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服务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专家发表文章指出,"医养结合"模式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健康老龄化,还需推动服务模式进一步升级,迈向更加系统、全面的"整合照护"。这一观点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养老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从"医养结合"到"整合照护"的理念升级,不仅仅是概念的转变,更代表着养老服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型的必然趋势。过去几年,"医养结合"模式有效缓解了养老院"看病难"和医院"养老难"的困境,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很多机构的合作仍停留在协议层面,医疗与养老服务并未真正融合,呈现"两张皮"现象,导致服务碎片化,难以形成以老人为中心的连续性照护体系。同时,"重医疗、轻预防"的倾向依然存在,过度关注疾病治疗,而对老年人的功能维持、心理健康、社会参与等至关重要的健康要素重视不足。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医养结合"主要服务于机构养老群体,而我国超过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现有模式难以将专业、连续的健康服务有效延伸至更广阔的社区与家庭场景。
面对这些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整合照护"模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种模式强调从"以机构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关注疾病"转向"关注功能",从"服务分割"转向"服务连续"。整合照护以老年人的个体化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专业的综合评估,为老人定制个性化照护计划,并组建多学科团队,共同服务于老人的整体健康目标。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维持和提升老年人的内在能力与功能水平,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保持独立与自主。
然而,要实现从"医养结合"到"整合照护"的跨越,关键在于人才。专家指出,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理念、制度、服务、支付四个层面的系统升级,而所有这些升级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传统的养老服务从业者多为单一技能背景,难以满足整合照护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整合照护要求服务起点不再是机构的资源清单,而是对老年人个体化需求的全面、动态评估,这就需要借助科学统一的综合评估工具,深入了解老人在生理健康、功能状态、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同时,还需要组建由全科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社工等专业人员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执行并动态调整照护计划,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全维度照护。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服务评估师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成为连接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整合照护的重要桥梁。养老服务评估师是根据老年人服务类型、照料护理等级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的专业人才,兼具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基础知识。这一职业的出现,恰恰回应了整合照护对专业评估人才的迫切需求。
![]()
从市场需求来看,养老服务评估师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近乎欧盟老年人口的两倍。更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4》报告预测,到2035年、2050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分别达到22.8%和30.9%;预计到2035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3亿,至2050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4亿;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抚养比的预测数据将分别达到33.7%、52.3%。特别是2035年、2050年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将出现指数级增长现象,这无疑会进一步加重社会的整体养老负担,对养老服务评估师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高校培养体系滞后导致"医养管"融合课程不足,智慧养老、适老化设计等新兴领域课程覆盖率低于20%,养老服务评估师相关人才缺口巨大。行业亟需既精通医疗护理、心理学、康复技术等专业领域,又具备机构运营、智慧养老系统管理、风险控制等综合能力的跨界人才。相关青年人才缺乏,直接制约养老机构连锁化扩张、医养结合模式落地及智能化升级进程。
养老服务评估师这一新职业,旨在培养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需求评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养老方案制订与实施、照护技术实施、养老培训指导、实务应用研究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能够运用科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为制定个性化的照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他们不仅能够评估老年人的当前状态,还能够预测未来的照护需求变化,为实现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的服务模式转变提供专业支持。
在整合照护体系中,养老服务评估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连接医疗、护理、康复、社工等各专业团队的纽带,通过专业评估为多学科团队提供协作基础。他们能够识别老年人在不同照护场景(医院、社区、居家、机构)转换过程中的服务需求变化,确保照护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他们还能够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科学评估,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推动养老服务评估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规模化发展,养老服务评估师职业能力水平考试即将启动。该考试面向全社会开放,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共计35个城市设置了考点,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西安、成都、武汉、南京、杭州等主要城市,为有志于从事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人员提供了便利的报考条件。
![]()
考试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等级,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发展需求。考试教材包括三个等级通用的《养老服务管理理论》,以及分别对应的《养老服务管理实务(初级)》、《养老服务管理实务(中级)》、《养老服务管理实务(高级)》三本实务教材。这些教材系统涵盖了养老服务评估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指导。考生可以通过养老服务评估师考试网这一唯一官方渠道进行报名,完成报名后将免费获得相关教材,不需要额外支付任何费用。考试相关的具体安排将在近期公布,有意向的人员可以密切关注官方信息。
养老服务评估师人才培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职业发展层面。从宏观层面看,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规模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评估师,能够为实现从"医养结合"到"整合照护"的模式升级提供人才保障,推动养老服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从经验型向科学化、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这些专业人才将成为构建以人为本、连续协同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帮助更多老年人获得高质量的照护服务,维持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尊严。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养老服务评估师队伍的壮大将有力推动养老服务业的专业化进程。通过科学评估建立起来的服务标准和质量体系,将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社会认可度。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也将为养老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深度老龄化社会,我们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养老服务评估师作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关键角色,将在推动服务模式升级、提升照护质量、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还是社区服务组织,都需要这样的专业人才来支撑业务发展。对于有志于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人员来说,这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新兴职业领域,也是一份承载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崇高事业。随着考试报名即将开启,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养老服务评估师队伍,共同为建设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