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MINA国际手机电影节于10月2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作为南半球历史悠久的手机电影盛事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本次电影节由全球影像场景创新产品制造商品牌乐其创新SmallRig与移动创新网络协会(MINA)联合主办,活动持续至10月29日,期间在ACMI(澳大利亚移动影像中心)及联邦广场Fed TV展开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展映与交流活动,同时线上网络平台也同步进行了作品展播。
![]()
此次电影节共收到来自21个国家的53部手机影像作品和4个移动电影VR项目,作品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纪录片、剧情片、实验影像及AI辅助创作等多种形式。这些作品不仅数量上较上届有显著增长,投稿作品数量增长97.56%,而且在质量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充分展现了移动影像创作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预期放映场次将高达300场,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
乐其创新SmallRig品牌代表李丹在致辞中强调:“手机影像普及让好故事得以轻量化创作与传播。我们以创新技术为支点,提供轻量化拍摄方案,推动影像创作个人化、大众化。期待与行业伙伴携手,共促移动影像生态繁荣进步。”
![]()
电影节期间,一场以“智能手机电影制作的趋势和新方向”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成为焦点。汇聚了来自学术、创作与产业界的多位代表。SF3智能手机电影节联合创始人安吉拉·布莱克指出,手机电影创作的参与者年龄跨度从4岁至79岁,显示了手机拍摄工具的广泛普及性。沙利文《2024年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市场发展白皮书》的数据更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2023年,消费级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全球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达14.2%,预计2023-2027年将保持11.6%的增速,中国市场更是以同期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17.8%的表现,成为全球增长的核心动力。
![]()
在参与作品方面,不少佳作脱颖而出。例如,《一拳》以深刻的社会议题探讨,引发了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时间呼吸之处》则通过独特的生态意识表达,展现了创作者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深刻洞察;而《Stations》作为技术实验的典范,展示了移动影像在形式创新上的无限可能。这些作品不仅具备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创作者如何借助轻量设备实现电影级的表达,为移动影像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评委阵容方面,电影节邀请了多位在学术、创作与产业界具有深厚背景的专家。除了上述论坛嘉宾外,还有来自RMIT大学的高级讲师帕特里克·凯利、中国TikTok电影制作人李帅博士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审。
![]()
虽然具体奖项设置未在资料中详细列出,但电影节通过“新声计划”“生态智能电影”与“创新技术”三大展映单元,对优秀作品进行了分类展示与推荐。这些单元不仅呈现了移动影像在叙事深度与形式创新方面的多重可能,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活动亮点之一,当属乐其创新SmallRig与MINA国际手机电影节共同推出的“斯莫格手机影像场景共创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产品共创、内容推广等方式拓展手机影像创作场景,鼓励创作者提交手机影像工具的需求或设计建议。采纳后,乐其创新SmallRig将定制产品并可能纳入全球销售渠道,同时通过其全球宣发资源为优秀作品提供设备支持与传播服务。这一计划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完善的支持体系,也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带入了新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