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新任党主席郑丽文上任后,动作不断,
先是敲定李哲华接掌组发会、吴宗宪出任文传会主委,紧接着又任命两位副主席,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和资深党务人士张荣恭。
这波操作下来,明眼人都看出来了:马英九才是这次权力洗牌的最大赢家。
郑丽文的人事安排节奏很快,第一波先任命李乾龙为副主席兼秘书长、季麟连为副主席,给团队打底。
第二波就是萧旭岑和张荣恭出任副主席,同时敲定李哲华为副秘书长兼组发会主委、吴宗宪为文传会主委。
现在国民党已经有四位副主席就位了,按党内规则,副主席最多可以任命7位,后面还有名额。
![]()
新上任的两位副主席来头不小,萧旭岑1974年出生在南投县,早年做过记者,后来进入国民党体系。
他当过国民党文传会主委,罗智强辞职后还接过马英九办公室副秘书长的位子。马英九卸任后,萧旭岑一直跟着他,担任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是核心助手。
张荣恭1950年出生,是党内资深人物。连战时期他当过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2005年连战"破冰之旅"访问大陆时,张荣恭在背后协调,为两岸关系迈出关键一步出了大力。
![]()
除了副主席,组发会和文传会这两个关键部门的主委人选也有讲究。李哲华早年跟着马英九干了很多年,还当过马办助理,对党务运作和基层组织建设很熟。吴宗宪来自侯友宜派系,这次当文传会主委,负责党内宣传和舆论沟通。
从名单看,郑丽文的团队覆盖了马系、连系、侯友宜系等多个派系,有资深老将也有相对年轻的骨干。
![]()
郑丽文这波人事任命,短期内敲定四位副主席,在国民党历史上不常见,
这些人选背后,能看出她的思路:既要向支持自己当选的大佬们交差,也要通过人事安排团结党内不同派系。
从派系分布看,这次任命是"派系大融合",萧旭岑是马系核心成员,长期跟着马英九,郑丽文参选时他也帮了大忙。
这种"牵线搭桥"的作用,让萧旭岑的任命成了郑丽文对马系支持的直接回报。
![]()
张荣恭是连系大将,坚定支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他当副主席,既是对连系选举时支持的答谢,也体现了郑丽文对两岸事务经验人才的重视。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任命还有"派系制衡"的考虑。按国民党不成文的规矩,同一个派系不会同时安排两位副主席。
张荣恭上任,连胜文就没法继续当副主席了。这样既给了连系在核心层的话语权,又避免了单一派系在副主席位子上"独占",还给连胜文的后续发展留了空间。
李哲华和吴宗宪分别执掌组发会和文传会,让不同派系在关键职能部门都有代表,进一步巩固了党内团结。
对郑丽文来说,这样布局还有更现实的考量。她刚当选党主席,根基没完全稳固,需要借各派系大佬的影响力稳住党内局面。
马英九在深蓝选民中声望高,重用马系成员能讨好深蓝基本盘。连系在党内根基深,拉拢连系能减少施政阻力。侯友宜系是党内新兴力量,也需要通过人事安排安抚。
这波任命既是"政治回报",也是"生存策略"。
王金平不满意,马系吃饱了
![]()
郑丽文的人事布局力求兼顾各方,可还是没让所有人满意,王金平的反应最直接。
10月24日,王金平面对媒体采访时明确表达了不满。他说自己没向郑丽文推荐人选,只是建议找"懂党务、了解台湾、能募款"的人协助,还直言"凭她一个人难以应付"。
外界觉得,王金平可能已经物色好了合适人选,因为和郑丽文及其他派系利益冲突,没进名单,所以才这样表达不满。
王金平还针对副主席年龄偏大的问题发声,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有两老更有多宝",表示年轻人可以在其他职位发挥作用。这番话更像是"柔性化解",没真正打消外界对国民党"老龄化"的担忧。
和王金平的不满形成对比的是,马英九成了这次人事调整的"最大赢家"。马系不光有萧旭岑当副主席,还拿下了组发会这个"实权部门"。
李哲华作为马系核心成员,执掌组发会后,可以直接主导党员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马系能通过基层工作进一步巩固支持基础。
更关键的是,萧旭岑的任命让马系在两岸事务上掌握了更多话语权。据悉,萧旭岑将主管国民党的两岸交流事务。
现在萧旭岑进入核心决策层,能直接把马英九"两岸和平交流"的理念融入国民党政策,让马系的影响力从"幕后"走向"台前"。
连胜文的处境有些微妙。作为连系核心人物,他因为张荣恭上任失去了副主席位子。不过这不代表他在党内影响力下降。
![]()
台媒爆料说,连胜文正计划布局2030年台北市长选举。他本人出面辟谣了,可没否认参选的可能性。
按国民党惯例,想参选地方首长的人通常会先从地方党部任职起步。外界推测,连胜文很可能接任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通过深耕台北基层、整合地方资源,为2030年的选举铺路。这种安排既给了连系在核心层的话语权,又为连胜文的个人政治生涯规划了新路径。
![]()
郑丽文的这波人事任命,从表面看是"派系大融合",从深层看是"利益再分配"。马系通过萧旭岑和李哲华拿下副主席和组发会,在两岸事务和基层组织上掌握了主动权。
连系通过张荣恭保住核心层话语权,连胜文也有了新的政治路径。侯友宜系通过吴宗宪拿下文传会,在舆论宣传上有了阵地。
2026年地方选举已经近在眼前,这将是检验郑丽文执政能力的关键战场。如果能借这次人事调整理顺政策、凝聚共识,国民党或许能迎来转机,
如果只是停留在"搭架子"层面,恐怕难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