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
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比较大,饭量相对也较大。一些孩子长期养成了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胃容量增大,在减肥期间容易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因此,在满足孩子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为防止其因感到饥饿而多吃导致热量摄入超标,家长应该掌握哪些方法呢?
方法1
选择饱腹感强的食物
饱腹感强的食物,往往存在3个特征,即蛋白质含量高、膳食纤维含量高、含水量高。高饱腹感的食物,能让孩子更容易饱,更不容易饿,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进食的频率和摄入的热量。
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蛋白质分子比较大,身体消化较慢,更容易吃饱,也更抗饿,可选择的食物包括鸡胸肉、金枪鱼、虾、低脂牛奶、豆腐、瘦肉等。高蛋白质食物能够促进肌肉的修复和生长,增加肌肉含量,进而提高新陈代谢速度。
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膳食纤维吸水会膨胀,自然饱腹感很强。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草莓、苹果、麦片及豆类等。高膳食纤维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身体对脂肪的正常吸收,有利于孩子控制体重。
含水量高的食物水没有热量,却能占用一部分肠胃,也能增加饱腹感。
方法2
多吃原味食物
原味食品是指清淡、少油盐的食物,或是未经加工过的原始食物。用原味食物代替加工食物有助于减肥,如糙米取代白米、蒸土豆泥代替炸薯条等。
调味太重的食物在减肥期间应尽量少吃,因为添加的各类调味料会掩盖饱腹感,让孩子吃得更多!
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强淀粉酶活性,促进淀粉消化和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吸收的过剩的糖,则会转化为脂肪并沉积下来。
方法3
改变进食顺序
有些孩子习惯把不喜欢的食物先吃掉,把喜欢的留到最后,这样的习惯从减肥角度上来说并不可取。
当把不喜欢的食物吃完时,我们可能已经有5分饱了,但面对喜欢的食物,我们还愿意把它吃完,导致的结果就是吃撑了也减不了肥。
还有些孩子喜欢吃肉,往往会把荤菜吃完,最后吃饱了,素菜就不吃了,这样很容易导致饮食失衡。
正确的进食顺序应该是先汤后饭、先素后荤、先喜后厌,最好是在吃到七分饱时停止进食,这样既不会吃多,也能保证在下一餐之前不会感到饥饿。
方法4
改变进食速度,专心进食
在吃饭时,最好能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让身体和大脑有一个传输“吃饱了”信号的时间。若等到大脑接收到“吃饱了”的信号时,肚子已经撑得不行了。
有些孩子喜欢边吃东西边看电视或玩手机,这样最容易长胖。若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其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自己已经吃了多少,从而导致过度进食。而专心吃饭可以让大脑更专注于食物的感受,从而避免因脑部信号传递慢而造成的进食过量。
方法5
尝试少食多餐
很多人误解了少食多餐的本意,少食多餐的原则是无论一天吃多少餐,食物的总量都不能改变。
通常一日三餐,正餐的时间间隔过长,在这期间我们就容易感到饥饿。若饥饿感持续加强,下一餐的摄入量就容易失控。但若多餐摄入,饱腹感就能更持久,从而抑制孩子想吃东西的欲望,达到控制食欲的效果。
另外,每餐少吃一点儿还可以缓解肠胃压力,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吸收食物,抑制脂肪和多余物质囤积。
方法6
提供健康零食
无论是自带便当还是外出就餐,餐前吃点儿零食(如一些坚果、无糖果干等)都有助于减少正餐的摄入量。
当我们在两餐之间吃些健康的零食时,食物开始进入我们的胃,大脑也会产生“我已经进食了”的饱足感,在正餐时自然就能少吃一点儿。
不要小看这些餐前零食,巧妙地食用能在正餐前就获得3~4分的饱腹感!
本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好方法 帮孩子高效减肥》、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