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凭借“戴森平替”的精准定位与强势营销,徕芬在过去几年迅速崛起,以高性价比策略切入高速吹风机市场,三年间实现了销售额从1.5亿到超30亿的爆发式增长。
但“平替”策略人人可用,大量“平替”和“平替的平替”涌入使得高速吹风机市场陷入价格混战,其增长明显放缓。
对此,徕芬选择进入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两个核心技术较为类似的细分市场,意图拓展第二增长曲线,但产品推出后销量不显,还因外形、质量惹来许多争议。
拓展新业务固然是业绩增长的灵丹妙药,但品类扩张时易导致企业战略失焦、资源摊薄。是灵活求变还是直面问题,对徕芬而言是个两难困境。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科技行业新进展。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以下是正文:
![]()
抓住时代风口,精准定位“戴森平替”
“不是高端买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价比。”过去几年,“平替”消费风潮兴起。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把一堆“价廉物美”的国货被推上C位。
徕芬在高速吹风机市场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典型。
回溯徕芬的成长历程,“戴森”和“营销”是两个避不开的关键词。2021年徕芬推出第一代高速吹风机LF01,以599元的价格、11万转高速马达和高度类似戴森的风筒设计,迅速抢占市场,成为高速吹风机领域的黑马。
不过在产品刚推出之际,销量惨到个位数。之所以迎来转机,是因为徕芬很快进行了行业史无前例的营销投放。
据36氪报道,2021年,徕芬把创始人叶洪新在发布会上的内容切片后,耗费千万投放到抖音、B站等内容信息流直接将销售额推到了1亿,投资回报率达10倍。
此后,徕芬通过社交媒体、视频平台、达人明星推荐等形式,捆绑“戴森”标签,集中声量强化“性价比吊打”“技术普惠”等特质,成功占据了消费者心智。
短短几年,徕芬这匹黑马狂奔到小家电前列。2021年成立仅两年销售额破达到1.5亿,次年翻10倍到15亿,2023年则飙升到30多亿。
2023年淘宝双十一,徕芬仅凭借吹风机这一单个类目创下2.9亿元的销售额,实现10倍的增长。2024年618期间,徕芬的高速吹风机全网销售额达到5.3亿元,同比增长60%;天猫销量突破105万台,超越戴森成为相关榜单冠军。
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在已经将流量握到手中后,如何尽快形成品牌真正的护城河。毕竟,徕芬以“戴森平替”的打法迅速起量,别家当然也可以成为“戴森平替”,甚至可以成为“徕芬平替”。
![]()
当“平替”遇上“平替的平替”
事实上,早在2019年,国内就已有厂家成功破解戴森高速吹风机的核心电机技术。只是在当时,“平替”概念还未兴起,“仿制”仍是主流,多数厂商执迷于制造高仿版的戴森,却没有人想要做一个对标戴森的品牌。
而在徕芬爆火后,京东京造、飞科、米家、网易严选乃至许多白牌厂商纷纷加入高速吹风机这一战场。据据《财经天下》报道称,截止2024年前三季度,高速吹风机品牌就有145个。
新的入局者则带来了更加激进的定价,徕芬当年把高速吹风机从3000元打到599元,抢了戴森大片市场。徕芬的对手们就把599元打到199元。飞科、追觅、京东京造等品牌纷纷推出200元以下产品,低价白牌厂商的厂家们,则直接把外形相似的吹风机价格打到了100元以下。
据奥维云网数据,200元以下产品销售份额在2024年3月达到10.4%,行业均价同比下降34.4%。徕芬也在2024年1月,“被迫”推出了售价199元的SE Lite版高速吹风机。
而据徕芬公布的数据,从2022年-2024年,徕芬在双十一期间全网销售额分别为2.9亿元、4.4亿元、5亿元,尽管销量增长,期内增速却陡然从51.7%降至13%。
基本盘业务的局势多变,让徕芬有了开拓更多产品线的紧迫感,拓张业务版图势在必行。
过去,徕芬凭借对“高速马达”技术的突破,分掉了“戴森平替”的高速吹风机的市场蛋糕。惯性使然,徕芬选择进入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两个核心技术较为类似的细分市场。
但主推的扫振电动牙刷并未带来第二增长曲线。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徕芬前员工透露,2024年全年,徕芬牙刷产品线净亏损8000万。叶洪新更是公开“认输”:“299元的售价我们只有40%不到的毛利,被70%左右毛利的对手按在地上摩擦。”
而2025年5月,徕芬推出号称全球首款搭载工业级直线电机技术的“徕芬直线往复式剃须刀”,据叶洪新介绍说,徕芬在筹备电动剃须刀的4年里累计投入超1亿元用于研发。但这款产品更是争议不断。
其T1 Pro剃须刀的设计被网友质疑像素级“致敬”松下,699元的P3Pro剃须刀又被测评为不如飞科399元的竞品。且还被不少首批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剃须效果差、震手麻脸、质量品控一般、清洗维护麻烦等问题。
![]()
图片来源:微博
此外,据说徕芬内部还规划了卷发棒、人体工学椅甚至大家电等产品。但无论是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等已经进入的赛道,还是正在规划的品类,都已经被小龙头占据。徕芬想要复刻当年抢占“平替”市场空白的壮举十分艰难。
多线作战往往会带来资源分散、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而敌人的战壕也已经构筑完成。想要攻克难关,往往应该集中精力,聚焦企业资源和目标,走一条新路,且坚定地走下去。
![]()
投诉高企质量堪忧
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消退,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徕芬,在2025年开始频频陷入质量投诉、监管点名乃至法律纠纷之中。
今年3月,江苏省东台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徕芬吹风机因安全指标不达标被公开点名。而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针对徕芬的投诉累计已近千条,问题主要集中在外壳漏电、胶臭糊味、机壳开裂、机体发烫冒烟等质量问题,电动牙刷也出现失灵、无法充电等故障。
![]()
图片来源:黑猫
今年5月,徕芬新品剃须刀引发舆论热潮后,人民网深圳舆情部更是发布标题为《湾区消费报告丨徕芬频陷“质量门”,平替光环不再》的文章,公开喊话徕芬,“再大的营销声势,也无法掩盖品质缺陷带来的信任危机”,还引用了舆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关于徕芬的网络讨论中,负面敏感信息占比21.28%,正面信息仅占1.63%,其余主要为中性信息,负面舆情热词包括“投诉”“质量”“退货”“三包”等,反映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不满。
![]()
图片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发布
除了产品质量,徕芬在营销宣传方面也屡遭质疑。其关联公司浙江徕芬贸易有限公司因广告内容存在虚假或引证不实,在2024年12月被处以罚款。
![]()
图片来源:信用中国
监管指出,其所宣传的“达到0.1°精准控制”“ 300%的驱动力增长”等卖点缺乏充分客观依据,且“电动牙刷热销榜TOP1”宣传依据证明在数据引用周期内销售额为天猫平台单链接第一,而非销售量第一,均属于误导消费者。而这已是该公司一年内第二次因同类问题被处罚。
![]()
尾声
从借助“戴森平替”标签迅速崛起,到如今陷入质量与信任的双重危机,在消费者对“平替”的认知趋于理性的当下,徕芬仅靠流量和话题已难以维系品牌长期发展。
如何在品质、技术和服务上构筑真正的护城河,是徕芬必须面对的核心命题。
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固然是前人留下的灵丹妙药,但品类扩张时也要避免企业战略失焦,资源摊薄。
纵观徕芬的企业发展史,可以说是核心技术手术刀般切入市场心脏后,辅之以颇具前瞻性的凌厉营销打法,在一个产品品类市场发育的早期,以闪电战快速拿下市场。这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步步高等消费电子巨头的打法很类似,区别在于那个时候是央视广告,现在是信息流推荐,但在过了早期快速增长的阶段后,如何在高速飞行的时候把企业这架飞机林林总总的零部件问题修好,确保生产 - 销售 - 售后 - 客户服务的闭环运转有条不紊,不至于反噬整个企业的核心品牌声誉,是需要下基本功的,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做能力建设的,徕芬毫无疑问需要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最近数年快速崛起的科技公司需要注意的。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科技行业新进展。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 XINLIU -
喜欢就奖励芯流一个“”和“在看”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