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费聚 字子英
生卒:1326 年(元泰定三年)—1390 年(洪武二十三年)
籍贯:泗州五河县费家集(今安徽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费村)
最高军职:总兵官(相当于今战区陆军司令)
最高爵位:平凉侯(三等侯,岁禄一千五百石)
所属集团:淮西二十四将
免死铁券:洪武三年颁赐,编号“开国辅运第十八号”(后因谋反罪作废)
人生关键词:招降张家堡、白石江擒达里麻、云南平叛、胡党案赐死
![]()
一、濠州少年:从卖艺郎到亲兵队长
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江淮大旱,五河县十七岁的费聚肩挑一把六十斤重的镔铁大刀,随逃荒人流涌向濠州(今安徽凤阳)。他在鼓楼前舞刀卖艺,刀光霍霍,围观者喝彩如潮。人群中,一位二十四岁的红巾军头目朱元璋驻足良久,赞道:“此子可教!”当晚,朱将费聚邀入营中,对饮三碗浊酒,结为异姓兄弟——这段“街头识英雄”的桥段,在《凤阳府志》中仅一笔带过,却在民间评书《大明英烈传》里被渲染得绘声绘色。
加入红巾军后,费聚因膂力惊人被选为亲兵“十刀盾”之一。至正十三年(1353)春,朱元璋奉命招降定远张家堡三千民兵,仅带九卒同行,留费聚一人监督降军。三日后,降军首领欲反,费聚夜奔百里回报。朱元璋急率三百骑折返,用伏兵擒其首领,尽得三千众。此役乃朱元璋早期扩张之关键,费聚以“飞骑报信”之功升任承信校尉(正七品,约今连级军官)。
![]()
二、江南鏖兵: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1. 长兴守卫战(至正十七年,1357)
耿炳文攻下长兴(今浙江湖州长兴县),遣费聚为副帅。张士诚遣其将宋兴祖率两万舟师来争,费聚以“火筏夜袭”烧毁敌舰三百艘,生擒宋兴祖。此后,张士诚势力被遏制于太湖以东。
2. 武昌攻坚(至正二十四年,1364)
陈友谅亡后,其子陈理据武昌顽抗。费聚随常遇春冒雪攀城,左臂中箭仍不退,率先插上红巾军大旗,战后升永兴翼副元帅(从三品,约今副师级)。
3. 鏖战平江(至正二十七年,1367)
攻张士诚最后一城平江(今苏州),费聚领“跳荡队”破葑门,俘张士诚部将吕珍,获封永兴卫指挥使(正三品,约今正师级)。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大封功臣,叙勋定位,费聚位列“淮西二十四将”第十八。若以武功论,他略逊于常遇春、蓝玉之骁勇,却高于华云龙、郑遇春等人,军中以“稳、狠、准”三字评之:阵地战稳,追击战狠,招降计准。
![]()
三、平凉开府:西陲七年的冰与火
洪武二年(1369),明军西征关中,费聚改任西安卫指挥使,镇守平凉(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平凉乃陕甘咽喉,北拒蒙古扩廓帖木儿,南屏陇西羌戎。费聚在城西筑“聚虎台”,亲率五千步兵、两千骑兵,两度击退扩廓三万骑,修筑关隘二十一处,开垦屯田八千顷,岁收军粮十万石。民谣赞曰:“平凉有虎,西陲无鼓。”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费聚得授:
- 爵位:平凉侯(三等侯,位次卫国公邓愈之下)
- 官职:大都督府佥事(正二品,约今国防部副部长级)
- 铁券:第十八号,免本人两次死罪,子一次死罪。
四、云南万里:白石江头的最后一击
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率三十万大军征云南。费聚以副总兵身份出征,在曲靖白石江(今云南曲靖市沾益区)与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决战。费聚领左军,趁江水夜落,以皮筏渡江,突袭元军中军,生擒元平章达里麻,俘众二万,史称“白石江大捷”。随后,他又随沐英攻破大理,擒段世,云南悉平。
洪武十六年(1383),明廷设贵州都指挥使司(治今贵阳),费聚以总兵官署理都司,兼制云贵兵权,麾下汉土官兵达十二万。期间,他实行“以夷制夷”之策,招抚水西安氏、播州杨氏,修筑“费公堤”于贵阳城南,至今遗迹犹存。
![]()
五、滑向深渊:酒色、胡党与免死铁券的作废
1. 酒色误政
洪武十八年(1385),费聚奉旨赴苏州安抚军民,却沉溺酒色,“昼夜饮博,无复人臣礼”,被御史弹劾,朱元璋下诏切责,罚俸一年。
2. 西北无功
洪武二十年(1387),再命费聚招降故元太尉纳哈出于西北,费聚逗留不进,致纳哈出最终降于冯胜,朝廷大失望。
3. 陷入胡党
丞相胡惟庸见费聚失意,暗遣幕客游说:“公侯欲保富贵,当结强援。”费聚与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南雄侯赵庸等秘密交通,相约“外示恭顺,内整甲兵”。洪武二十三年(1390)四月,胡惟庸案再起,锦衣卫审讯陆仲亨家奴封贴木,得供词牵连费聚。五月,朱元璋以“交通逆臣,意欲谋反”之罪,赐费聚自缢于南京大中桥私宅,年六十五,爵除。
![]()
六、身后荣辱:从“逆臣”到“忠烈千秋”
费聚死后,家属流放云南金齿卫(今保山)。洪武三十一年(1398),建文帝即位,追念开国勋劳,下诏平反,御书“费氏聚公忠烈千秋”匾额,令有司送回五河故里,立祠祭祀。嘉靖年间,乡人重修费公祠,大学士李春芳撰碑,称其“功在边疆,罪在党附”,成为官方定论。
七、战力纵横:淮西二十四将武力榜
民间将淮西二十四将按“万人敌”“千人敌”“百人敌”分三档:
- 万人敌:徐达、常遇春、李文忠
- 千人敌:蓝玉、傅友德、冯胜、邓愈、汤和、费聚、华云龙
- 百人敌:其余十三将
《明史纪事本末》评曰:“费聚骁果不及常、蓝,而持重过之,使守边陲,可挡十万骑。”盖棺定论,他在开国诸将中位列第二梯队前茅。
八、结语:英雄与时代的双重悲剧
费聚的一生,是元末群雄到明初专制转折的缩影。他的前半生,在烽火中淬炼,以勇武和智谋扶起一个新王朝;后半生,却在太平与猜忌中迷失,最终死于政治清洗。个人悲剧与时代悲剧交织,使得这位平凉侯的功过,远非“免死铁券”四字所能承载。
今天,当你站在五河县费村那棵传为费聚手植的银杏下,仍会听到老人念叨:“老辈人说,侯爷是虎将,可老虎也逃不过猎人的网。”风掠过枝头,黄叶飘零,如那纸作废的铁券,悠悠坠入历史的尘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