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017字,4图
阅读预计:4分钟
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与苏班西里河之间,坐落着世界上最大的河岛之一 —— 马朱里(Majuli)。
这座岛屿的面积曾达 1300 平方公里,如今因岁月与水流侵蚀,已不足 500 平方公里。在这里,洪水不仅冲毁土地与房屋,更在无声吞噬着一些濒临消失的文化技艺。
![]()
每年 5 月至 9 月,季风带来的洪水都会如期而至,淹没村庄,水深可达 1.5 米。
对岛上居民而言,洪水是无法逃避的宿命;但更令人痛心的是,它正悄然侵蚀着岛上的文化肌理 —— 那些代代相传的手艺、仪式与艺术,正在水患与政策忽视中挣扎求存。
脚下的陶艺:女性的技艺传承
在马朱里岛的萨尔莫拉(Salmora)村,60 岁的马孔・库马尔(Makon Kumar)蹲在自己用竹竿搭建的高脚屋外,赤脚转动一个小陶盘 —— 用脚趾带动转盘旋转,再以手掌拍打、塑形,将一团湿润的陶泥变成一只碗。
这种 “用脚制陶” 的技艺以女性为主导,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她说:“我们不是农民,没有土地,只能靠这门手艺谋生。”
![]()
库马尔族是岛上以陶艺为生的少数社群,目前人数约 540 人。这里的女性不使用传统陶轮,而是用脚转动转盘、以手塑形,保留了纯手工制陶的原始技法。
然而,这门技艺如今正面临陶土供应中断的危机。过去,她们依靠男性成员从布拉马普特拉河岸挖掘一种特殊的粘性黑灰泥 —— 当地人称之为 “库马尔土”。
但自 2018 年起,政府为防洪修建河堤,禁止居民从河岸取土。当局称此举是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岛屿,但对依赖这门技艺维生的陶工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
尽管当局提供 “申请开采” 方案,却因流程繁琐、信息不透明难以落实。马孔无奈表示,如今她只能从阿萨姆邦本土购买陶土,成本上涨却无力提高售价。
陶器销售主要依赖每年 11 月的游客旺季:届时洪水退去,游客从乔哈特搭乘轮渡前来,观赏制陶过程、购买土器。
最小的储奶壶 “特克利” 售价仅 10 卢比,中间商却以 2 至 10 倍价格转卖。这笔微薄收入,是马孔两个女儿读中学的主要经济来源。
午夜剧场:男人的信仰演出
马朱里岛不仅有陶艺,还保留着一种独特的夜间戏剧传统 ——“巴奥纳”(Bhaona)。
在萨尔莫拉村 18 公里外的上卡托尼村(Upper Katoni),村民晚饭后会齐聚祈祷屋(Namghar),席地而坐,观看邻居、兄弟或朋友出演的《罗摩衍那》史诗剧。演出常于午夜过后开始,持续约四小时。
演员均为男性,妆容夸张,面戴手工面具 —— 以竹子、牛粪与陶泥混合制成,形象极具张力:眼如杏仁、唇如烈焰,眉宇紧锁,神态鲜明。这些面具不仅用于演出,也常被居民挂在自家墙壁上作装饰。
![]()
“我从小就参与演出,” 演员兼政治学教授卡鲁纳夫(Karunav Bhuyan)说,“这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种公共信仰的表达。”
过去,面具制作被视为无利可图的苦差事。67 岁的海姆・昌德拉・高斯瓦米(Hem Chandra Goswami)是少数坚持者之一,自 2012 年起,他将面具工艺引入学校课程,教中学生学习这门技艺。
凭借这一贡献,他于 2023 年获颁印度第四高平民荣誉 “帕德玛什里奖”(Padma Shri)。
如今,年轻女性也开始学习面具制作。在马朱里文化大学,25 岁的布里希提・哈扎里卡(Brishti Hazarika)正在钻研这门技艺,她说:“政府是否支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还能演出,还能享受这些文化节日。”
僧侣与圣地:缓慢退场的传统宗教中心
马朱里岛的文化根基中,还包括 “萨特拉”(Satras)—— 兼具宗教与文化功能的修道院体系。
萨特拉由信奉克里希纳神的禁欲修士组成,强调单神信仰,与主流印度教的多神体系迥异。几十年前,岛上曾有 65 座以上的萨特拉,如今仅存 35 座,且多数维护不善。
![]()
土地流失是主因:洪水侵蚀导致许多萨特拉被迫搬迁,相关文化活动也随之减少。
高斯瓦米家族的另一位面具师普拉迪普认为,修建一座连接阿萨姆邦本土的桥梁、推动手工艺商业化,是拯救传统的关键。他说:“要让这门手艺继续传承,就得打通连接本土大陆的道路。”
政府早在 2022 年就宣布,将修建一座 8 公里长的桥梁,连接马朱里岛与阿萨姆邦本土城市乔哈特。
但 2023 年 9 月,承建公司退出项目,建设进程再度停摆。尽管政府表示正在寻找新承包商,岛民对政府的态度普遍感到失望。
“马朱里文化景观管理局” 自 2006 年设立以来,据称成立十多年间从未召开过一次会议。
其前执行委员博卡科蒂直言:“根本没有任何监督。我们至少两次争取联合国世界遗产地标签失败 —— 如果成功,政府或许会更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
这座岛屿上,洪水年年来袭,资金年年短缺,政府承诺年年落空,但居民手中的技艺仍在默默传承。
即便这些技艺不再受市场青睐,即便它们只是墙上悬挂的一张面具、一只奶壶,或是一场午夜演出,仍在传递着强烈的讯息:文化不是装饰,而是人类面对不确定生活的生存方式。洪水可以冲走土地,却带不走人们心中留存的文化印记。
本文为印度通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 热文索引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