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为什么要记住夏衍

0
分享至




巨鹿路675号,上海作协大厅,历届作协领导的相片,陪伴着这个文学小院的四季轮换。这个小院,是夏衍工作多年的地方。走进小院,从北京来沪的夏衍孙女、作家沈芸感慨万千。“1949年5月,穿惯了西装和长衫的祖父,换上戎装,作为军管会的重要成员迎接上海解放,负责接管文化工作,同为作家、戏剧家和电影家的多重身份,使他在上海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全面布局,在力保上海文化赓续传承的同时,也顺利跟上并引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步伐。七十多年后,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对上海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当年的深耕细作仍然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诸多细节中。”

10月27日,“夏衍的精神遗产与当代价值——纪念夏衍先生诞辰125周年”座谈会在上海作协大厅举办,沈芸的这番话,得到京沪专家学者一致共鸣。正如上海作协党组书记马文运所说,夏衍先生是上海文艺事业的深耕者,是上海文学走向进步和繁荣的领路人,更是上海作协的奠基人,他的创作精神至今仍然启发着一代又一代上海作家,他教会作家如何与城市对话,正是在他的创作思想影响下,一大批优秀的上海题材作品走进千家万户。



上海作协大厅里,夏衍的相片。施晨露摄

“这是一座有故事的房子,曾经进进出出、来来往往的文学先辈们,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活泼地来过,又飘然地离去。”沈芸动情回忆道,在祖父的朋友圈里,上海的老友是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巴金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陆正伟曾在《四见夏公》中记述了1987年10月的一天,夏衍来到巨鹿路675号的情景。他说,得知作协首任主席夏公要来作协会老友的消息,既兴奋又紧张,午后便早早等候在东厅门口,没想到,夏公也是个“急性子”,比约定时间提早了半小时到作协,拄着手杖缓步朝东厅走。见他熟门熟路的模样,想起他当年的秘书李子云的话——她说,夏公兼华东作协主席时,在东厅摆了个“测字摊”,每星期固定一个晚上接待来访人员,征求对文艺界的意见和建议。没过多时,老作家师陀、吴强、柯灵、于伶、王西彦、茹志鹃、辛笛、陈伯吹先后走进东厅。夏公与他们——握手,口中报着名字。寒暄过后,大家围坐一起拉家常似地谈文学、叙旧情、忆故友……陆正伟在文章里写道,“那天,夏公和我说了些什么,已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他自语道:没变,还是老样子”。


夏衍孙女沈芸 施晨露摄

“这段回忆里,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提前了半个小时、熟门熟路的模样、被多次提及的‘东厅’、‘没变,还是老样子’……”沈芸说,祖父在上海几十年的经历,留下许许多多痕迹,巨鹿路675号无疑是重要的一笔。

回到历史的现场,感受历史的温度,让这场纪念座谈会,沉甸甸又温情脉脉。“我父亲曾去找夏衍先生请示工作,他的办公室在二楼,10多平方米,单人床靠墙放,桌上放了一张照片,是和家人的合影。房间里还贴着条子,大概意思是‘本室有蜘蛛两只,蚊子很多,靠蜘蛛吃,希望来办公室的人不要看到蜘蛛就拍死’。”编辑家桂未明回忆父亲杜宣与夏衍的交往,“父亲病危时还想到夏衍先生,和我的小妹妹说,告诉夏衍我喜欢他的剧作,可见夏衍先生是刻在他心里的。他俩相差14岁,夏衍先生对我父亲的影响很大,我父亲非常幽默,我想他的幽默也受到夏衍先生的影响。”


座谈会现场 施晨露摄

“夏公是性情中人,非常开放、包容。他曾告诉我,为什么要改编《林家铺子》,是因为他家的生活环境和《林家铺子》很相似,他也很熟悉这方面的情况,所以要改编成电影,把情况反映出来。他还说过,自己只有一个作品是能留下来的,那就是左翼运动时期创作的《包身工》。只有下工厂体验生活才能写出《包身工》,他非常引以为傲。”作家孔海珠说。

座谈会上,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夏衍剧作十种》被与会者频频翻阅。这套新书装帧设计活泼新颖,除夏衍经典作品,还精心收录600多条注释和300多幅珍贵照片,其中不少照片是首次在公众视野出现,希望让今天的年轻人认识一个爱猫、爱美食、爱生活的立体、丰满的红色革命家、文学家形象。


《夏衍剧作十种》 施晨露摄

“对一位作家最好的几年就是重印、重读他的作品,让他的作品得到更广的传播。”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子善说。

上海之于夏衍,如同绍兴之于鲁迅,北平之于老舍。夏衍在上海完成了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包身工》《赛金花》《上海屋檐下》。“《上海屋檐下》一次次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重演,总会引起观众的热烈关注。希望夏衍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在上海更加发扬光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说。

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说,夏衍的一生和中国电影变革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进步电影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也是新中国人民电影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夏衍在中国电影界有四重身份,电影事业家、电影剧作家、电影评论家、电影翻译家,他的成就和贡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电影变革发展的历程。

“从地域美学的视角来看,夏衍是海派美学的示范者。从现代文化工业的视野来看,夏衍是集现代性、海派、左翼、红色文化风格为一体的典型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俊说。

“新中国成立后,夏衍先生对电影的思考集中在两点,一是提高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发挥艺术的吸引力,他对电影产业的变革思考,今天来看都不过时。他期待创作者‘戏里面多一点生活,生活里面少一点戏’,这种对虚实关系的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提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仍然有启发。”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聂伟说。

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夏衍两部重要剧作《林家铺子》《祝福》手稿,上图东馆开馆之初,手稿主题馆首展即推出“海上文韵——夏衍手稿文献展”,一只仿真复制的夏衍的猫趴在书桌上,成为东馆一道温暖的风景;今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手稿馆又举办“人民史诗 时代光影——庆祝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馆藏电影主题手稿文献展”,集中展出夏衍的电影剧本和研究手稿,并举办互动活动“与夏衍先生共读”,受到读者欢迎。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黄显功说,举办展览不仅是表达上图对夏衍先生及其家人捐赠的感谢,更是为让读者走进夏衍的世界,阅读夏衍的作品,继承夏衍的精神。

无论是衡复街区里的夏衍故居,上图东馆的夏衍的“猫”,还是爱神花园不变的风景,无论是在舞台、银幕上一次次重演的经典,还是等待一代代读者阅读的剧本、作品,都是夏衍和那一代文学家与这座城市历久弥新的链接。

“夏衍先生的精神遗产如黄浦江水奔涌不息,他的艺术生命使外滩的钟声穿越时空,至今仍在叩击着我们的心灵,照亮新时代文学前行的道路。”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说,当我们在岁月中重遇那些鲜活的角色,更能深刻体会夏衍先生“真实才能令人幸福”的创作箴言,这正是新时代文艺创作急需的精神养分,也正是今天提倡的新大众文艺创作的根本路径。

原标题:《上海为什么要记住夏衍》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朴志洙:我们没有任何遗憾,已经拼尽全力了

朴志洙:我们没有任何遗憾,已经拼尽全力了

懂球帝
2025-11-02 18:04:05
黄金税出来之后,电商平台的金条出现大幅度涨价

黄金税出来之后,电商平台的金条出现大幅度涨价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18:32:57
黄金又出大事了,目前已经有个人想要出售黄金,但是金店拒绝回收

黄金又出大事了,目前已经有个人想要出售黄金,但是金店拒绝回收

流苏晚晴
2025-11-02 16:32:42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柚妈充电屋
2025-11-01 17:59:04
发布会变感谢会,李霄鹏赛后向各方致谢

发布会变感谢会,李霄鹏赛后向各方致谢

懂球帝
2025-11-02 20:52:06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健身狂人
2025-11-02 07:59:00
雷达失灵47分钟!伊万卡、姆巴佩游艇密会,17岁差藏权力游戏

雷达失灵47分钟!伊万卡、姆巴佩游艇密会,17岁差藏权力游戏

罗氏八卦
2025-11-02 11:50:39
男单大爆冷!松岛辉空4:1世界亚军,晋级决赛,国乒男单全军覆没

男单大爆冷!松岛辉空4:1世界亚军,晋级决赛,国乒男单全军覆没

国乒二三事
2025-11-02 20:41:07
家猫一生都被关在家里面,它会寂寞吗?其实它比咱想的要开心多了

家猫一生都被关在家里面,它会寂寞吗?其实它比咱想的要开心多了

向航说
2025-11-02 02:45:03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将回家,神二十二确定1人驻留超1年,为何?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将回家,神二十二确定1人驻留超1年,为何?

林子说事
2025-11-02 14:59:56
云南玉昆1-0青岛西海岸!产生4大不可思议+2个不争事实,揪出最差

云南玉昆1-0青岛西海岸!产生4大不可思议+2个不争事实,揪出最差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2 21:33:18
突发,周末大利好!下周,这4个方向或是主线!空仓满仓看

突发,周末大利好!下周,这4个方向或是主线!空仓满仓看

风风顺
2025-11-02 19:30:06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秋风专栏
2025-10-29 11:45:27
月租18万压垮香港烧鹅名店!老板哭诉:像在帮房东打工……

月租18万压垮香港烧鹅名店!老板哭诉:像在帮房东打工……

港漂圈
2025-11-02 19:06:06
张柏芝合照也太夸张了吧!宁静,刘嘉玲都被她比下去了

张柏芝合照也太夸张了吧!宁静,刘嘉玲都被她比下去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2 13:43:13
王传福投出深水炸弹,比亚迪王炸新车一炮而红

王传福投出深水炸弹,比亚迪王炸新车一炮而红

象视汽车
2025-11-02 07:00:05
王艺迪4-2战胜朱芊曦,晋级蒙彼利埃决赛与温特争冠

王艺迪4-2战胜朱芊曦,晋级蒙彼利埃决赛与温特争冠

懂球帝
2025-11-02 19:49:06
朱珠现身机场,吐司羽绒配牛仔裤,身材绝美,时尚教科书来袭!

朱珠现身机场,吐司羽绒配牛仔裤,身材绝美,时尚教科书来袭!

娱乐领航家
2025-11-02 00:00:03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三言科技
2025-11-02 13:30:07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刚哥说法365
2025-11-01 17:15:20
2025-11-02 22:48:49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75986文章数 7575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Rob van Hoek:荷兰浪漫田园风光画家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亲子
本地
军事航空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旅游要闻

总长度340公里 都江堰市文化遗产步道发布

亲子要闻

别再逼孩子卷了!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