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10月24日清晨,薄雾在周公山间缭绕,缓缓漫向周公山镇余家村的屋舍与田野。村中绿意葱茏,花草齐整;农家院落干净有序,炊烟袅袅升起。余家村“乡土乡亲”农家乐老板余英正仔细擦拭着新换的店招。不远处,臂戴红袖章的网格员邱跃聪已带领几位村民,开始清扫昨夜被风吹落的满地落叶。这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晨景,正是周公山镇以“精微网格”为“绣花针”,细心织就的人居环境蝶变新图景。
![]()
一张网格里的责任接力与人心聚合
![]()
“以前搞卫生,大家总是开头应付一下,没过几天又乱堆乱放。现在不一样了,网格划到了家门口,天天有人管,大家都自觉了。”望着家门口那片写着自己名字的网格责任区,余家村村民黄秀萍感慨道。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乡村治理从“运动式”到“常态化”的可喜变迁。
![]()
这一变迁的起点,源于周公山镇党委政府创新推行的“周公山·精微网格”治理模式。全镇以村为单位,精细划分“村、组、户”三级网格,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域、责任到人的治理网络: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总网格长,运筹帷幄;69名村民小组长出任二级网格长,承上启下;150名优选村民担任网格员,成为嵌入乡村肌理最活跃的“细胞”。
“网格虽小,责任千钧。”余家村总网格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俊浩的笔记本,是这个责任体系的最佳见证。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巡查足迹:“周一清理房前屋后堆积杂物3处;周三走访五户协助制定庭院治理方案;周五巡查村内商铺‘门前三包’……”在他看来,这小小网格承载的是守护一方山水、服务一方百姓的沉甸甸责任。
![]()
为让这张网根基更牢、发力更准,镇党委推行“定格定人”机制,选派班子成员和镇干部常态化下沉担任“网格指导员”。“我们不是来指挥的,是来一起干的。”下沉镇干部柳波、高括力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他们与网格员一同巡查、劳动、解决难题,构建起“镇指导、村抓总、组包片、户包点”的治理新格局,实现了责任体系从“纵向到底”到“人心聚合”的升华。
![]()
一份清单中的民生温度与治理精度
![]()
治理不能仅凭热情,更需清晰路径与标准。周公山镇在“定职定责”上做足文章,围绕“政策宣讲、先行示范、跟踪督导”三大职能,制定下发《村级人居环境职责清单》,将整治任务量化、具体化,用“明确、具体”取代了以往的“大概、可能”。
余家村作为全国文明村,一直在探索将规则落实与温情执行完美融合,在如何实现将冰冷的条文变得有“温度”上先行先试。网格员邱跃聪的故事给出了充满温度的答案。
![]()
在整治余家村环境时,邱跃聪发现一户独居老人院里堆满旧木板和瓶罐,既影响村容又存在隐患。按清单要求,他需要“清理乱堆乱放”,但若简单粗暴地清理,势必伤了老人的心。邱跃聪没有立即下达整改通知,而是连续三天利用下班时间陪老人聊天,了解这些“杂物”在老人心中的价值。他耐心地将物品分类,整齐码放可留用的,耐心解释,需清理的,还利用周末自发找来木材为老人搭了个结实美观的储物架。
![]()
“清单是冷的,但执行的人必须有温度。”刘明说。如今,这位老人不仅主动维护庭院,还成了环境整治的“义务宣传员”,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网格员贴心。
![]()
正是这种带着温度的“清单式”管理,催生了治理的“化学反应”。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清理乱堆乱放400余处,协助庭院治理200余户,开展景区卫生整治40余次,规范商铺占道经营100余家,督促更换破损店招30余个……每个数字背后,都是150名网格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难题的生动实践。
一种转变下的持久之美与发展之机
![]()
每逢周末,余家村总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网格长带领村民志愿者清扫路面,与悠闲漫步的游客亲切交谈。村民孟宪康家的盆景园就在路旁,他笑着说:“环境好了,空气都是甜的,自己培育的盆景游客抢着买,很多品种简直供不应求!”
![]()
这种变化不仅是表面的整洁,更是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内生动力觉醒。背后的“定奖定补”机制功不可没。镇里定期评选“最美网格”“文明庭院”“诚信商户”,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极大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
![]()
在村里经营农家乐多年的王静涛感受最深:“以前游客在泡完温泉就走,很少到我们余家村。现在环境大变样,路好走、景好看,游客们泡了温泉,都爱再专程到我们村里逛逛,买点土特产。我的生意至少好了三成!”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主动换上与乡村风貌协调的新店招,在门口摆放绿植,成为“美丽网格”的示范点。
![]()
环境美带动了产业兴。乡村的“颜值”转化为发展的“产值”,生态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变化,也开始返乡创业,开办精品民宿和农家乐,为周公山镇注入新的活力。
美丽山水间的乡愁记忆与幸福回响
![]()
从重庆前来泡温泉的游客王晴,泡完温泉后,专程来到余家村,惬意地沿着新整治的村道散步,两旁错落有致的农房、精心打理的小菜园和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构成了一幅恬静的乡村画卷。“这里太舒服了,”她由衷赞叹,“没想到现在的农村这么干净、这么美。泡完温泉在小路上走走,闻着桂花香,听着鸟叫,整个人都放松了,好像回到了小时候老家那种无忧无虑的时光。”
![]()
这种“回老家”的乡愁记忆体验,正是周公山镇通过“精微网格”治理追求的终极成效。在这里,“精微网格”不再只是治理工具,更是连接政府与群众、游客与乡村的情感纽带,织起的不仅是环境整治的责任网,更是人心凝聚的幸福网。
![]()
值得一提的是,余家村的生动实践,仅仅是周公山镇全面推进“精微网格”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在全镇各个村落,同样的治理理念正根据各自村情,焕发着个性化的生命力,共同汇聚成周公山镇乡村治理现代化改革的生动图景。
![]()
周公山镇党委书记杨波表示:“周公山镇将以区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引,把‘精微网格’建设成为落实‘景城相融’专项行动的前沿阵地。下一步,周公山镇不仅要让每个网格成为展示和美乡村的窗口,更要让其成为建设‘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现代化文旅新城的基本单元。我们要让网格治理的成效,体现在旅游路网的便捷通达上,体现在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中,体现在文旅新业态的培育发展里。”
如今,漫步在周公山镇,温泉的热气与乡村的烟火气交融升腾,整洁优美的环境与淳朴友善的乡风相映成趣。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精微网格”的精细编织下,徐徐展开,愈发绚烂。

![]()
![]()
▌记者:赵宇航、高括力(通讯员)/文 赵宇航/图
▌编辑:赵宇航 周利
▌一审:胡月
▌二审:彭勇
▌审核:徐召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有关雨城的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