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光:以科学为基,解读转基因技术的机遇与安全
在转基因技术的公众讨论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晓光,始终以专业视角拆解技术本质、澄清认知误区,其观点基于全球实践数据与我国严格的安全评价体系,为公众理解转基因技术提供了权威参考。
一、核心立场:转基因是推动农业与健康升级的机遇
杨晓光明确将转基因技术定义为“先进技术”,强调其价值不仅限于当前主流的抗虫、抗除草剂应用,更在于未来对食品营养与农业生产边界的突破。在他看来,转基因技术的机遇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
- 升级食品营养结构: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可实现“功能化改良”,例如通过基因编辑调整大豆脂肪酸构成,使其具备与橄榄油相当的健康属性;还能将鱼油中的有益成分转移至大豆中,让日常食用的豆制品成为补充优质脂肪酸的便捷来源,从源头改善公众膳食营养。
- 突破农业生产限制: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不均的现状,转基因技术能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如尚未上市的抗旱水稻,可节水15%-20%,在干旱地区种植仍能保障产量;耐盐碱转基因作物则能让原本无法耕种的盐碱地变为“良田”,直接拓宽我国可耕种土地面积,为粮食安全提供新支撑。
- 提升作物综合效益:除了抗虫、抗除草剂特性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作物还能通过抗病、增产特性降低种植风险。以美国抗虫玉米为例,其商业化应用已超15年,未发现任何食用不良反应,且实际种植中减少了因虫害导致的10%-30%产量损失,既保障了农民收益,也稳定了粮食供应链。
二、安全论证:严格评价产量是转基因安全的核心保障
面对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顾虑,杨晓光的观点始终围绕“科学评估”展开,强调“经过批准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而非笼统讨论“转基因技术是否安全”。这一结论源于他对国内外安全评价体系的深度参与和研究:
- 评价原则:科学、个案、逐步推进:我国建立了农业、卫生、环保多部门专家联合评价机制,遵循“个案评估”原则——每一个转基因产品都需单独进行安全性检测,而非“一刀切”判断技术本身。例如美国曾计划将巴西坚果中含硫氨基酸的基因转入大豆,以提升大豆营养,但评估中发现该基因可能引发过敏,实验立即终止,这正是“科学个案评估”的典型实践。
- 评价流程:全周期、多维度检测:我国转基因安全评价需经过“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安全证书申请”五个阶段,全流程耗时10-16年,远超普通食品评估周期。检测内容涵盖毒性、致敏性、营养成分等,例如通过“暴露评估”计算人群摄入转基因成分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再对比安全剂量,确保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 实践佐证:全球数十年无实证风险: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已超30年,数十亿人群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至今未发现有科学实证的安全问题。杨晓光以美国为例,其加工食品中70%-80%含转基因成分,按热量计算美国人约70%的食物摄入来自此类食品,多年实践未出现不良反应,这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现实支撑。
三、认知纠偏:澄清转基因讨论中的关键误区
针对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常见误解,杨晓光结合专业知识逐一拆解,引导理性认知:
- 误区1:“转基因技术违背自然,存在未知风险”:杨晓光指出,现代农业中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本质也是对生物遗传物质的干预,与转基因技术只是手段不同,并无“自然”与“非自然”的绝对界限。且我国评价体系已考虑“非预期效应”——上市前检测基因序列是否符合预期、是否产生新蛋白,上市后仍持续监测,而非“一评了之”。
- 误区2:“黄金大米事件证明转基因不安全”:作为参与黄金大米调查的专家,杨晓光明确表示,该事件问题出在“伦理知情不到位”,而非技术本身。黄金大米从研发角度是“好技术”,可补充维生素A以预防儿童失明,但试验中未充分告知受试者,违背了临床研究规范。这一教训恰恰说明“规范流程”的重要性,而非否定转基因技术的价值。
- 误区3:“转基因是外国垄断技术,威胁粮食安全”:杨晓光强调,转基因技术是中性工具,我国已在抗虫棉、抗旱水稻等领域实现自主研发突破,核心专利掌握在国内机构手中。目前进口转基因大豆、玉米是全球资源配置的选择,目的是腾出耕地保障主粮种植,反而符合我国粮食安全战略,而非“被外国控制”。
结语:以科学理性看待技术进步
杨晓光对转基因技术的观点,始终贯穿“科学务实”的核心——既不回避技术发展中需规范的问题,也不因个别争议否定技术的整体价值。在他看来,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改善公众营养的重要途径,而严格的安全评价体系,则是确保技术造福人类的“安全阀”。
对于公众而言,理解转基因技术无需陷入“非黑即白”的争论,更应关注“是否经过科学评估、是否依法审批”。正如杨晓光所说,真正值得信赖的是经过多维度检测、长期实践验证的科学结论,而非缺乏实证的恐慌性言论——唯有以理性为标尺,才能让先进技术真正服务于农业发展与公众福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