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疆鸿雁”巾帼志愿服务//让好家风浸润心田,为乡村振兴铺就温暖底色

0
分享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全区各级妇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聚焦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实际需求,持续深耕“北疆鸿雁”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小而美、接地气的常态化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将党的关怀、“娘家人”的温暖以及巾帼志愿者的爱心,精准送到千家万户,引领妇女群众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转化为人人参与巾帼志愿服务、处处传递真心真情的自觉行动,共同描绘团结互助、温暖和谐的北疆文明新画卷。


宁城县小城子镇东营子家风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宁城县妇联紧扣“三个注重”重要论述,将无形家风转化为有形教育阵地,历时半年建成全县首个家风馆,累计接待市纪委监委、通辽奈曼旗、巴林右旗、敖汉旗妇联等各界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参观142批次4700余人次,其中小城子镇80%以上学生超700人接受家风教育,获评自治区“全区家庭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成为家风传承、家教实践、基层治理的标杆平台。



精准定位,锚定“三个结合”,夯实阵地建设根基

东营子家风馆的建设始终以“服务群众、助力治理”为核心,从选址、内容到保障全程发力,确保阵地“建得实、有特色”。


(一)政策导向与基层需求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呼应群众对家风教育的需求。同时依托东营子自然营子优势,该营子共669人(蒙古族378人、汉族291人),有民族文化广场、农民讲堂等基础文化设施,解决阵地建设核心保障问题,历史上涌现出自治区药典起草者武绍新、内大原常务副校长武绍清等优秀人才,近些年培养大学生40余名,淳朴民风与文化底蕴为家风馆提供天然土壤,也让阵地更贴近群众生活。


(二) 精准布局兼顾“古今内外”。场馆布局设四大核心板块,内容兼顾经典传承与本土故事。一是《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明确政治遵循,筑牢思想根基;二是中国历代名人家风故事,收录曾国藩、毛泽东、习仲勋等12位人物事迹,传递经典力量;三是东营子好家风故事,通过村民、党员代表双层推选,展示16位本地典型及40名青年学子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四是中国古今家训集锦,精选《颜氏家训》语句及“天道酬勤”“人心齐,泰山移”等实用家训,提供治家指引。


(三)强保障,聚多方合力赋能。建设获市妇联资金支持,县委、县政府统筹指导,县妇联联合小城子镇妇联、宁北村妇联协同推进。运营阶段建立“县妇联指导、镇村妇联管理、专人负责”机制,聘请专职卫生管理员制定参观预约、展品维护制度,避免“重建设、轻运营”,确保阵地长期发挥作用。


创新运营,聚焦“三类群体”,激活家风育人效能

打破“静态展览”模式,针对青少年、党员干部、妇女群众三类核心群体,设计差异化活动,让阵地“活起来、用到位”。


(一) 面向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联合小城子镇总校打造“家风教育进校园”体系,组织全镇80%以上学生走进家风馆,开展“颂党恩、传家风、润童心”红色家风故事巡讲、“家风助我成长”征文等活动。培养27名学生担任家风馆讲解员,让青少年从“听众”变为“传播者”,深化价值观塑造,目前全镇80%以上学生接受过家风馆教育。


(二) 面向党员干部,涵养清正党风政风。将家风馆作为党员干部家风教育基地,承接市纪委监委、通辽奈曼旗、巴林右旗等单位主题党日活动30余批次,通过学习名人家风、本地清廉典型事迹,引导党员干部以家风正作风。2023年,县妇联还为4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颁发清廉家训,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以家风正作风,累计覆盖党员干部2000余人次。推动家风建设与清廉宁城建设深度融合。


(三)面向妇女群众,打造家风传承“主力军”。结合“百名巾帼志愿者讲述百场家风故事”活动,组织志愿者以家风馆典型事迹为素材,在18个镇乡街开展宣讲100余场次,覆盖群众1万余人次;为温泉街道、大城子镇等260户家庭发放实木家训牌匾,推动“小家训”带动“大和谐”,让妇女成为家风建设的传播者、践行者。相关活动10次登上《中国妇女报》、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



示范效应,实现“三个助推”,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东营子家风馆不仅是教育阵地,更成为宁城县推动乡村文明、基层治理的“新引擎”。


(一) 助推家庭文明建设,树立“德治”标杆。以家风馆为核心,县妇联延伸打造“好家风示范镇”,为小城子镇6000户家庭送上家训书法作品,出版《中京家风故事》书籍,开设最美家庭专栏,拍摄20部家风微视频在县融媒体专栏播放,形成“场馆+教材+活动”的立体家风教育体系。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推报市级以上“最美家庭”70户,其中1户获“全国最美家庭”,5户获“自治区最美家庭”,家庭文明素养显著提升。

(二) 助推乡风民风改善,降低治理成本。家风馆带动“美丽家园”建设,县妇联依托场馆影响力,发放花种子1000公斤、花苗40万株,打造示范镇9个、示范村40个,评选县级美丽庭院900户,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与家风文明“双提升”。2023年7月,自治区“北疆美丽家园”建设现场会在宁城召开,300余名参会者实地考察家风馆及配套建设,其经验获全区推广。

(三) 助推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可复制样板”。家风馆的建设经验被县政法委列为“群团支持市域社会治理”典型案例,2021年“好家风示范镇”被自治区妇联命名为“全区家庭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吸引巴林右旗、敖汉旗等多地妇联前来考察学习。通过家风涵养“德治”力量,小城子镇干群精神风貌显著改善,家庭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0%,形成“家风好—民风淳—社风正”的良性循环。

未来,宁城县妇联将持续优化家风馆运营,推动家风教育覆盖全县18个镇乡街,让家风阵地成为乡村振兴、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与“助推器”。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宣传部

供稿:王颀

编辑:吴日东

审核:吕洪凯

声明: 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疆女声 incentive-icons
北疆女声
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官方账号
6927文章数 40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