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注意了!
东莞市教育局发布最新提醒
为守护学生出行安全
请各位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严禁孩子违规骑行电动自行车
规范驾驶,平安出行
1.家长要加强监管,严禁未满16周岁的学生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
2.头盔是骑行者的“生命防线”,请确保驾驶人骑行时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头盔,并养成“一人一盔”的习惯。
3.教育孩子在骑行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不违规载人、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并排骑行、不与他人聊天分散注意力、不随意越线变道。
4.请家长以身作则,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从源头杜绝中小学生违规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现象。
同时,东莞市教育局公布了
3起违规骑行电动自行车的案例
警示大家重视骑行安全
![]()
【案例1】
2025年10月1日,湖北襄阳。13岁的小丽骑着电动自行车逆行来到路口,不仅无视红灯闯灯进入路口,而且速度还越来越快,结果一头撞上一辆绿灯时正常行驶的出租车。小丽当场仰面摔落在地,万幸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她未被撞到头部,仅受轻微擦伤。
交警调查认定,小丽未满16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逆行、闯红灯,负事故全部责任(监护人承担)。
![]()
【案例2】
2025年7月9日,湖南益阳发生一起学生骑改装电动两轮车超速撞墙事故。两名学生驾驶经过改装的电动两轮车超速行驶,失控撞墙。
事发时,两人均未佩戴头盔,一名学生当场身亡,另一名学生送医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
【案例3】
2022年3月4日,未成年学生王某(未满16周岁)驾驶二轮电动自行车载同校未成年学生李某(未满16周岁)在路上行驶时,因操作不当电动自行车发生侧翻。后座乘员李某坠地受伤,送医救治无效后死亡。
经交警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经调解,王某及监护人共计赔偿70万元。
违规骑行电动自行车
存在许多暗藏的危机
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01
法律红线不可触碰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需年满16周岁。未满16周岁骑行,不仅是拿生命冒险,更是明确的违法行为,必须坚决杜绝!

02
行为习惯埋下事故隐患
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远高于普通自行车,一旦失控,制动距离和撞击力度都更大。部分学生在骑行时喜欢追求刺激,在路上肆意穿梭、相互追逐、比赛超车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骑行安全,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03
安全与规则意识淡薄
许多学生在骑行过程中容易无视交通规则,经常出现逆行、载人、在机动车道行驶、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等违规行为。同时,部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足,骑行时不佩戴头盔,一旦发生意外,头部极易受到严重伤害。

04
带人骑行,加重安全隐患
部分学生骑电动自行车时经常搭载同学或朋友,导致车身重量增加,在遇到危险时更难保持车辆平衡和完成刹车操作,危险性显著上升。同时,如果因骑车带人引发安全事故,还会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矛盾与纠纷。

05
经验不足,应对迟缓
由于学生缺乏应急经验,在面对复杂交通状况及突发情况时,难以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应对,从而无法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危害程度。

06
校门口拥堵,风险加剧
上下学时段,校门口人流、车流密集,交通状况复杂。学生骑电动自行车穿梭其中,极易与其他车辆、行人发生碰撞。
此外
东莞市教育局提醒
1.周末居家期间,家长应及时排查家中安全隐患,收好打火机、刀具、药品等危险物品,教育孩子不攀爬阳台、窗户,防止高空坠落。
2.近期气温波动较大,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务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严防一氧化碳中毒;使用电热水器务必先断电再使用,以防触电。
3.教育孩子不追逐打闹、不在马路上玩耍,过马路时“一停二看三通过”,优先走斑马线或过街天桥;远离大型车辆盲区,不随意横穿停车场或车辆进出通道,避免因视觉盲区引发意外。
4.告诉孩子不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住址、家长手机号、身份证号、支付密码、学校名称等隐私信息;不与陌生网友单独见面,若网友提出见面需求,需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5.提醒孩子外出需提前告知家长去向、同行人员及返家时间,不独自前往偏僻公园、废弃工地等场所;与陌生人交流时保持警惕,不接受陌生食物,不搭乘陌生车辆;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向警察或周边成年人求助。
6.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如一起阅读、玩游戏、参加户外活动等,陪伴孩子度过有意义的周末假期。
小编提醒家长朋友们:
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严禁孩子违规骑行电动自行车
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来源 | 东莞市教育局
编辑 | 章和
中新纪实
中新传媒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