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军就为了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专门派驻一定规模的武装部队;虽然兵力总数不多,但属于海陆空合成的拥有独立建制的特殊单位,军政主官皆属于军级以上的将官担任。
目前,解放军驻军已快30年,仅诞生了8位军事主官和8位政工主官,这其中既有从驻港部队政委转任司令员的熊自仁将军,也有卸任驻港部队政委2年后再任政委的刘良凯将军……
但唯一担任过驻港部队副职后,又升为军事主官的将领,只有一人,他便是王晓军将军。
![]()
1952年9月出生于河北邯郸市馆陶县的王晓军,17岁就参军入伍,来到广东江门市台山市的烽火角,在广州军区刚组建的143师服役,成为427团机炮连战士。
遗憾的是,143师建制和番号存在时间并不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际被撤番,但这并不影响王晓军在军旅生涯中的成长进步。
王晓军刚入伍两三年就成功获得提干,不到20年时间就从战士、排长、师司令部作训处参谋,一步步晋升为团长、师长等中高级军官。
尤其是在成为军级将领后,王晓军的晋升轨迹非常清晰,先后担任3个副军级职务、3个正军级职务、3个副大军区级职务。
首先在副军级层面。从1997年7月开始,短短2年王晓军就从41集团军参谋长,转任副军长;然后在1999年9月,又平调转任驻港部队副司令员,任职长达近5年。
在彼时,驻港部队军政主官虽然都是中将,但他们属于主官高配副大军区级,而驻港部队建制本身还是正军级单位,其余职务并没有高配传统,所以驻港部队主官副职也仅仅是副军级将领。
![]()
其次在正军级层面。到了2004年3月,王晓军从驻港部队回到内地任职,担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长达4年之久。卸任湖南省军区军事主官后,王晓军才平调转到广州军区总部机关任职,先后在军区装备部、联勤部当部长,各任职一年时间。
最后在副大军区级层面。2010年12月,已担任军级将领长达13年的王晓军,本以为会顺势在所在的广州军区升任军事主官副职,谁知他却首次跨大军区外调,北上东北地区,当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在王晓军60岁时,以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被授予了陆军中将衔,但他距离副大军区级中将的最高服役年限还差3年,所以他离开沈阳军区后,于2012年10月再次回到驻港部队,这次直接当军事主官;当驻港部队司令员近2年后,还是回到广州军区当副司令员,一直任职到军区改战区,刚好达到副战区级中将的最高服役年限,王晓军将军正式退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他主政驻港部队期间,王晓军中将也创下了3大先例。
![]()
第一:王晓军中将开创了任职驻港部队主官时间最短的先例。王晓军将军从2012年10月就任驻港部队,到2014年7月卸任,还不满2年,仅有21个月。其余的驻港部队司令员,任职基本都在3年起步。
像驻港部队首任司令员刘镇武将军,在香港还没回归祖国之前的1994年就开始领导驻港部队,一直任职到1999年3月才卸任,约有5年时间。还有张仕波将军也一样,任职也有近5年。
第二:王晓军中将开创了以中将身份就任驻港部队司令员的先例。在军改前,尽管驻港部队军政主官皆高配中将,但基本都是以少将身份当主官后,才晋升的中将,比如张仕波从20集团军军长升任副大军区级的驻港部队司令员2年后,才晋升的中将衔。
唯独王晓军不一样,他在转任驻港部队军事主官的3个月前就以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晋升了中将,所以他在主政驻港部队期间,没有晋升任何军衔,成为副大军区级驻港部队司令员中唯一一位特例。
第三:王晓军中将开创了先当驻港部队副司令员后升司令员的先例。在驻港部队军政主官中,当过副职后,又升任主官的将军有两人,一位是驻港部队政委王玉发,是驻港部队首任副政委之一;另一位就是驻港部队司令员王晓军,之前就到驻港部队当过副司令员,是驻港部队军事主官中唯一一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