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海市:深化改革创新 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0
分享至

近年来,北海市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坚决扛起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牵头抓总责任,紧紧围绕职能职责,积极打造具有北海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一体化”协同新机制

一是决策指挥一体化。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儿工委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形势研判、督导检查、个案会商等多项制度。二是服务供给一体化。坚持以未成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全面梳理并动态发布服务项目、内容及申办条件,形成服务清单,以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基层核心枢纽,集成政策咨询、紧急庇护、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多项功能。三是保护体系一体化。创新构建“未保工作站+儿童主任+专业社工”基层服务模式,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在广西率先实现乡镇未保工作站和村(居)未保委员会全覆盖。全市30个乡镇(街道)全部配备儿童督导员,431个村(社区)100%设立儿童主任。

聚焦精准施策 打造“北海特色”服务新品牌

一是打造“海丝护童”关爱工程。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推出“海丝护童”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儿童“微心愿”的发布、认领、跟进全流程服务。自运行以来,已收集微心愿190条,成功认领176条,心愿达成率92.6%,有效解决儿童实际困难。二是创建“五老三色大讲堂”教育品牌。充分发挥“五老”群体优势,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理念教育、法治教育等红、绿、蓝主题讲堂,2024年以来开展专题辅导24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7万多人次。三是打造家校社“同心圆”品牌工程。出台《北海市深化“同心圆”工程,推动家校社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红色铸魂”“实践启智”“守护安身”“文化润心”等活动,有效整合家庭、学校与社会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开放133处教育基地。

坚持法治引领 探索“刚柔并济”保护新模式

一是创新“布小侠”网络普法品牌。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重点议题,制作《网信卫士“布小侠”》系列公益短剧8集,涵盖防沉迷、反网络暴力等,通过媒体宣传和校园、广场、车站电子屏持续展播,使普法宣传更贴近孩子、深入人心。二是打造“珠城爱心爸妈 法治护苗成长”关爱品牌。当地的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单位专业人员“一对一”结对帮扶部分重点未成年人,组织开展沉浸式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法治意识,走出成长困境。三是打造一批“海”系列未检品牌。以海为媒,生动探索和打造独具北海特色的“海未来”“海爷爷”等一批“海”系列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品牌,建成北海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组织案例情景模拟、模拟法庭等法治学习、体验活动。成立“珠城护未”工作室和“廉珠未检”工作室,实现全市未检案件专人专办。“海爷爷”工作室共走进辖区58所中小学,举办法治讲座近400场,受教育人数30万人次。(朱超群)

来源:北海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59434文章数 2007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