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师寨镇五柳集村,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名叫李高记。他是村民口中“最轴的好人”,他几十年如一日,用一门手艺、一份牵挂、一颗赤诚之心,将“雷锋精神”融入乡村生活的点滴,成为村里人人称颂的“活雷锋”。
![]()
5毛钱的坚持
每逢集市,李高记总会骑着一辆叮当作响的旧自行车,车后座绑着磨剪刀的工具,在集市的一角默默忙碌。这门手艺,他练了一辈子,收费却从未变过——每次只收5毛钱。常有顾客觉得过意不去,想多付些钱,他却总是笑着摆手:“说好5毛就是5毛,多一分都不能要!”这一坚持,便是几十年。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诚信与初心。
1元钱的温暖
五柳集村村东头的大河桥,是李高记另一个“坚守阵地”。每天傍晚,他都会绕到桥上,在栏杆上放好一元钱和一个馒头。“万一有乞丐和流浪者路过,能救个急。”他轻声说道。担心有人不慎落水,他还在桥上系了一根绳子垂到水面,“有绳在,心里能踏实点”。这些细微的举动,他默默做了几十年,直到村民偶然发现,才揭开了这个“暖心秘密”。
无数次的坚守
2017年,村里修建南北大路,村南通往何庄村的百米路段因两侧与土地有20厘米高差,存在安全隐患。李高记二话不说,主动揽下补路的活儿。他骑着者自己的旧自行车,用家里的旧袋子装土,一趟趟运土垫路,蹲下身踩实拍平。有人劝他:“别傻了,这不是你的事。”他不辩解,只是坚持到隐患消除。后来,村中央的十字路口需要修补,他又一次拉土垫路,将安全“填”进村民心里。
![]()
今年夏天,村东西大路因年久失修,出现大坑,导致车辆损胎、电动车翻车。见村委还在筹备修补,李高记不等通知,便骑车载着沥青废料,用家里的土锅熬煮,顶着酷暑一铲铲填坑砸实。几天后,所有坑洼被他独自补好,手上磨出了水泡,他却一声不吭。像这样的修路填坑的事情,他却坚持做了一件又一件。
一个人做几件好事容易,但坚持几十年做好事实属难得,李高记用行动演绎着乡村“活雷锋”的故事。他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却事事透着温暖。在快节奏的当下,这份“一辈子做好事”的纯粹,恰是雷锋精神最生动的注脚。(文/图 张萍萍 王亚利)
编辑:邢保雯(实习)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