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新政权刚攥稳权力,通常先忙着收拾国内烂摊子,比如稳住民生、理顺秩序,可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偏不按常理出牌。
这边刚把政权架子搭稳,那边就对着两个邻国抛出了领土诉求,结果没等来 “让步”,反倒被巴基斯坦和伊朗联手给了 “硬回应”:一个直言其说法 “异想天开”,一个直接放话要封边境。
大家可能会好奇,塔利班为啥刚掌权就敢跟邻国叫板?这两个邻国又为啥一点没 “惯着” 它?要弄明白这事儿,得从两条 “麻烦线” 说起,一条是分割领土的 “杜兰德线”,一条是抢水的赫尔曼德河。
![]()
塔利班的诉求,最先从与巴基斯坦的边境问题上冒了头,前不久,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副外长斯塔内克扎伊公开发声,矛头直指那条横在两国之间的 “杜兰德线”。
他说得很直接:这条线硬生生把阿富汗的领土拦腰截断,现在线那边的阿富汗移民还在被巴基斯坦驱逐;更关键的是,阿富汗从来没认过这条线,以后也不会把它当两国的正式边界。
这话一出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塔利班是想借着刚掌权的势头,重新掰扯边境的 “老账”,可巴基斯坦这边压根没给面子,回应得又快又狠。
![]()
巴基斯坦外交部直接戳破:塔利班关于边界合法性的说法,纯属 “异想天开”,甚至有点 “自作多情”,这条线的存在早就是既定事实,不是靠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巴方还没忘了提醒塔利班:与其在边境问题上煽风点火,不如多花点心思解决国内的安全问题,别想着用外部争议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这话里的潜台词很明确:你自己的事儿还没理顺,就别来挑邻国的茬,其实巴基斯坦的强硬,不是没原因的,这条 “杜兰德线” 的恩怨,已经缠了近130年。
![]()
早在1893年,英国靠着武力胁迫,逼着当时的阿富汗王国跟英属印度外务大臣杜兰德签了协议,划出了这条长达2600公里的线,把它定为阿富汗和英属印度的边界。
那时候的阿富汗没得选,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可这也为后来的争端埋下了祸根。
等到1947年印巴分治,巴基斯坦接过了 “杜兰协定”,把 “杜兰德线” 当成了自己和阿富汗的边界。
![]()
但阿富汗当时就不认可刚独立的巴基斯坦,凭啥直接继承英国划的线?他们要求重新坐下来谈边境问题,可巴基斯坦没同意,两国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1949年的时候,矛盾还闹到了动武的地步:巴基斯坦用军机轰炸了 “杜兰德线” 阿富汗一侧的一个村庄,理由是应对阿富汗境内的跨境火力打击。
阿富汗也不含糊,直接宣布 “既不承认想象中的杜兰德线,也不承认任何类似的线”,还说以前跟 “杜兰德线” 有关的协议全不算数。
![]()
这么多年过去,阿富汗换了好几届政府,从国王时期到后来的共和政府,再到现在的塔利班,没一个认这条线的,在阿富汗人眼里,这线就是当年殖民留下的 “后遗症”,凭啥要自己认账?
这边巴基斯坦和塔利班为 “杜兰德线” 吵得不可开交,另一边的伊朗也没闲着,直接用行动给塔利班划了条红线。
伊朗陆军司令海达里最近明确表态:伊朗打算对伊阿边境实施封锁,理由很实在,“保护本国边境线的安全”。
![]()
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 “封边境”,背后藏着的是两国多年没解决的 “水权之争”,而这条惹麻烦的河,就是赫尔曼德河。
赫尔曼德河是阿富汗境内最长的河,全长超过 1000 公里,从阿富汗东北部一路向西南流,最后注入伊朗东部。
对两国边境的老百姓来说,这条河就是 “生命线”,不管是种地灌溉,还是日常饮水,都得靠它。
![]()
可就是这条河,让伊朗和阿富汗斗了几十年,以前没规矩的时候,两国都是靠 “抢” 来争水源,你在上游截水,我在下游堵河,经常闹得不可开交。
直到1973年,双方才坐下来签了《赫尔曼德水条约》,白纸黑字写清楚:阿富汗每年要给伊朗供 8.5亿立方米的水。
本以为签了条约就能太平,可后来的变故谁也没料到,阿富汗这边,政权一换再换,从国王被推翻到后来的内战,整个国家陷入动荡,根本没心思去履行供水义务。
![]()
伊朗那边也没闲着,经历了伊斯兰革命,国内秩序刚理顺,也没精力盯着水权的事,就这样,《赫尔曼德水条约》慢慢成了 “纸上协议”,两国的水资源合作彻底断了线。
2021年8月,塔利班重新掌权后,又把这事儿搅了起来,他们要在赫尔曼德河上游修大坝,说是为了满足国内的蓄水需求。
可这大坝一修,下游伊朗的水量肯定要减少,伊朗自然不干了,他们多次指责阿富汗没履行条约,说塔利班修大坝的行为,是在侵犯伊朗民众的用水权。
![]()
矛盾越积越深,最后真的闹到了动武,去年5月,两国安全部队在阿富汗尼姆鲁兹省的一个边界哨所交火,一下子就造成了至少3名士兵死亡,还有好几个人受伤。
对伊朗来说,水权不只是 “资源问题”,更是关乎边境民众生存的 “民生问题”,下游的村庄要是没水,庄稼就会旱死,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边境自然也稳不住。
其实不管是跟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还是跟伊朗的水权矛盾,对塔利班来说,都是绕不开的 “坎”因为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 “国际承认”。
![]()
虽然塔利班已经把阿富汗的政权攥在手里,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正式承认它的临时政府。
塔利班心里也清楚,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得先从邻国入手,连隔壁的邻居都不认可你,怎么指望远在天边的国家承认你?
可他们偏偏选了最 “硬碰硬” 的方式:刚掌权就提领土要求,修大坝又没跟伊朗商量,结果把两个重要邻国都得罪了。
![]()
有人可能会问,塔利班就没考虑过后果吗?或许他们觉得,靠 “强硬姿态” 能争取更多利益,可现实是,巴基斯坦不吃 “领土争议” 这一套,伊朗也不会在 “水权” 上让步。
这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底线,没那么好糊弄,巴基斯坦要的是边界稳定,毕竟 “杜兰德线” 沿线还有不少跨境族群,一旦边界出问题,很容易引发国内的安全隐患。
伊朗要的是水资源保障,下游的民生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对塔利班来说,要是不解决这两个问题,“邻国认可” 就是空谈,更别说国际社会的承认了。
![]()
说到底,塔利班现在的处境,有点像 “手里攥着钥匙却找不到锁”,想要国际承认,就得先搞定邻国;要搞定邻国,就得解决领土和水权的老矛盾。
可他们现在的做法,更像是在 “摇锁” 而不是 “找钥匙”,如果塔利班真的想让临时政府 “转正”,恐怕得换个思路:别再用 “提要求” 的方式跟邻国对话,而是坐下来好好谈。
可以跟巴基斯坦商量 “杜兰德线” 的边境管理,比如怎么安置跨境移民、怎么避免摩擦;跟伊朗重新谈《赫尔曼德水条约》,看看怎么调整供水方案,既满足阿富汗的需求,也不耽误伊朗的民生,只有把邻居的 “心病” 解决了,才能迈出 “国际承认” 的第一步。
![]()
要是一直抱着 “强硬诉求” 不放,巴基斯坦只会更警惕,伊朗也会更强硬,到时候塔利班可能会陷入 “越要承认,越没人承认” 的怪圈。
毕竟,国际社会看一个政权,不只是看它能不能掌控国家,更看它能不能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
连邻里关系都搞不好,怎么让人相信你能承担起国际责任?对塔利班来说,现在最该做的,不是跟邻国 “叫板”,而是沉下心来解决实际问题,用务实的行动赢回邻国的信任,这才是获得 “国际承认” 最实在的路,也是唯一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