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5厘米的落差,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轻松一步,但对坐轮椅的残障人士来说,需要被人架起来,颤颤巍巍迈过去,才能回到轮椅上。这件事发生的语境是,他有提前申请轮椅,也确实有工作人员协助,但舱门和升降车之间存在误差,让本可以顺利的下飞机变得尴尬起来。
郑智化带着情绪说“操纵升降机的司机根本不顾我的安全,完全不把升降板提高,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进飞机”,我以为是可理解的。我自己遇到远机位需要乘摆渡车时,都免不了吐槽几句,有一次因为摆渡车数量不足,在寒风中等了十分钟,还打电话向航空公司投诉。郑智化这样的知名残障人士应该坐过多次飞机,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机场的无障碍设施应该比较了解,自然有对比,在社交媒体中有点情绪,也没有上纲上线,只是批评机场,没有涉及其他。
![]()
平心而论,我们很多城市在无障碍设施上有太多不足,盲道成为断头路、轮椅的斜坡角度不合理等等。在各大城市的无障碍设施中,深圳都算表现卓越,即便如此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而且深圳机场马上发公告,“立行立改”。我记得前段时间还有个博主小哥,专门给深圳市的公共设施“挑刺”,每次提出问题后都是连夜整改。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深圳这座城市的“佳话”。
但随着视频的公布,很多人认为有“反转”。即纠结郑智化是否真的“连滚带爬”,看过原视频的都知道,轮椅推到舱门,因为高度差无法推行,经过交涉后,两名工作人员架起郑智化跨过这道坎儿。我无法捕捉当时的对话和微表情,仅从动作上看,郑智化显得有些狼狈,毕竟体重不小,众目睽睽之下被架起,颤抖着迈步,难免会有失望的感觉。恰好使用了最近流行的“连滚带爬”梗,稍有常识的人会知道,无论怎样他也不会以连滚带爬的方式进入机舱,这是一种情绪修辞。而且,确实只要升降机跟舱门更加贴合,便可以让轮椅顺利通过,真正的无障碍通道往往在这些细节处最见功力,郑智化的批评当属正常范围。
仅仅是因为郑智化的身份,便隐隐将其设置为对立面,似乎他在有意抹黑,显然有失公允。很多网络评论开始批评郑智化,认为这是反转,其实是将郑智化两次当成了“他者”。
第一个他者的想象,来自于他是个残障人士。同为残障人士的脱口秀演员黑灯,为郑智化说了几句话,也遭遇类似的批评。在很多人看来,这个世界是为“正常人”准备的,为弱势群体准备专门的服务设置和相关制度太消耗“成本”。即便做了,也要求他们“感恩”。
这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本不存在施舍一说。如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垂怜”,不仅是为少数人服务,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我们都是平等的人,平等纳税,享受公共服务。在风险社会中,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永远“主流”,谁也不愿意有身体残缺,但无法完全避免意外,更直接表现是,我们永远无法避免衰老。无论残障人士还是耄耋老人,都有权利顺畅地使用公共服务,为他们做保障,不仅是社会成员的互助,也是社会成员的自助。这是一种社会保险,我们都吃五谷杂粮,可能会生病衰老,监督无障碍设施的落实,也是为我们自己规避风险减轻不便。
很多自诩“主流”和“正常”的人意识不到这点,便对着残疾人指手画脚,要求他们不能投诉只能感恩。这是对基本权利的漠视,也是我们长久以来缺乏平等意识,奉行等级区分和感恩文化的后果。比如我们为残障、重疾、贫困人士募捐,常常要求他们现身说法,声泪俱下地感恩大家,仿佛他们在用尊严求得利益。电影《震耳欲聋》中,檀健次饰演的男主角,就因父母是听障人士而被学校要求募捐,试想一个孩子要向公众演讲,抱着募捐箱向每个爱心人士鞠躬感谢,有多少想过这些方式会侵犯他的尊严,养成其自卑敏感的人格。很多性格问题,并非是残障人士的身体残缺导致,而是被周围人异样的对待方式所塑造。至少,我们先不必把自己的“正常”看得太高,也不必对残障人士过分谨小慎微,不妨学学电影《触不可及》里那个黑人保姆,把残障人士当个平等的人,你和他都可以真实直接地表达,开玩笑发脾气都“正常”,而不是你“正常”,他“不正常”。
第二个他者的想象,似乎来自于郑智化的台湾身份。正是因为这种身份,让他的批评被再次上纲上线,甚至被看成有意抹黑。这种思想,不仅是一厢情愿,更显得小家子气。首先既然有中华情节,就不该把郑智化看成外人。退一步说,即便是外人,针对机场服务批评几句,就让人怒不可遏,恐怕也显得狭隘,听不得批评。
有关身份的联想,往往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女人的事男人批评不得,南方的事北方批评不得,LGBT的事顺直批评不得,少数族裔的事老白男批评不得,我们的事外人批评不得……很多人有个坏习惯,先不管说的事,而是先看说事的人,先不看说的事对不对,而是猜测说事的人是何动机。最终,有关事的讨论逐渐偏离,转向动机和立场的无厘头争议。
![]()
郑智化的吐槽本算不得大事,深圳机场的回应也堪称典范,就在这种互动中,深圳这座城市越来越好。偏偏有人跳出来说“反转”,最终郑智化也出了一条道歉,郑智化的智慧也在于,他并没有推翻自己曾经指责的“事”,而是为自己的表述方式道歉。这不是对自己的否认,而是修正。从郑智化的“道歉”中,能发现这件事的光谱不是只有黑白两色,不是只有正确与错误两个选项,也不是只有我者与他者两种对立身份。在具体的事情上不断辨析,少点空洞宏大的诛心之论,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