冷遇,或因瓦德富尔此前在台海、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

但文章同时强调,这也反映出德国如今“影响力有限”。文章称,本周亚洲正在举行几场重要的峰会,包括中国领导人与美国总统的会晤;对北京而言,这次中美会晤具有最高优先级——至于德国的关切,中国“根本无暇顾及”


▲《南德意志报》:“德国对北京没什么影响力”

德国外长取消访华行程,究竟是因为中国太“强”,还是德国太“弱”?答案或许并不重要。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相关问题时指出的——德中双方“更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推动双边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欧洲时报德国版蓝蒿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道德经 incentive-icons
道德经
欧洲时报德国版
11940文章数 761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