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杀手伪装成修暖工,3年犯下23起血案,一个细节让他彻底完蛋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
    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
    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01

1997年初春,太原的街头还带着些许寒意。

33岁的李勇盛从监狱的铁门走出来时,以为迎接自己的会是妻子何妙春温暖的怀抱,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张冰冷的死亡证明书。

「她上吊了,就在你进去后半年。」邻居大妈看着他,眼神里写满了同情和回避,



「孩子现在跟她奶奶住。」

李勇盛的世界瞬间坍塌了。

他颤抖着手接过女儿小小的身影,那个只有7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叫了声「爸爸」,然后就低下了头。

「妈妈说,爸爸是个坏人。」女儿的话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扎在他心上。

生活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痛苦而停下脚步。

房租、生活费、女儿的学费,每一样都需要钱。

李勇盛拖着疲惫的身体四处找工作,但前科的标签让他到处碰壁。

「对不起,我们不要有案底的人。」

「你还是再到别处看看吧。」

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让李勇盛的自尊心彻底碎了。

就在这时,他听说了期货这个「赚快钱」的门道。

「老兄,期货就是用小钱博大钱,一天赚个几万块不是梦。」

一个自称「期货高手」的中年男人拍着李勇盛的肩膀说,「你看我,一个月前还是个穷光蛋,现在开着小轿车。」

李勇盛心动了。他借遍了所有能借的钱,甚至把女儿的压岁钱都拿出来,总共凑了5万块钱投进了期货市场。

最初几天,账面上确实赚了钱。

李勇盛兴奋得几乎整夜不眠,脑子里全是发财后的美好生活:

给女儿买最好的衣服,搬到最好的房子里住,让所有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

然而,期货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赌场,它可以让你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你瞬间倾家荡产。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行情突然大跌,李勇盛的5万块钱全部亏光,而且还倒欠了期货公司3万多。

「还钱!」债主们开始上门了。

「李勇盛,你以为躲得掉吗?三天内不还钱,我们就找你女儿算账!」

看着女儿恐惧的眼神,李勇盛的内心彻底绝望了。

他想过自杀,但女儿怎么办?他想过逃跑,但能逃到哪里去?

深夜里,李勇盛坐在出租屋的窗边,点燃了一支烟。

烟雾缭绕中,他想起了在监狱里听到的那些故事——有人靠抢劫银行一夜暴富,有人靠绑架勒索发了财。

「也许,只有这条路了。」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第二天一早,李勇盛就开始琢磨抢劫的目标。

银行?安保太严。商店?钱太少。住宅?这个可行,但怎么进去是个问题。

在太原的街头转了几天后,李勇盛注意到了一个现象:

这个季节,经常有穿着工作服的人上门检查暖气设备。

而且,居民对这些「工作人员」都很信任,基本上不会拒绝开门。

「如果我也穿成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萌芽了。

李勇盛开始仔细观察那些真正的检修工人:他们通常穿蓝色的工作服,戴绿色的袖套,手里拿着工具包和记录本,说话时会用一些专业术语。

「这就是我要的身份!」李勇盛兴奋地想,「谁会怀疑一个正在工作的修暖工呢?」

他用仅剩的一点钱买了一套工作服,一副绿色袖套,一个帆布包,还有一把榔头——名义上是检修工具,实际上却成了他的凶器。

为了让自己的伪装更加逼真,李勇盛甚至跑到图书馆去查阅暖气设备的相关资料,学习那些专业术语。

他还手工制作了一张「暖气检修登记表」,上面印着看似正规的公章。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勇盛选定了第一个目标:解放路23号院的高鹃。

那是1997年10月8日的下午,李勇盛穿着蓝色工作服,戴着绿色袖套,手拿记录本,背着工具包,敲响了高鹃家的门。

「您好,我是供暖公司的,来检查一下暖气设备。」他的声音听起来非常专业和礼貌。

高鹃是个60多岁的老太太,看着眼前这个「工作人员」的标准装扮,没有丝毫怀疑就开了门:「好的,快请进,暖气确实有点问题。」



02

进入高鹃家后,李勇盛表现得相当专业。

他先是认真地检查了一下暖气片,还拿出小本子做记录,嘴里念念有词:「这个阀门有点问题,需要调整一下压力值。」

高鹃在一旁看着,完全没有防备。

她甚至还主动给李勇盛倒了杯热水:「师傅,辛苦了,喝口水暖暖身子。」

「谢谢您,您真是太客气了。」李勇盛接过水杯,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但就在高鹃转身的瞬间,他从工具包里掏出了那把榔头。

「砰!」一声闷响后,高鹃倒在了血泊中。

李勇盛快速翻箱倒柜,找到了一些现金和金首饰,总价值大概2000多块钱。

他冷静地整理好自己的装扮,确认没有留下明显痕迹后,就像一个完成工作的普通修暖工一样,提着工具包离开了现场。

这第一次的成功让李勇盛意识到,他的伪装术几乎是完美的。

回到家后,李勇盛仔细总结了这次行动的经验:

首先,修暖工这个身份确实很管用,没有人会怀疑;

其次,选择独居的中老年人作为目标比较安全;

第三,一定要表现得专业一点,让对方完全放松警惕。

但2000块钱对于3万多的债务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李勇盛知道,他必须继续下去。

两周后,李勇盛出现在了太原市的另一个小区。

68岁的杨国台老人开门看到这个穿着工作服的年轻人时,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一样亲切。

「师傅,我家的暖气好像不太热,麻烦您帮忙看看。」

「没问题,这是我们的工作。」李勇盛依然是那副专业而友善的模样。

然而,这次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抢劫。

在杨国台倒下后,李勇盛发现自己竟然有一种奇怪的快感。

这种感觉让他感到害怕,但同时也让他上瘾。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勇盛开始了他的跨省作案之路。

河北保定、河南郑州、山东德州……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先观察当地的供暖情况,了解检修人员的工作习惯,然后完善自己的伪装。

在保定,他遇到了何淑兰。

这个善良的老太太不但让他进了门,还要给他做饭:「师傅,您大老远来检查设备,太辛苦了,我给您煮碗面条吧。」

在郑州,吴怡红甚至主动帮他拿工具:「师傅,这个扳手给您,我老伴以前也是干这行的,我懂一点。」

在德州,那个退休工人看着李勇盛熟练地「检查」设备,还夸赞道:「年轻人,你这技术不错,一看就是老师傅带出来的。」

每一次,李勇盛都能轻松地获得受害者的信任。

他的演技越来越娴熟,甚至可以和受害者聊上十几分钟的家常,然后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时候下手。

为了让伪装更加完美,李勇盛还专门学了一些其他地方的口音。

在河北,他说河北话;在山东,他学山东话;在河南,他模仿河南口音。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当地的工人。

他甚至还准备了不同版本的「证件」:有时候是供暖公司的工作证,有时候是物业公司的派工单,有时候是政府部门的检查通知。

虽然这些证件都是他自己做的,但在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很少会仔细核实这些东西。

在石家庄作案时,李勇盛甚至遇到了一个退休的暖气工。

那个老师傅看了看李勇盛的装备,问了几个专业问题。

李勇盛凭借着之前学习的知识,竟然完美地应付过去了,甚至还和老师傅探讨了一些技术问题。

「小伙子,你这手艺不错,跟谁学的?」老师傅问道。

「我师傅是个老技术员,教了我很多年。」李勇盛回答得滴水不漏。

「那你师傅教得好啊,现在像你这样认真的年轻人不多了。」老师傅感慨地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老师傅眼里「认真负责」的年轻人,几分钟后就举起了罪恶的榔头。

到了1998年,李勇盛的作案已经变得相当频繁和疯狂。

有时候,他一天之内可以作案多起。

10月27日这一天,他先是在石家庄杀死了一个27岁的青年,一个小时后又在另一个地方打伤了一个59岁的老太太。

李勇盛开始享受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演员,每次作案都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而那些受害者,就是他表演的观众。

这种变态的心理让他的犯罪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抢劫,开始把杀人当作一种「艺术」。

他会仔细观察受害者临死前的表情,会在现场停留更长时间,甚至会和已经死去的受害者「告别」。

「大妈,对不起了,我也是没办法。」这是他经常对受害者说的最后一句话。



03

1999年11月,太原市的街头已经开始飘雪了。

就在李勇盛以为自己可以继续逍遥法外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变化正在悄悄发生。

太原市公安局重案组的刑警队长约飞这几个月一直被一系列入室杀人案搞得焦头烂额。

从10月开始,短短两个月内就发生了6起性质完全相同的恶性案件:

都是独居的中老年人遇害,都是头部被钝器重击,都是财物被洗劫一空。

「这绝对是同一个人干的。」约飞在案件分析会上断言,

「手法太相似了,而且时间间隔很短。」

然而,让约飞头疼的是,这个罪犯实在太狡猾了。

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用的痕迹,目击证人也很少,而且每次作案后,这个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太原警方陷入困境的时候,一个消息从石家庄传来:他们那里也发生了多起类似的案件,而且作案手法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同一个人?」约飞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11月9日,太原、石家庄、榆次三地警方举行了联合会议。

当三地的案件资料摆在桌子上时,所有人都被震惊了:

作案时间、作案手法、受害人群体、现场状况,几乎每一个细节都高度吻合。

「这家伙不简单,绝对是个有预谋的连环杀手。」石家庄市公安局的李副局长说,

「而且他很可能有固定的身份掩护。」

通过对所有案件的梳理,警方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几乎每个受害者的邻居都提到,案发前有一个穿蓝色工作服的「修暖工」来过。

这个人大约1.68米左右,戴着绿色袖套,背着帆布包,说话时使用专业术语,看起来非常像正规的检修人员。

「就是他!」约飞激动地拍了拍桌子,「这个修暖工就是我们要找的杀手!」

随即,警方的著名模拟画像专家张欧威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画出了嫌疑人的画像。

这张画像很快就贴遍了太原、石家庄等地的大街小巷,石家庄警方甚至悬赏10万元征集线索。

然而,李勇盛看到自己的画像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得更加疯狂。

11月8日、9日、10日,他连续三天在石家庄作案7起,6个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

「这个畜生简直是在挑衅我们!」石家庄的警察们咬牙切齿。

面对如此猖狂的罪犯,警方决定改变策略。

既然这个杀手每次都能成功逃脱,说明他肯定有固定的藏身之处。

而根据作案的时间和地点分析,太原很可能就是他的老窝。

「他应该就在太原有稳定的落脚点。」约飞分析道,「而且很可能还有正当的职业作为掩护。」

11月29日,太原警方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排查行动。

他们重点检查了所有暖气检修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同时对那些有犯罪前科的人员进行逐一走访。

就在这时,一个重要线索浮出了水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