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觉得靠酸枣仁、温牛奶等食物能治失眠,甚至想用此类食物来替代药物,这其实是误区。
失眠的食疗与药物治疗作用本质不同,二者不冲突,合理联用也会更有效,既不能通过食物与保健食品代替药物治疗,也不能因为有了药物治疗就放弃非药物干预方式。
![]()
食疗效果因人而异
食物无法取代药物,核心在于缺乏明确疗效证据。
像酸枣仁,虽有 “助眠” 说法,且临床上也观察到了疗效,但针对酸枣仁治疗失眠的研究多是小样本观察,没有大规模临床数据支撑,也无法量化缩短入睡时间、减少夜醒次数等核心疗效。
同样,我们也无法论证酸枣仁安眠是否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在临床研究中,给失眠患者服用完全不含药物成分的淀粉片,并暗示其可能改善失眠,也能观察到明确的治疗效果,这就是安慰剂效应。
![]()
能通过药监部门审批的失眠治疗药物,必须要有扎实的临床研究证据,比如说新近上市的失眠新药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类药物)莱博雷生,就通过试验论证,能缩短入睡后觉醒时间 45.15 分钟,延长总睡眠时间 70 分钟,效果稳定可验证[1,2]。
![]()
失眠新药上市,几乎不成瘾不依赖
如果觉得酸枣仁之类的中药方、食疗方有疗效,也可以继续吃,但如果此类治疗方式效果不佳,就千万别排斥药物治疗,更不要妖魔化安眠药。
安眠药经过数十年的迭代,已经安全可靠许多。DORA类药物莱博雷生更是因为不影响主要神经通路,避免了传统镇静类药物导致的成瘾性和药物依赖性,停药后不易发生反跳性失眠,成为国内上市的首个“非精二”的安眠药,临床数据显示,安全耐受性良好[3,4]。
![]()
药食禁忌在失眠治疗中同样存在
不过也不是所有食物都能和药物一起同服,比如说有不少失眠患者习惯睡觉前喝杯热牛奶助眠。
但是牛奶属于高脂食物,会影响包括莱博雷生在内的安眠药物在肠胃中的正常释放,延后药物起效时间,减少药物峰值浓度,使药物疗效不尽人意。
另外,葡萄柚(西柚)中含有的大量呋喃香豆素会影响药物代谢,导致药效过强,造成次日嗜睡与困倦。
正确失眠治疗逻辑很关键:偶发失眠仍然以非药物干预方式优先,但长期失眠必须要结合药物治疗,二者不能互换。
如果是长期使用其他传统安眠药的患者想要换药成莱博雷生,必须遵照以下换药步骤:
起始阶段:保持原有药物剂量不变,加服1片(5mg)莱博雷生;
减量阶段:每周减少四分之一原药物剂量,直至完全停用原药物。
(以上内容仅作医学科普,如有不适建议线下就诊遵医嘱用药)
参考文献
1. Kushida CA, et al. Sleep Med. 2025;127:170-177.
2. Kärppä M, et al. Sleep. 2020;43(9):zsaa123.
3. Margaret Moline, et al.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 2023 Apr;240(4):699-711.
4. Jane Yardley, et al. Sleep Med. 2021 Apr;80:333-34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