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应对全球挑战,避免世界大战——以俄罗斯的视角

0
分享至


当今世界面临着众多新挑战,导致一系列危机的扩大,甚至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种危机已达到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最严重程度(古巴导弹危机除外)。严峻的局势要求俄罗斯在外交政策、国际法规,甚至是核遏制领域提出新方法、采取新措施,以取代正在失效的旧制度和旧理论。尽管世界变得愈加危险,但出路仍然存在,即采取积极的和平政策,加快建立大欧亚安全、和平、发展与合作体系。

迫在眉睫的挑战

资本主义引发的问题亟待解决。现在需要彻底解决现代化经营形式和以获取利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问题,问题一是大肆鼓励对正常人类生活非必需商品和服务的无限制消费;问题二是近二三十年来毫无意义的信息巨浪,电子产品消耗了人类本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的大量时间和能量。人类已经与自然发生了冲突,并开始破坏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部分国家,人民福祉的增长首先意味着消费的增长。西方及美国的金融资本和那些控制金融资本的人已经开始脱离实体经济,这将导致世界经济的崩溃。创造这种模式并以此享乐的西方精英不仅不思变,而且还试图分散世人的注意力,包括通过加剧紧张局势甚至引发战争的方式。

全球性问题是最明显的挑战。全球性问题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淡水资源、农业用地和其他许多自然资源的减少。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人们只是提出所谓的“绿色”解决方案,大多是为了在国内社会和国际上能巩固特权阶层和富人的统治。为什么要不断地试图把解决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负担转嫁到多数生产者身上,而不是过度消耗的西方自身呢?北美、欧洲和日本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20%~30%,但他们却消耗了70%~80%的生物圈资源。同时,社会的不平等也在加剧。共产主义苏联的解体,使社会不平等爆炸性加剧。20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作为民主政治制度支柱的中产阶级一直在萎缩,民主的效率日益低下。

人类和社会的退化是另一个挑战。这一点在相对发达和富裕的西方国家尤为突出。这些国家是城市文明的受害者,也是人类与传统栖居环境脱离的代表,而传统栖息地是人类历史和基因形成的地方。数字化的无限消费不断增加似乎推动了普及教育,但也越来越多地导致了大众的愚化,增加了寡头甚至是大众群体本身操纵大众的机会。寡头并不愿分享他们的特权和财富,故意使人变得愚钝,促进社会的分裂,企图剥夺人们反抗越来越不公平且无序的社会秩序的能力。反人类或后人类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否定了人类道德的自然基础以及几乎所有的基本价值观。

意识的片段化导致了普遍的智力退化,欧洲的精英几乎完全丧失了战略思维,美国管理精英的智力也正在衰退。我们的思维越来越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为了转移人们对尚未解决问题的注意力,并将自己从这些问题中摆脱出来,社会正加速推广人工智能。尽管人工智能可能会得到有益的应用,但它无法填补智力的真空,而必然会带来额外的危险。

军备竞赛是一切挑战的根源。确切地说,一场新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军备竞赛正在展开。战略稳定性是衡量出现核战争可能性的指标,但目前正受到各方的破坏。在限制和禁止体系之外,针对人类个别种族群体以及动植物的各类生物武器已经或正在出现。这些武器出现的潜在目的是引起饥荒、传播人类和动植物疾病。除了导弹的扩散及其数量与射程的急剧增加外,无人机革命也已经开始。无人机成本低廉,却可以携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成为恐怖袭击甚至是普通盗窃的理想工具,几乎任何处于相对不受保护空间的人都可能成为潜在受害者。


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会成倍地增加

军备的风险。图为安杜里尔公司的工程部

高级副总裁阿诺特与公司生产的

Dive-LD自动水下航行器

高精度远程非核武器系统正在“基础层面”破坏着战略稳定性,而在“顶级层面”破坏战略稳定性的核武器小型化进程已宣告完成。高超声速武器使到达目标的飞行时间减少到最短,对决策中心“斩首行动”的威胁急剧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导弹防御和防空系统无处不在。最后,军事领域的人工智能不仅会成倍增加军备的危险性,而且由于这类武器不受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控制,还可能造成局部冲突升级的新风险。

转变外交政策

兼顾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对俄罗斯来说,政策应当建立在“俄罗斯堡垒”构想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地重视自主、主权、防卫、独立,以及国内的发展。这并不意味着闭关自守,还需要合理地进行对外开放,与世界多数友好国家进行有益的经济、科学、文化和信息合作。但开放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服务于国内物质和精神发展的手段。有意识地融入新世界需要俄罗斯意识到其亚洲根源,就像俄罗斯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曾经所做的那样,他不仅获得了从巴蒂亚到萨拉的统治地位,还在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得到了认可。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古代罗斯的统帅和政治家

巩固国防建设和制衡西方霸权。在已经到来的全球化条件下,俄罗斯毫无疑问必须优先发展社会的国防意识,动员人民起来保卫祖国,包括学会手握武器。但更重要的是发展为了和平所必需的未来竞争优势,即战斗的能力和为战斗所作的准备。在这片面向东、西、南开放的巨大平原上,人们从艰苦卓绝的生存斗争历史中继承了这种能力和战斗意志。俄罗斯今天的外交政策与不久前的外交政策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其中一个主要的方向是全面发展与世界多数国家的关系。另一个显而易见但尚未阐明的目标是,与世界多数国家的伙伴一道,以尽可能和平的方式,打破西方的主导地位和美国的霸权。

发展睦邻关系和扩大国际组织影响。对俄罗斯来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是俄国内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也是一个非正式的盟友和伙伴。俄罗斯应充分支持中国海军和战略军事力量的发展,这将促使美国无法再扮演侵略性的霸权角色。俄罗斯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一同制定战略稳定、核遏制和军备控制的新构想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有必要扩大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以及在这两个组织与非盟、阿盟、东盟、拉丁美洲南方共同市场在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平行机构。

充当协调角色和缓解地区紧张局势。防止印度成为由美国推动的、对中国不友好的平衡者,是十分重要的。对俄罗斯外交而言,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缓和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竞争。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提出的俄罗斯—中国—印度三角关系是大欧亚和平发展的保证。此外,印巴之间的矛盾仍处于人们关注的边缘,需要付出特别的努力来缓和印巴冲突。同时也需提醒,这是可能发生全球热核冲突最危险的源头之一。

应对乌克兰危机与核问题

俄罗斯对西方扩张的军事反击将设定以下几个目标:首先,停止这场必将以热核战争为结局的扩张;其次,在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俄罗斯将成功摆脱西方中心主义,摆脱俄罗斯队伍中的西方派和买办;再次,由于社会精神面貌的提升与制裁浪潮的袭来,俄罗斯实施了特别军事行动,国家精英变得更加纯洁,社会变得更加团结;最后,实现实体经济增长,在已出现长期全球地缘经济、地缘战略动荡的背景下,迅速重建国家,以实现顺利发展。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诉求的惟一合理目的是解放、合并整个乌南部、东部和第聂伯河沿岸地区。对于乌西部土地,最理想的情况是在那里建立一个非军事化的、具有条约中立地位的缓冲国,并驻有俄罗斯基地以保障中立。


俄罗斯将其“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视为维护国家安全最重要的保障和

保持全球战略平衡的工具

在对西方采取先发制人的特别军事行动后,按照以往的惯例,俄罗斯认为敌人不会发动一场大战,因此从一开始就不主张采取积极的核遏制威慑,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当年苏联在常规武装力量占优势时,美国和北约就考虑过先发制人,尽管美国只是在虚张声势。美西方并未打算对苏联本土实施核攻击,因为苏联对美西方城市回敬核报复打击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

俄罗斯必须加强核遏制基础,加速乌克兰事态升级,这是为了让西方相信,就解决乌克兰军事冲突而言,他们只有三条出路:第一是有尊严地撤退;第二是被完全击溃并像逃离阿富汗那样逃亡,接收一波武装难民;第三是接受一切后果,只不过领土会遭到核打击,社会也会随之崩溃。俄罗斯及其朋友、伙伴迫切需要强化各种形式的核遏制体系。

如果不急剧加强核遏制政策并使之现代化,就不可能避免世界陷入一系列冲突和随之而来的全球热核战争。但是,关于使用核武器条件的规定有些模棱两可,这需要得到明确和严格限制,在严峻的战前条件下更应如此。政策应公开地从一个事实出发:北约是一个具有敌对性的集团,其过去的政策已经证明了它的侵略性,而且事实上其正在对俄罗斯发动战争。


俄罗斯军工行业位列前茅

俄罗斯的核武器政策应以报复打击的方式来遏制针对俄罗斯或其盟友、伙伴的生化或网络攻击。由美国及其附庸国在这一领域主导的军备竞赛也应该停止。把核武器的总威力控制在3000万~4000万吨TNT当量,或单枚威力与1.5~2枚广岛核弹的威力相当是合理的,这样一来,潜在的侵略者及其民众就会明白他们正受到怎样的威胁。为了恢复已失去的核遏制功能,即防止大规模战争,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门槛和提高弹药的最小威力也是必要的。还需要改变部分公开的核报复打击目标清单,有必要更加清楚地思考俄罗斯要遏制的对象,或许应该把寡头政治的聚居地作为第一波先发制人的报复性打击目标。

提高核遏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必要的,这不仅是为了结束西方利用乌克兰而发动的战争,也不仅是为了和平地使西方接受其在未来世界体系中的定位,主要的任务还是为了防止冲突浪潮的袭来、防止“战争世纪”的到来。在建设新世界体系的过渡时期,推动核遏制政策现代化势在必行。如果相对和平地度过这20年,那么将会迎来一个多中心、公正、多元文化的世界,所有民族都可以自由选择发展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军事文摘,原作者【俄】谢尔盖·卡拉加诺夫。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全球技术地图 incentive-icons
全球技术地图
洞见前沿,引领未来
4013文章数 134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