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体内常见的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以及各类囊肿、肌瘤、息肉等,其形成多与肝郁气滞密切相关。
肝气郁结会导致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日久则痰瘀等病理产物积聚,进而形成各类结节。日常通过简单的穴位调理动作,可帮助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辅助改善这一病理状态。
下面为大家分享三个实用动作:
01
拍打膻中穴|宽胸理气,疏解郁滞
武侠小说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某高手一挥手点了对手的胸部中央(膻中穴),轻者动弹不得,重者可能毙命。虽然这是剧情所需的夸张表现手法,但膻中穴确实是人体的保健要穴。
中医认为,“气会膻中”,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好几个经脉交会的地方,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可调全身气机。
心跳加快、头晕目眩时,按按膻中可以使症状缓解;烦躁生闷气时,揉揉膻中可使气机顺畅,减轻不快;咳嗽气喘时,拍拍膻中就会舒服很多。即便没有不适,常拍膻中也能起到相应的保健作用。
![]()
具体方法:
手搓热,每天拍打或按揉膻中50次左右。需要提醒的是,拍打不要太过用力,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
02
按揉太冲穴|清肝泻火,调理气血
太冲穴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脚大趾和二趾缝向上约两横指的骨缝间),左右各一。
此穴是肝经的原穴,日常按揉太冲穴,既可疏肝养血,又能平肝行气,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肝血虚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青盲、月经不调等诸症。
按揉太冲穴能快速疏解肝郁,尤其适合伴随头痛、烦躁、失眠的人群。还能缓解眼部干涩、视物模糊,同时改善因肝阴不足导致的情绪烦躁。
![]()
按揉方法:
1.用拇指指腹按揉,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1分钟,每日2次。
2.以拇指桡侧抵住穴位,向足趾方向推揉,每次2分钟,至足趾麻感为佳。
03
按压合谷穴|调理气机,疏解郁热
合谷,俗称“虎口”,也是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即是合谷。
合谷穴具有通调气血、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之效。其通过调节阳明经气机,间接疏解肝郁气滞,尤其适用于肝郁化火导致的头痛、目赤、胸闷及情绪烦躁等症状,长期坚持按压可辅助改善气机壅滞状态,减少因气血不畅引发的病理产物积聚。
![]()
按压方法:
用手指的指腹或指尖用力按在穴位上,然后做小幅度的环转动作,以出现酸、麻、胀、重为度,以达到对穴位进行刺激的作用,每次可按揉30~50次左右。
![]()
![]()
总结:这三个养生动作属于日常调理手段,主要作用是辅助疏解肝气、调畅体内气机,不能替代专业诊疗。若已经发现结节,必须先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明确结节性质,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日常可将这三个动作作为辅助手段,但切勿仅依赖动作调理,以免延误专业干预时机。

来源:养生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