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欣赏SpaceX,这是一家了不起的企业。但问题在于,他们进度滞后了。”
10月2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在接受CNBC采访时直言不讳。
![]()
他随后的宣布震撼了整个航天界:
由于SpaceX的星舰登月系统开发进度滞后,NASA将重新开放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的着陆器合同竞标,让蓝色起源等其他航天公司与SpaceX展开竞争。
达菲毫不掩饰这一决定背后的战略考量:“我们正与中国展开竞争”,“总统和我都希望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登月”。
星舰困境:技术挑战与进度滞后
SpaceX在2021年4月赢得NASA一份价值29亿美元的合同,基于星舰系统开发载人月球着陆器。
![]()
当时,这一决定被视为NASA将重返月球希望寄托于商业航天公司的标志性时刻。
四年半过去,星舰的进展远未达预期。
NASA安全委员会在9月份的报告中指出:
星舰的月球着陆器版本按计划支持2027年“阿尔忒弥斯3号”登月任务的可能性存疑,该系统可能“推迟数年”。
核心问题在于可进行低轨燃料补给的V3版星舰及配套的V3版猛禽发动机研制进度滞后。
![]()
星舰的月球任务依赖于复杂的在轨燃料加注技术,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星舰的测试进度也印证了这些担忧。
虽然SpaceX的星舰迄今为止已进行了11次亚轨道试飞,最近两次发射均取得了“完全成功”,但关键的在轨低温燃料加注试验尚未进行。
政治压力:与中国的登月竞赛
达菲的公开表态显示,NASA的决策深受地缘政治竞争的影响。
“我们正与中国展开竞争”,这句话清晰地表明了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的战略动机。
NASA面临的行政压力不容小觑。
达菲提到,特朗普总统和他都希望“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登月”。
考虑到特朗普的任期将于2029年1月结束,这为NASA设定了明确的政治时间表。
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的时间表已多次推迟。
![]()
该任务的发射日期最初定在2024年底,之后先后推迟至2025年、2026年9月,再到2027年年中。
而达菲在周一的采访中透露,阿尔忒弥斯3号的目标发射时间已调整为2028年。
马斯克的反应:从辩护到攻击
面对NASA的指责,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反应激烈。
![]()
他在社交平台X上直言不讳地为公司辩护。
“蓝色起源从未向轨道运送过载荷,更不用说月球了。”这位全球首富周一通过X平台表示,并在后续帖子中补充说明是“有效载荷”。
马斯克指的是蓝色起源的“新格伦”大型火箭在今年1月进行了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发射任务。
马斯克对竞争前景表示怀疑,他强调:
“其他公司不会比SpaceX更快实现任务,与航天工业的其他竞争者相比,SpaceX的行动如闪电般迅速,星舰最终将完成整个月球任务。”
马斯克还针对达菲个人发起了攻击。
他在X平台上发起投票,讽刺达菲“智商不超过两位数”,并暗示NASA正在削弱自身独立性。
蓝色起源的机会:从落选者到竞争者
蓝色起源在2021年的阿尔忒弥斯着陆器合同竞争中败给SpaceX,但如今迎来了转机。
![]()
2023年,蓝色起源已获得了一份属于自己的阿尔忒弥斯载人着陆系统合同,合同价值34亿美元。
该公司计划通过其“蓝月”着陆器履行这一合约,这款着陆器原本预计在阿尔忒弥斯5号任务中完成载人登月首秀。
现在,随着NASA开放竞争,蓝色起源有可能提前登场。
蓝色起源的“新格伦”火箭已于今年1月完成首次发射,为公司赢得进入登月任务竞标的资质。
NASA官员确认,蓝色起源将有机会参与未来载人登月合同的竞争。
不过,蓝色起源也面临自己的挑战。
截至目前,新格伦火箭仅执行过一次发射任务,其可靠性和发射频率仍有待验证。
技术挑战:为何登月着陆器如此困难
载人登月着陆器开发面临巨大技术挑战,尤其是对于SpaceX的星舰方案。
![]()
星舰HLS系统因为超重,除去近地轨道集合加注外,还计划在大椭圆绕地轨道上再进行一次加注。
有分析指出,一次HLS任务需要20-40次“星舰-超重”火箭的支持,充分表明了这玩意超重的问题十分严峻。
如果需要发射大量的补加飞船,则对星舰的快速周转和在轨加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相比于号称的150吨两级全回收运力,目前“星舰-超重”v1版的运力只有区区15吨,在这篇文章发出来时已经打完了的v2版也只有35吨。
而马斯克号称更换了“猛禽-3”的v2(也就是v3)可以达到100吨运载能力。
阿尔忒弥斯计划采用的月球轨道交会方案也增加了技术复杂度。
![]()
相比于阿波罗月球着陆器只需要从绕月低轨道(LLO)降下去再起飞,
阿尔忒弥斯的着陆器需要先到达近直线晕轮轨道(NRHO),和Gateway空间站交会对接,然后载着宇航员从NRHO下降至绕月低轨道,再从绕月低轨道下降至月球表面。
NASA的战略转变:从独家合作到多元竞争
NASA开放合同的决策标志着其商业合作策略的重大转变。
从依赖单一供应商转向培育多元化的供应商体系,旨在降低计划风险。
业内普遍认为,这场争论反映出美国航天产业内部在资源分配、政策支持与任务优先级上的竞争格局正在加剧。
目前,美国登月竞赛已呈现“双层竞争”:
在国际层面,是与中国的登月与深空探索竞争;
在国内层面,是SpaceX、蓝色起源及传统承包商之间的商业航天竞赛。
从产业政策视角看,NASA此举意在降低技术与进度风险。
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尤其是尚未完全成熟的星舰体系)已被证明存在系统性延误风险。
预算背景:NASA的财政困境与优先事项
NASA的决策也受到预算压力的影响。
2025年5月,白宫正式公布美国2026财年“精简预算”提案,其中NASA的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将进行重大调整。
NASA整体经费预计将从2025年的248亿美元大幅削减至188亿美元。
![]()
非营利组织行星学会指出,这将是NASA史上最大单年预算削减。
新预算案明确将NASA战略重心锁定在两大核心目标上:在重返月球竞赛中胜出、实现首次载人登陆火星。
预算案要求削减8.79亿美元“传统载人探索系统”经费,现有SLS火箭与猎户座飞船将在完成两次任务后迅速退役,并立即终止月球轨道空间站Gateway项目。
不过,美国国会似乎对传统航天项目仍有支持。
7月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特朗普总统的预算调和法案,为NASA的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追加100亿美元拨款,用于生产更多SLS火箭,以及建设名为“月球门户”的环月轨道空间站。
NASA的决策反映了其在技术风险、政治压力和国际竞争之间的艰难平衡。
SpaceX的星舰方案虽然潜力巨大,但其技术挑战和进度延迟已迫使NASA寻找替代方案。
随着蓝色起源等公司的加入,美国重返月球的竞赛变得更加复杂。
无论最终哪家公司赢得合同,NASA都希望确保美国能够在本十年结束前重返月球,赢得与中国的太空竞赛。
对于马斯克和SpaceX来说,这是一次重大警告,他们需要证明星舰项目能够克服技术障碍,按时交付。
否则,他们可能会失去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中的主导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