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的轰鸣响彻台海,卫星的眼睛凝视宝岛,一场跨越天地的力量展示正在悄然改变两岸格局。
近日,东部战区空军的多支部队展开了一场实战化训练,检验部队对重点区域的侦察预警、空中封锁和精准打击能力。数架歼-10战斗机以战斗编队飞赴目标空域,与多架轰-6K轰炸机在台岛周边海空域展开模拟对抗训练。
这场演练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其立体化作战体系的构建。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的于河海表示:“部队守卫海空安全,维护祖国统一的实战能力加速提升。”
(图1)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预警机在数百公里外全面监控空情,一旦发现潜在威胁,立即将信息传输给歼-10编队;干扰机同步展开行动,扰乱对方雷达系统;轰-6K(图1)则趁此机会,对模拟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这一连串动作已不再是单一兵种的孤军奋战,而是将各兵种优势串联成一条完整的作战链条。
与此同时,在闽南的滩涂上,另一场抢滩登陆演练同步展开。机器狗在泥水中冲锋,无人机在头顶盘旋,无人破障艇率先冲向滩头,以“天女散花”的方式抛射18枚高爆弹,将模拟防御工事炸得粉碎。
随后,负载微型导弹的机器狗冲向滩头,专门清除隐藏在角落的暗堡火力点。
登陆战最残酷的部分历来是“最初一公里”。在开阔水域中行进的登陆艇和士兵,常常成为防守方的活靶子。而滩头隐藏的反坦克壕、轨条砦和暗堡火力点,更是让即使装备精良的部队也难以避免伤亡。
此次演练中展示的“无人先行,有人后跟”的模式,实质上是用科技手段绕过了传统登陆作战中的难题。
(图2)
![]()
无人破障艇、机器狗(图2)和无人机的协同作战,不仅显著降低了人员伤亡风险,这些装备大多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成本远低于传统的火箭破障弹。
这种作战模式既解决了实战中的痛点,又在经济账上显得更为划算,远非简单的“装备秀”可以比拟。
东部战区的此次演练,展示了中国军队在无人化、智能化作战领域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当机器狗在泥泞中冲锋,当无人破障艇精准清除障碍,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场演练,而是未来战争形态的预演。
轰-6K掠过台海,“吉林一号”拍摄台湾全境,这两项几乎同步进行的行动释放出三个不容忽视的重磅信号。
第一个信号是中国对台湾主权的再次强化。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既有历史与法理的基础,也有现实与实力的背书。台湾光复已80年,这一历史事实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而今,轰-6K巡航台岛、“吉林一号”拍摄台湾影像,将法理上的主权转变为两岸都能亲眼目睹的现实。
(图3)
第二个信号是大陆正用心拉近两岸的心理距离。传统上,两岸交流多集中在旅游、经贸等领域,而“吉林一号”的照片(图3)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通过“共同的地理记忆”连接两岸民众的情感。
![]()
正如许多两岸民众所言,看到日月潭的照片,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咱们中国的好山水。”这种源自文化根脉的认同,正是两岸民心相通的真实体现。
第三个信号是中国硬核科技实力的展现。“吉林一号”已成功组网141颗卫星,成为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其0.5米的高分辨率足以辨认路边的汽车,一次拍摄可覆盖半个台湾岛。
这背后是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成果,展现了科技领域跨越式发展的实力。
今年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这一历史事件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两岸关系的历史基础。解放军的战机轰鸣声掠过台岛周边,既是对“台独”势力的严正警告,也是对历史的铭记——台湾必须回归祖国怀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